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济谱

周济谱,绰号华夏老人,吉林省四平人。现任北京城乡建设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曾先后在商业、金融、投资、证券及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工作,有丰富的国有、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经验。曾荣获全国第四届优秀青年企业家、国务院劳动(民族)模范等光荣称号,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曾著有《商诫》,《一家之说》(上下册),文学专集《失落的岁月》。 本人个性较强,缺少迎合。谈起国企改革时经常口无遮拦,不畏强势,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国企老总何时能够“将功补过”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二是自下而上,总是通过现实发生的情况来确定改革的方向。这就造成了中国改革的最大问题:制度的建设总是落后于现实的需要。身处其中的国企改革者们,只好在没有路标的岔道口凛然前行,用自己的实践来探索国企改革的正确道路,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前进中触及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成为改革途中的悲情人物。对他们的“过错”,我们能否也给个“三七开”?给他们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因为,犯过错的人会比没有犯过错的人更懂得珍惜。

  中...

Read more

慎用民主测评已当时


 

 

 


国企经营者的“紧箍咒”
——慎用民主测评已当时

 

 

 


    国企改革三十年可谓波澜壮阔,而对国企领导的民主测评则是波澜不惊。这种从计划经济时代沿用下来的国企领导干部考核方式,继续施于按《公司法》建立起的现代企业,无论是从合法性、合理性乃至效果上,都值得商榷。诚然,民主测评实施之初,企业的上级主管的确有着良好的动机和愿望。但是,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期,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一成不变的民主测评则已经成为了国企发展的羁绊与掣肘。考核的标准是一种工作导向,考核的...

Read more

国企“政工师”职称荣耀不再



 

 

未老先衰的失落
———国企“政工师”职称荣耀不再

 

 


    “政工职称”是一个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不可否认,政工职称在诞生之初对稳定职工队伍、保障政工人员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更不可否认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企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政工职称备受冷眼,特别是在国退民进的企业改革中,政工人员甚至岗位不保。应对“变局之惑”,唯有“以变应变”,尽快实现职能转型,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这才是国企政工师们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全世界...

Read more

[转载]厉以宁被网友拍得哑口无言落荒而逃


厉以宁被网友拍得哑口无言落荒而逃

——看精英的丑态

 

 

dyks2009

 

 

厉以宁作客人民网被网友拍得哑口无言落荒而逃(转载)
厉教授,社会上传说您的家族拥有亿万资产,您是否认为这是社会对您家族的恶意中伤? ( 大白猪
    
    . 厉老师:你认为经济学家的活动应该与自己的利益相分割,这是不是属于学者的一般的道德? ( 去银河取经的船
    
    ————请问厉以宁:您认为红军先烈是为您这样人的致富而牺牲的吗?您是否认为你们可以永远惑悠全国人民的?请随...

Read more

[转载]微言大义341---345


原文地址:微言大义341---345作者:剑胆琴心
  
    341、不彻底解决腐败问题,中国人民迟早会以不同的方式遭殃。
    342、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所有的历史人物,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人物才是民族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才是民族的幸事。在这一点我们近现代的中国人做的都不好。要么把人捧上天上,要么把人踩在地狱,是一种典型的民族劣根性。
    343、流氓嚣张是社会动乱的前奏。
    344、只要把屁股坐在人民的板凳上,就会读懂那个曲高和寡的毛泽东...

Read more

职务消费黑洞面面观


  

      长久以来,人们对贪污腐败咬牙切齿,对反腐倡廉拍手称快,却忽略了一项看不见的腐败——职务消费。职务消费本身并不算腐败,不合理的职务消费才是腐败。对职务消费的滥用,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虽然纪检机关针对规范职务消费出台了若干规定,但仍改变不了“职务消费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现状。规范国企中的职务消费,仅靠提高领导干部的个人觉悟和加强监督检查还远远不够,必须从体制上根除其存在的土壤,才能杜绝职务消费的无序和泛滥,使职务消...

Read more

国企短期行为谁之过?


先天性的近视眼

 

——国企短期行为谁之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其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国企现行的管理体制、领导者的任命机制以及评价考核标准,使国企领导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更加困难。因为快速见效的短期行为远比高瞻远瞩的长远计划来得更为实际,所以急功近利取代了统筹规划,激进策略代替了可持续理念。笔者认为: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根本变革,国企发展的短期行为就难以避免。唯有从体制机制上改变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各项掣肘,企业才能主动地、本能地谋划全局,真...

Read more

国企的执行力匮乏探究


 

“肌无力”之患
——国企的执行力匮乏探究

 

 

    许多国企可能不乏决策的前瞻性和穿透力,却很少见到执行层坚定不移、拾遗补缺地落实决策、执行决策。之所以如此,并非只是督促不力、检查不严这些表面原因,深层次上还是国企体制、机制造成的所有者缺位、管理者错位的问题。国企董事会不能聘任经理层,无权奖惩经理层,除非经理层的某位成员违法乱纪受到司法处罚,否则董事会很难更换或调整经理层。长久以来,积淀在企业内部的体制结构和固化在人们头脑中的等级意识,致使国有企业分不出哪个是决...

Read more

国企“按劳分配”还是“按级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这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然而,国企现行的分配制度却是“按级分配”,体现的并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级别优先,不顾公平”。不论个人贡献大小,不论岗位重要与否,一切都是级别的高低决定分配额度的多少。不可想象,没有了效率的企业还如何来打造核心竞争力。改变这种“级别一刀切”的分配机制,真正实现“能位匹配、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长期以来,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