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颠簸,到达阿格拉天已大黑。酒店没有开水,也没有电热壶。空调像电锯一样,刺啦啦响彻一宿。清晨即起,走出酒店,看到了阿格拉的市民们。
阿格拉是印度著名的旅游城市,曾经是莫卧儿王朝的首都,有著名的城堡和泰姬陵。
印度虽然是我国的紧邻,可是我对他的了解实在太少。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查找关于印度的条目,看得头昏眼花,一塌糊涂。印度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被异族、异教侵占、吞并、同化的历史,也是本土人民斗争、反抗的历史。公元前1500—1200年即遭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6世纪出现佛教和耆那教,公元前321年出现第一个印度帝国(孔雀王朝),阿育王是这个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他大力提倡佛教,并向邻国派出传教使团。该王朝灭亡后印度次大陆陷入混乱,公元6世纪,匈奴人入侵,后统一了北印度。中国高僧玄奘就在这个期间不远万里,来到“西天”取经。印度次大陆的封建割据状态因遭穆斯林的入侵而建立了奴隶制王朝,几经更迭,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1757年英国打败莫卧儿王朝,东印度公司开始统治印度。1947年独立,因宗教原因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
值得一说的就是莫卧儿伊斯兰王朝,因为我们看到的印度古城堡均为这个王朝所建,带着突出的伊斯兰风格。莫卧儿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巴布尔是突厥征服者帖木儿和蒙古统治者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几代君王完成了统一大业,使印度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
阿格拉城堡外观,城墙高20米
顺着宽敞的坡道,走进神秘的王宫。
庭院寥廓
国王议事大厅,也是接见使臣的地方
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极尽奢华,人去楼空,留下了一个逝去时代的精华。
这个伊斯兰哥们瞅啥呢?
阿格拉城堡的建设者是第三代君王阿克巴(Akbar),作为外来统治者,他秉持宗教平等的理念,分别娶了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皇妃。据说阿格拉城堡最兴盛时期有建筑500余座,均具有穆斯林和印度教混合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古堡内的建筑物保留至今者已经很少。1983年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细节是历史的细胞,详细真实的记录了一个时代
猴子和牛一样,是印度的神
隔着亚穆纳河,与阿格拉堡遥遥相对的伟大建筑,就是泰姬陵了。
17世纪莫卧儿王朝的第五代君王沙杰汗为了兑现对爱妻(生了14个孩子,死于难产)的承诺,以举国之力,历经22年打造了泰姬玛哈的陵墓。在蓝天的陪衬下,泰姬陵洁白晶莹,堪称人类历史上完美的建筑瑰宝。
沙杰汗征用了 2万名工匠、1000头大象前仆后继苦干22年,最后唯恐工匠为后继者造出同样建筑,竟然砍掉了2万工匠的双臂,因为他认为工匠的手比头脑聪明。据说,当年沙杰汗王也想为自己修建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以便与对岸的泰姬陵深情对望,长相厮守。他还打算在亚穆纳河上修一座黑白相间的桥。艺术家做国君,不被废黜的也难逃亡国噩运。中国有宋徽宗赵佶,南唐后主李煜,印度则有这位沙杰汗,后被其第三子篡权反遭幽禁在这座古堡。人生的晚年何等凄凉,只能默默地坐在小楼中,遥望泰姬陵。不过,他的儿子总算理解父亲,最终把他安葬在泰姬陵内。
统治印度300年的莫卧儿王朝或许因此耗尽国力、陷入衰落,不到100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推翻了莫卧儿王朝,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将近200年。
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泰姬陵,当代印度能吃上祖宗饭,也算扯平了。
来泰姬陵游览的印度美女,伟大的爱情今天还有吗?
侧面看泰姬陵

泰姬陵正面的大理石雕刻
导游尼连,表情通常很冷峻,印度上等人可能都这样吧?没问他种姓的问题,他靠嘴巴吃饭,应该是婆罗门出身(即从嘴里出生的第一等级)
导游尼连:对于泰姬陵来说,世上只有两种人,来过泰姬陵的是上等人,没来过的是下等人。你们来印度不就是为了看泰姬陵吗?看过了,你们就是上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