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  
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主要散文著作《文化苦旅》、《借我一生》(不是《给我一生》)、 《千年一叹》、《山居笔记》、《霜冷长河》 、《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笛声何处》、《中国之旅》、《非亚之旅》、《欧洲之旅》、《心中之旅》、《晨雨初听》

余秋雨做客“文心讲堂”,畅谈“生命因阅读而宁静”


  本月22日,学者余秋雨应我市09“文化嘉年华”之邀,将在图书馆“文心讲堂”为广大市民作题为“生命因阅读而宁静”的演讲。


  余秋雨,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有国际影响的作家。早年在上海工作时曾担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鲁迅文学奖、台湾白金作家奖等。


  目前,他是公认在全球各华人社区影响最大的极少数作家之一。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


  最近几年,他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机构评为“中国...

Read more

八公山下


余秋雨

 

    昨天是2009年6月9日,我和马兰到了安徽寿县的八公山公墓,祭拜她祖父、祖母的坟茔。与去年相比,从合肥到寿县的高速公路修好了,从“淮南西”的入口处下来,很快就到了,真是方便。过去每年去祭扫,总是要颠簸很久。

 

    从合肥到寿县,一路绿化都很好,路边的房舍建设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到了寿县还是遇到了那个每年都遇到的大遗憾:一家民营水泥厂把八公山的山体挖得满目疮痍、狰狞可怕。水泥厂周边很大范围内都是一片灰蒙蒙,连一处历史文化遗迹珍珠泉也变成了“泥灰泉”。听说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高龄的书...

Read more

警察的智力游戏


    一位安徽警察笑眯眯地给我出了一道智力游戏题:一个盗版起家的人突然对别人的捐款账目产生了兴趣,你猜为什么?

 

    我回答说:据美国报纸报道,当今小偷最喜欢看得,是时装杂志。不是他们品位提高了,而是查看新出时装的口袋缝在哪里。他们甚至认为,时装设计师的动机也十分可疑。

 

    人的目光,因职业而异。

Read more

我最近的日程安排


    6月12日从安徽扫墓回来后,马兰忙于“戏曲音乐剧专业”的课程论证,天天要开会。我忙于整理《中国书画》编辑部张公者先生采访我的录音整理稿。又一次沉醉到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和苏东坡《寒食帖》中,深感幸福。

 

  录音整理稿还没有弄完,必须应约到重庆作一个文化演讲。15日上午过去的,晚上就演讲,题为《世界背景下的中华文化》,第二天一整天去参观我心仪已久的合川钓鱼城遗址。马兰也是为了看看这个遗址,这次与我同行。

 

  合川钓鱼城,在十三世纪宋元之际曾经发生过一场延续三十六年的持久战,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我在《寻觅...

Read more

转贴:关于余秋雨先生捐助都江堰新建学校图书馆的声明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九久公司名誉董事长余秋雨先生在2008年5月14日决定,捐款20万元修建一所希望小学,请公司联系安排。公司和上海对口援建的灾区城市都江堰经过多次商讨,决定将余秋雨先生的捐助用于三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今年5月初,随着都江堰新建学校的即将落成,此项工作已经启动。图书馆将于9月新校舍启用的同时开放,欢迎大家参观指教。
­
  针对某些人的诬陷,事实会说明一切,同时保留使用法律手段的权利。
­
            &nb...

Read more

河姆渡和袁隆平


  5月25日,我返回家乡,参加“首届河姆渡文化国际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等级很高,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好几位代表以及不少国内外农业专家都参加了,因为河姆渡是人类稻作栽培的一个重要起点。让我最感动的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参加了。

 

  为什么感动?因为我从河姆渡和袁隆平之间,看到了一个环绕着稻作栽培的“生态链接圈”。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首位相衔。正是在这种首尾相衔的大圆圈中间,站立着一个安详的中国。

 

  我在研讨会上多次发言,阐释从河姆渡到袁隆平的生态逻辑,并主张在这种逻辑中,更本真地来读解中华...

Read more

扫墓


  河姆渡在余姚,而我家祖坟则在余姚邻近的慈溪。开完研讨会,送别了袁隆平先生,我与马兰一起到山上扫墓。我们两人都很重视这件事,每年必行。六月中旬我们俩还会到安徽扫墓。马兰祖父、祖母的墓在寿县,外公的墓在安庆,外婆的墓在太湖,都必须一一到达,恭敬跪拜。

 

  这次到慈溪山上扫余家的墓,产生了一些想法。墓地也是三处,都在山上,没有石阶,攀援非常不便。而且山草长得很快,每次还要花一点精力寻找。能不能把这些墓,都迁到容易到达的公墓里去呢?我们乡间历来不主张搬迁祖坟,但这次我必须好好想一想了。可能会找几位风水大师问一问。

 

  这次回乡还顺便打听了一下,去年全国网络盛...

Read more

谢晋碑文


  谢晋导演生前几次公开表示,他死后,墓碑必须由韩美林先生设计,而碑文必须由我书写。

 

  昨天接到上海电影集团汪天云先生通知,我必须在本月20日之前完成碑文,而且由我自己书写。这件事,我会认真做。

 

  陈逸飞先生的墓碑文,就是我写的。老是为亲密的朋友写碑文,心里深感沉重,却又觉得有一种友情的责任在催促。

 

  去年,我还为湖南益阳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拯救了大批犹太人的中国外交官写了墓碑文。写之前读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资料,深受感动。

 

  墓碑,是人与人在生死两分之间的精神传递。

Read more

不准继续污辱中国人


余秋雨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之前,我约同几位朋友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请上海的中小学生每人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通过网上点击赠送灾区的同学,“九久网上书城”免费帮助完成这项赠送活动。我为两方的中小学生都写了一段话,其中说到:中国下一代对灾害的最平静回答,是朗朗书声。

 

  五月十日下午,我把万余册图书,亲自送到了灾区。灾区几所中小学都举行了隆重的接受赠书仪式,场面让我非常感动。

 

  赠书之后,我又为上海市援建都江堰市的几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了一次报告,说明一年来抗震救灾壮举体现了中国人的大爱至善精神,说明中华民族在集体本性上具有非常优秀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