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敬兰

河北蔚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士学校医疗专业,1991年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1968年赴北大荒插队务农,历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0团农工、小学教师.

印度的前世今生(2)


 

下午五点从北京起飞,七点到上海浦东机场,办了出境手续,仍是东航飞机,九点多起飞,德里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5小时)凌晨2点落地。等折腾完,再与印度地接导游接上头,上了大巴,打开手机一看,中国移动已自动更新为当地时间:3:15

窗外黑黢黢的,路灯不亮,也看不清什么,心里保持着对印度的巨大神秘感,到了酒店。因为事先订的酒店都在四星级以上,所以还挺满意。

马桶的进出水开关,看上去是个复杂系统

小憩后,9点出发,开始印度游。德里、阿格拉、斋普尔三个城市各自相距200多公里,构成了印度北方富庶的“金三角”,我们此行访问的就是这个金三角。

...

Read more

印度的前世今生(1)


   

现今中国人去印度旅游的还不多,在上海浦东机场办完出境手续,一找到登机口我就知道了。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候机的几乎全是衣着体面表情矜持的印度人,也有几个像中国上海的中老年人,在飞机上坐稳后才发现他们是日本人。东航直飞德里的飞机满满当当足有300多号人,我附近的几个体格丰满的印度姑娘一直兴奋地大声说笑,但是众多男士一直保持了风度,其中还有几个包着头帕的锡克教老人。我想,印度跻身“金砖四国”果然不虚,看人家这份体面。

结束印度、尼泊尔的旅行,回来好几天了,我知道一些朋友等着看我的博客,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样写出我看到的印度。印度的前世...

Read more

关于印度的传说


     

一早上网,看到一条新闻,据印度媒体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印度公司员工今年平均加薪幅度将达到12.9%,为全世界最快,而且今后5年将保持这一水平。调查报告说,得益于印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人员加薪幅度最高,为14.4%;汽车业次之,为14%。印度2009年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水平为6.6%,但2010年大幅增加至11.7%,因为印度较快摆脱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下行。报告还说,印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只有每年大约45万卢比(大约1万美元),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印度人这么富裕还这么谦虚,网友跟贴纷纷羡慕不已,想...

Read more

永别了,庚寅虎年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男生,名字叫宋庚寅。为了念准记牢这庚寅俩字,还真费了点脑筋。那时候的孩子真傻,多年后,我才知道宋庚寅为什么叫宋庚寅。宋庚寅同学,你一切都好吧?今年我又想起了你。虽然已经想不起你的模样,但是叫做庚寅的这一年,终于过完了365天,要走了。我知道,下一个庚寅年到来时,我已经变成了黄土,所以,在此一别,就是永别了!这是快乐的永别,知足的永别,感恩的永别。

感谢父母,把我生在上个庚寅年的初夏,母亲常常说我是只乏虎,生来就很疲弱。疲弱的人比起身强力壮者,往往也不易折损啊。

感谢老天,让我活到了这个庚寅年。沿途亲眼看见不知多少人中途下了车,比起他们,我真幸运。60年...

Read more

给别人以尊重和温暖,你能不能做?


 

昨天深夜,又看了一遍日本电影《入殓师》。因为以前看过了,再看就能够细细品味。关掉厅里的灯,只有电视荧光屏亮着,我躺在沙发上,知道室外是冰天雪地的严冬,可是电影带来的感动却一波一波地温暖着我。

当我国电影为追逐票房而以血腥、暴力和媚俗情节向西方看齐、用亿万金钱堆砌出“宏大场面”时,这个以画面安静、节奏缓慢、人物不多为特点的日本片子却连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和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展示人性中的善意、尊严和温暖,是这部电影动人的灵魂。入殓师,这个伺候死者安慰生者的行当,听起来瘆人看起来感人的故事,用最温馨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的...

Read more

终于见到珍宝岛


 眼下虽是草木凋零的冬天,可我还要接着说夏天的北大荒之行,18岁那个寒冷的3月,多少和我一样的知青盼望着开赴珍宝岛啊!干嘛去?打仗呗。唯有战争能够让我们死水一潭的生活变成活水,能够让我们的理想再次激活。

《终于见到珍宝岛》全文及插图,请点击
http://woaichadianer.blog.163.com/blog/static/163066612201011604124895/
   

Read more

定期检修自己


我有100天没有光顾自己的博客了,久违了,各位朋友和网友。虽然荒废了一段时间,但是我仍旧喜欢在这里和你们互通消息,彼此祝福。

8月下旬,我从北大荒回来,本来想把自己的感受、朋友的故事和美丽的风景逐日呈上,可是眼睛的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右眼视力差到了远近一片混沌,只能看见一寸远的字,戴不戴眼镜一个样。更严重的是把左眼也拐坏了。所以最后一篇博客“别人的沧桑看上去挺美”,只写了一半,贴得乱七八糟,写央视编剧陈爱民的一段文字,怎么也不能调整到正常颜色,干脆就搁那儿了。本来还想写写另两个朋友,刘进元和王增如,作家文摘报的正副社长,我的北大荒战友,但实在不能做下去。

...

Read more

别人的沧桑,看上去挺美(上)


关于《北大荒的大气魄》,请点击 http://woaichadianer.blog.163.com/blog/static/163066612201072711559956/

 

此次重访北大荒,全名叫“知青作家龙江行”,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主办。一行作家是郑万隆、王梓夫、李龙云、刘进元、陈爱民、王中忱、王增如和我。除我是供职国企的业余作者外,其他几位都是界内响当当的人物。8月15日至8月22日期间,我们走马观花地经过了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原三师师部)及下属的友谊农场(18团)、597农场(19团)、852农场(20团)、...

Read more

北大荒的蓝天绿野


 

刚从黑龙江垦区回来,我被那里的蓝天绿野迷住,被现代化大农业的气魄震撼,被北大荒的“北二代”领导者和建设者的诚意感动,我会继续自己关于北大荒的话题。今天先贴一些亲手拍下的图片,与大家分享。

一尘不染的蓝天白云 

北大荒的古城遗址 ,那些千百年前的垦荒者终究遗弃了自己的家园。

冬季严寒、无霜期短的北大荒,如今竟成为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北大荒年产商品粮350亿斤。我身后是中国最大农场“友谊农场”的水稻田,8000亩嫩绿与鹅黄平展展一览无余,这就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魅力。从前我们下乡来到北大荒,种的最多的是小麦,现...

Read more

向冯小刚致敬


   

要不是昨天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我不一定会特别想到今天是个什么日子。我常常不知道今天是几号星期几。

今天是唐山大地震34周年,当年我正在黑龙江边的一个人民公社卫生院工作,所有的消息都是从美国之音听到的。在我们那里,美国之音、日本NHK、英国BBC和苏联的广播随便接收,我有个六灯的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是花了120块买的,在当时可算高档品了。美国之音说,中国河北发生了大地震。

当中南海确定震中在唐山时,唐山已经成为人间地狱,如冯小刚大片《唐山大地震》的开始。

1976年7月27日那个闷热的夜晚,凉水盆里只剩下一个西红柿了,母亲徐帆给了龙凤胎的儿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