《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3号令)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以下统称转让方)将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受让方)的活动适用本办法”。从该规定可看出适用的主体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而下文中对企业国有产权的定义为“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因此理解是否一项股权转让是否应适用3号令的规定,需判断下列事项:
1、...
作者文章归档:刘洪桥

认清一些伪内部增级信托产品的真面目
市场上很多信托产品采取了对信托受益权进行分级的方式,比较常见的是将受益人分为优先受益人和次级受益人,一旦信托财产发生损失,首先保障优先受益人的本金或者本金以及一定比例的收益分配,如有余额才向次级受益人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只有在信托财产亏损额超过次级受益人的信托本金时,优先受益人才有可能发生亏损,一般来说这种结构性安排增强了优先信托单位的信用等级,降低了优先受益人的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次级受益人是谁很关键,如果次级受益人是信托资金的运用方或其关联方,投资者就要认真分析了,到底这种信托产品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结构,真的是为了保障优先受益人的权益吗?答案是不一定。
一种可能是,在信托财...
双胞胎信托受益人大会凸显信托法律缺失
据报道,“新华信托·天慧投资一号信托计划”将同时出现两个受益人大会,作为持有该信托计划16.5%的信托受益权的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周春芳,因不满新华信托未如实告知投资事项,拟自行召集受益人大会,并发布了《召开第二次受益人大会的公告》,新华信托在其官方网站上也迅速发布计划召开第二次受益人大会的通知。两个受益人大会仅相隔30分钟。不同之处是一个受益人大会由新华信托发起,在深圳召开,另外一个则由个人受益人周春芳发起,在福州召开。
由于目前信托计划是信托公司发行的主要信托产品,随着信托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托纠纷必将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信托...
信托受益权转让实务的相关问题探讨
一、什么是信托受益权?
到底什么是信托受益权?从各个版本的信托法书籍和文章中少有令人满意的定义,为说明问题,随便引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信托受益权是指受益人在信托中享受信托利益的权利”。这个说法的不周延之处在于,一是这个定义没有体现出受益人对信托管理的相关权利,另外对于什么是信托利益,法律法规上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关于信托受益权的性质,学术上更是争论很多,大体上有物权说、债权说、债权和物权的复合性权利说和独立的新权利说,具体就不多讲了,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论探讨,而是重在实务中如何操作。但要很好的操作信托受益权转让,明确信托受益权的范围还是很重...
《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评析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83号,以下简称《指引》),对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理财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代为推介信托计划、信托资金代理收付、信托财产专户、保管等合作业务进行了规范。《指引》共四章三十三条,包括总则、银信理财合作、银信其他合作、风险管理与控制等内容。
由于银行和信托之间业务合作内容比较广泛,该文名为“指引”,除了就银信理财合作有较大篇幅的描述外,其他业务合作内容还十分简略,难以起到“指引”的目的。但由于信托新政实施以来,信托计...
信托受益权分拆和组合的魅力
为了说明信托受益权如何拆分,现以一箱苹果为例来说明。假设这箱苹果里共有苹果50个,每层用纸片隔开,每层10个,共五层。
最简单...
对集合信托计划的思考与困惑
《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办理资金信托业务可以依据信托文件的约定,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单独或者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单独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是指信托投资公司接受单个委托人委托、依据委托人确定的管理方式单独管理和运用信托资金的行为。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指信托投资公司接受二个或二个以上委托人委托、依据委托人确定的管理方式或由信托投资公司代为确定的管理方式管理和运用信托资金的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
解读《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
1、删除了开展信托公司开展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需设立专门的股权投资信托管理部门的规定,但仍要求负责股权投资信托的专职人员达到5人以上,并进一步要求其中至少3名具备2年以上股权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
2、明确了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参与设立私人股权投资信托的比例限制,规定所占份额不得超过该信托计划财产的20%,用于设立私人股权投资信托的固有资金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20%。
3、明确了信托公司设立私人股权投资信托的事后报告制度,规定应...
呼吁尽快建立健全公益信托制度
致歉声明惹争议 联办或再现人事震荡
《财经》团队集体离职的风波刚刚过去,同门兄弟《证券市场周刊》又可能发生类似的事件,究竟怎么了?
从《太平洋上市路径》到如今的《证监官员陷落》,深为证券市场周刊的深度的报道和勇气所钦佩。
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自由的新闻环境是基本的前提,我们不能高喊口号的同时做着相反的事情,也希望媒体不做“标题党”,不要哗众取宠,误导群众,让大家知道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