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定剑

蔡定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组副组长,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市政治管理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讲学。著有:《国家监督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等,主编《中国宪法精解》、《人民代表大会20年发展与改革》等。

中国应向新加坡学什么 领导人以身作则保持廉洁


上篇:民主机制下的威权政治 中国应该向新加坡学什么


  有人说,廉政光靠决心和信念是不行的。我认为,如果创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即使没有制度保障,而靠领导人以身作则,也可以在他有影响的时候保持政府廉洁。毛泽东时代也做到了这一点。新加坡才建国40年,第一代领导人李光耀时代还没有过去,如果没有别的制度,光靠这一点也是可以保持廉政的。


  李光耀不但有这种决心,而且长期以来确实以身作则,从当总理开始他每月拿3500新元,上世纪70年代初,他把部长的月薪从2500新元提高到4500新元的时候,他还是拿3500新元,直到1985年。直到现在,新加坡领导人一律都没有政府雇佣的...

Read more

2005年立法盘点:民主是今年立法方法显著特点


  2005年的中国立法,民主立法是今年立法方法的显著特点。从立法内容上看,今年在通过立法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市场经济改革方面是成效卓著,这反映在物权法的审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改出台。同时,在严格规范警察权力和加强公务员管理,加强公民权利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物权法全民大讨论


  物权法草案一经提请常委会审议时,就立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将法律草案用一个半月多的时间公布全民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这是2005年中国立法民主化的一大亮点,在一个多月的全民征求意见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了1万多条意见,在经有关工作机构归类以后,把这些意见如何处理向社会作出了...

Read more

宪法的私法化与司法化—宪法实施问题



 


刘可摄影


  广东学术论坛“中国趋势”系列报告会


  时间:2004年7月30日上午9:30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主讲嘉宾:蔡定剑


  主题:中国当前的宪法实施问题


  主办机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中国改革》杂志


  广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南方都市报》


  主持人:各位听众,上午好!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蔡定剑教授给我们讲《宪法的私法化与司法化——中国当前的宪法实施问题》。在蔡定剑教授演讲之前,我想说几句话,中国趋势系列讲座作为广东学术论坛的系列讲座之一,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个系列就像我们请马鼎盛讲军事体裁的学术一样,是广东学术论坛的子项目。这么多年以来有这么多听众...

Read more

嘉利来案无结局,违法不究何时休


  法的精神之蔡定剑专栏
  
  嘉利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诉北京市建委行政不作为案于3月29日开庭审理。沸沸扬扬的嘉利来股东权益诉讼案由于一方曾将商务部推上被告席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2005年度著名的公司案件,如今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北京市长王岐山曾说,“昆仑饭店门前的大坑一天不填,我心里一天都不平。”王岐山所说的这个大坑,就是媒体所称的“嘉利来大坑”,随着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的火爆,市场价值已经达到十亿元人民币(《法制日报》近日报道)。


  香港嘉利来是北京嘉利来世界贸易广场的外方股东,2001年9月,北京市商务局以香港嘉利来公司出资币种不合规定为由,批复同意将外方股东由嘉利来公司变...

Read more

网易访谈:中国议会制度和民主建设现状与发展



主持人:各位同事,现在咱们每周的例行培训现在开始,我们从事的都是新闻职业,从这个职业来讲的话最低底线的要求各位可能想的是养家户口;一个中线的要求可能是完成手上的任务,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再往高说我们这个行业也是有我们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这个理想和追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更好的发展,推动这个社会走向更好的公平和公正的境地。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中国议会和中国民主的现状,我们今天请的主讲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定剑先生。他在两年以前一直在中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属于中国议会制度资深专家,我们有些法律的制定与人大制度的改革发展蔡先生都很深地参与其中,所以我想关于中国人大和民主...

Read more

公共财政是法制政府的最核心部分——“公共财政和预算审查监督研讨会”


“公共财政和预算审查监督研讨会”


  在大多数国家中,立法机关在批准政府预算、监督政府开支方面都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很多国家的宪法都赋予了立法机关以实质性的权力来确定、修改、批准预算。立法机关应该代表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控制“财权”是立法机关监督政府部门的首要方法,但有些国家宪法规定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职能难以落到实处。


  美国花了数十年时间,建立和发展公共财政制度和对预算的监督,它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和防止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确定联邦预算规模、分配各预算具体用途、监督政府开支等方面,美国国会扮演了关键角色。但对国会控制及影响预算的结构和范围,仍然存在争议。美国总统及其行政部门希望...

Read more

保证选民和代表成为选举主人


  正在全国展开的地方各级人大换届选举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次重要选举,它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与分化必将反映到选举中来。作为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打好执政基础的重要实践,在这次选举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参与的日益强烈的要求。为此,需要根据中央发布的有关换届选举的指导文件,严格地按照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各地选举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精神。以期通过这次选举,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向前迈进。


  因此,要搞好本次换届选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公民选举权,保证选民和代表...

Read more

城市属于谁?城管应该管什么?


法的精神之蔡定剑专栏


  日前,北京市因一名城管人员被小贩刺死,引发了一场是否要制定更严厉的法律来加强城管执法手段,使之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小贩们的“暴力抗法”的争论。据说,北京市政府出台专门规章,让城管人员也像武装警察一样,头戴钢盔,身着防刺背心等,大有以暴制暴的势头。城市管理中,城管人员与被管理者为何发展到如此对立的地步?是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理念出了问题,还是管理人员出了问题,抑或小商贩出了问题?


  我看根本问题还是城管的职能和理念出了问题,是因为城市管理者对城管人员提出一些脱离实际、不合时宜的城市管理要求:如不让农民西瓜等季节性很强的农产品进城,要消灭城市的小商贩,驱赶城市的外来人员...

Read more

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


引言


    中国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长期以来,有一种“经济文化落后”、“中国人的素质太低,搞不了民主”的理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选举会影响社会稳定。这种理论被视为“中国国情”,奠为我国选举制度的基础。它成为我国选举制度进一步民主化的一道门槛。上述理论是否有根据?中国能不能扩大直接选举,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根据革命导师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有更高程度的民主。在选举制度上,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选举应“实行普遍、平等、直接和无记名投票”的民主选举四原则。中华人民共国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