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  
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主要散文著作《文化苦旅》、《借我一生》(不是《给我一生》)、 《千年一叹》、《山居笔记》、《霜冷长河》 、《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笛声何处》、《中国之旅》、《非亚之旅》、《欧洲之旅》、《心中之旅》、《晨雨初听》

阅读的艰辛之十五


余秋雨

 

  在如饥似渴地读完逐步开放的一些中外名著后,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确定。由于我在文革灾难期曾逃到浙江奉化锦屏山上的一个藏书楼钻研过《四部备要》、《四部丛刊》等书,面对着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自己觉得最缺少的还是世界学术根基,因此决心从希腊哲学开始,一点点补上。

 

  这在当时,还缺少足够的中文译本,我只能借助于图书馆的英语藏书部,读世界各国学术名著的英译本。这不难找到,国外出过很多古典学术丛书,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里就有不少,很多老教授捐赠的书里,也有这样的版本。

 

  可惜,我的英语水平有限,读得很慢,还需要经常向英语专家请教。理论书...

Read more

阅读的艰辛之十四


余秋雨

 

  文革结束后,书籍开始一批批开放,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节日。只要略有空闲,就往书店钻,离开书店时总有一书包书。书最沉,我的书包又大,上海的公共汽车很挤,总是走很远的路找到一个车站,然后想方设法挤上车去。整个过程因为肩上一直扣着沉重的书包,十分劳累,总是满头大汗,脸红气喘。但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当时已是教师,每月的薪水六十几元人民币,大概是十伍元伙食费,五元零用(买毛巾、牙膏之类),十五元交给妈妈贴补家用,剩下的三十元全部买书。当时的书,很便宜,平均一元五角一本,因此大概每月可买二十本左右。后来有了一点极其有限的稿费,也全部买书。几年下来,也藏得了不少中...

Read more

转贴:感受汉语魅力 涵养人文情怀


感受汉语魅力  涵养人文情怀

“秋雨散文品读”博客即日起将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秋雨散文点评

 

  活动宗旨

 

  开大文化散文先河的秋雨散文,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余秋雨”。新华立品策划、华夏出版社新近出版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点评本”之《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每篇原文后附有三种不同风格的点评文字,创造了一种新颖多元的“点评版”,旨在让读者多角度的亲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者,真正感受秋雨散文独特又丰赡的魅力。为了让每个读者都有机会来表达自己对秋雨散文的理解和感悟,为此我们特辟专题博客。

 

  &n...

Read more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在教师节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薛明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奇;静安区区长张仁良、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杭春芳、静安区副区长朱成钢;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杨益萍、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新民晚报党委书记吴芝麟等其他媒体领导及文化界嘉宾,一起到会出席仪式并祝贺。

 

  
  
  沈晓明副市长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

  


  余秋雨教授在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上致辞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在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上致辞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主持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上海戏剧学...

Read more

答熊泽民先生


余秋雨

 

熊泽民先生来信

 

  余秋雨老师:

 

  您好!

 

  还是想给您写封信。尽管这封信您不一定收到。您的散文横空出世,在中国读者中投下一个磁场——这种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它还将持续下去,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人们喜爱您的作品,那情形真是难以描述。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对作家最高的奖赏。不知您意识到没有?一部《文化苦旅》改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如果说改写文学史的事情还会有一些,但是,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吗:继《文化苦旅》之后,《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Read more

“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正式授牌


  9月10日教师节上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行了“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仪式并讲话。

 

  这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继去年成立“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之后的又一个重大举措。教委领导认为,在上海艺术类高校中充分发挥国内外公认的文化坐标人物的引领作用,一定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上海文化的提升。

 

  余秋雨先生早在三十年前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百费待兴的关键时刻,独立自主地着手建立全新的世界戏剧思想史、中国戏剧史、戏剧美学、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一系列基本学科,所编写的著作和教材长期被很多高校使用,并获得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多个最高学术奖项。近二十年来,...

Read more

在工作室授牌仪式上的讲话(摘要)


余秋雨

 

  感谢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教委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听到成立工作室这个消息后我曾作过几次努力,希望删去“大师”这两个字,但没有成功。这是教委的一种架构性的设计,要改动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想,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

 

  这个工作室的成立,以及几个月前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一项文化教育基金的启动,标志着今后我会把工作重心重新挪回上海。

 

  我是在十七年前正式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离开的。离开后独自走向西北高...

Read more

转贴:余秋雨先生最有资格(内蒙古赤峰学院李勃尔)


  余秋雨先生的家乡浙江某小镇,决定把余先生的老屋加以保护,这肯定是一件好事。网上有少数“愤青”(但很可能是“愤老”)说余先生没有资格。理由居然是:余秋雨先生本来不出名,只因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任评委才出名。做评委也不一定出名,只因为他“尖酸刻薄”地骂了歌手,才出名。

 

  这实在是当众胡言乱语了。我们远在内蒙,也至少能说出余秋雨先生的以下四大贡献:

 

  1、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文体,左右了一代文风;

 

  2、在文化大散文中,他率先告诉全国,晋商必须研究,以一篇《抱愧陕西》重建了山西人的自信,打开了山西省的旅游,启发了《乔家大院》、《...

Read more

转贴:余秋雨先生的另一项贡献(东南卫视 周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首屈一指。

 

  前几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他的夫人连方瑀女士发表一篇文章,介绍台湾民众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过程,这中间,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立下了“第一功”。后来,台湾出版连战先生访问大陆纪实,也专请余秋雨先生写了序言。

 

  余秋雨先生在台湾的影响之大令人吃惊。每场演讲,听众都多达几千人。在台北演讲,由马英九先生亲自主持,听众为了抢座位居然不小心打掉了剧场经理的门牙。在台中,由胡志强先生亲自主持,听讲者多达四千五百人,胡志强先生还借此调侃马英九先生,说:“一个市长做得好不好,不看谁的头发多,而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