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发平

1962年10月出生在甘肃省夏河县。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政治系,1983年—1986年在甘肃省甘南州委党校任理论教员,1986年4月调入青海省委党校。现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导师组组长,兼任青海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党校系统《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党政干部教育分会理事、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专家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计划委员会《青海经济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经济》、《青海区域经济》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撰写和主编《国际经济环境与中国经济改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简明教程》、《世界经济学导论》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加快青海工业化进程之我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青海作为西部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突出自己的特点,寻找一条符合本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青海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就如何加快推进青海工业化进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推进工业化,观念要先行
青海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其重要原因是由历史和自然区位环境造成的,但从主观因素来看,与我们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有重大关系,认为青海最大的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应发展农牧业,因而在发展工业方面未能形成比较成熟的思路,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