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辛泊平

70年代生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星星》《雨花》《青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南方都市报》等近百家报刊发表作品若干,并入选多种选本.作品被《读者》《中华文摘》(香港)等二十多家报刊及人民网、新华网转载,有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现居秦皇岛市.
邮箱:[email protected]

现在的人们为何总是那样惶惶不安?


接受生命之小,爱上更小的人间

——读大卫的《虚无之诗》

辛泊平

 

爱上虚无,是一个人的悲剧。相对于那些可见、可感、可触的东西,虚无仅仅是一种感觉,而且是一种无法示人的感觉。许多时候,为了所谓的生存,那沉重的肉身,我们不得不在喧嚣的物质世界里沉沦,然后习惯,然后成为灵肉的沉疴,须臾不离,直到生命结束。一般意义上的生命过程,仅此而已。当然,如果能尽情享受这个过程,那或许也算中庸层面上的完美人生。然而,总有一些灵魂在怀疑中逼近真相,在沉沦时不甘堕落,于是,超越生命本身的意义产生。但是,那种意义无法决定此生的荣辱浮沉,它更像一个身份暧昧的私生子,在尴尬之中体验生命另一维度的呼吸与体...

Read more

那些深圳打工妹的廉价青春


“廉价青春”的挽歌

——读谢湘南《葬在深圳的姑娘》

辛泊平

 

曾经读过谢湘南的《吃甘蔗的女孩儿》,当时就被诗歌里表现的挣扎于底层的泡沫般廉价的青春刺伤了。我惊讶于谢湘南对时代伤口的冷处理:原本的底层女孩们被贱卖的青春,却被一种不动声色的怜悯笼罩了。当下,打工文学似乎是诗歌界的一面时令的旗帜,在其麾下涌现了一批诗人和作品。然而,除了少数几个,大多数诗人却仅仅是打工生活表层的表述,缺乏深入的人性观照和社会思考。而谢湘南的《吃甘蔗的女孩儿》却让人在那种习以为常的场景和对话中,看到场景背后的艰难生存,听到日常对话中的弦外之音。这首《葬在深圳的姑娘》依然有这种动人的力量,只不过,面对...

Read more

在流逝的时光中感受生命的忧伤与从容


在流逝的时光中感受生命的忧伤与从容

——读海湄《我有时光之痛》

辛泊平

 

近来,读海湄的系列诗歌《我有坠落之痛》《我有疾病之痛》《我有时光之痛》,感觉心也隐隐作痛,因为,在不经意间,通过诗人淡淡的笔触,我也想到了关于生命的种种纠葛与难耐。且不说那具体、深切的疾病,和那种无所适从、茫然下坠的沉沦,即便是那种近似虚无的时光,也常常让人生出似是而非、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相对而言,疾病和沉沦都是扎实的、可触的,它就那样站在你的面前,居住在你的肉体与心灵之中,你无法躲避,无法磋商,你能做的或许只有妥协。这是生命的某种真相,我们深置其中。而时光,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又难以把握,却总是以我...

Read more

怀念那些曾经打开另一扇窗的小人书


怀旧,原来是那样美好

——读夏春花的《小人书》

辛泊平

 

在今天论坛,我读到了夏春花,一读便忘不了。夏春花的诗敞亮,但不是那种一览无余的敞亮,而是一种秋高气爽的干净与辽阔。在她的诗歌里,没有那种一般意义上女诗人的儿女情长和当下流行的小资情调,而是生命秋天一样的自然敞开,有天高云淡的清爽,也有云朵翻卷的细腻,让人一咏三叹。喜欢她的《小人书》,这首勾起记忆的短诗。

若干年前,小人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同于粮食的一种呼吸。那种白描的艺术,简简单单,却为孩子们勾勒出了英雄世界,大千气象,以及隐藏的侠骨柔情。正如诗人所言,“我还小。/我等不及,长大后/才去爱你。”,对于孩子而言...

Read more

当下农村的真实状况和尖锐矛盾


新形势、新矛盾下的乡村画卷

——读席立新的《佛耳山歌》

辛泊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当我们从铺天盖地的颂歌里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或许我们会发现另一种“被遗忘的存在”(昆德拉),那就是广大的农村,是否也真的像影视作品里所表现的那样一片兴旺、和谐的景象呢?是的,在大多数城市人眼里,农村是赵本山《刘老根》里“龙泉山庄”的红红火火的日子,是《乡村爱情》里“象牙山村”缠缠绵绵的爱情,在小波折、大发展的笑声中,事业蒸蒸日上,爱情锦上添花。似乎,我们的农村真的已经没有了那些沉重的生存挣扎和精神困境。然而,艺术毕竟是艺术,再美丽的艺术也无...

Read more

随笔:时间之下


时间之下

辛泊平

 

阳台

 

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阳台”,而写下这个句子,自然也就想起了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相同的量词,不同的宾语,然而意味却相差很远。在伍尔夫的心中,一间自己的屋子,那是一个充分自足的空间,是不受外界干扰、充分自由的空间。而阳台,却只能是一间屋子的附件,是一个更加狭小的分割。在房奴、蜗居成为热点词汇的今天,我当然无法想像伍尔夫的屋子,退而求其次,我只能奢求一间屋子的阳台。抽象而又具体的空间,可以在某个时刻容纳一个人的悲伤或者战栗。在那里,我可以抽烟,读书,发呆,于短暂的午后或者漫长的黑夜,一点点接近面目模糊的自己。在阳台上,我并非与...

Read more

高考前,考生要注意的十大原则!


高考前,许多考生的焦虑几乎到了极点,心烦气躁,想把所有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可以事与愿违,看得越多,忘得的越多,许多原来熟悉的东西似乎都不会了,于是脑袋涨大,迷糊,不自信,甚至严重失眠,严重郁闷,严重失忆,严重幻觉幻听,等等等等,诸多症状,让人不胜其烦。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正常的,暂时的,作为过来人,提醒所有的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考前不适合再大量看书做题,一定要少,甚至不看。如果非要看,看那些你最熟悉的,如果你平时有错题本,那将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不要再碰那些你根本不会的,一点也不要!因为,它只能扰乱你的心情。

二、可以适当放松,但不能过分,在放松中梳理,在梳理中放松,一切为了稳定心...

Read more

面条人


五月

 

五月的暮色里水气氤氲,潮湿的槐花香。

 

五月是酝酿的季节,少男少女彼此催促成熟,

藏在叶子里的青杏,课堂上迷离的相思,

李清照的一剪梅和李商隐的巴山夜雨。

 

五月的猫已经受孕,五月的少年开始忧伤,

五月的暴风雨还在路上,五月的离别悄然生长。

2011-5-26

 

面条人

 

不用左顾右盼,我们都是面条人,

被抽了筋骨、被吸了血的面条人。

 

城市的街道越来越宽,

车来车往,一个个影子侧身挤过。

亡灵在天空云朵一样飘荡。

 

印象真切,人成为一张饼,

血肉模糊。人们已经忘记了悲声。

 

可以炒,...

Read more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儿童节


回忆

 

“早睡早起”

父亲从来没说过这句话

那些幸福的夜晚

课本被锁进抽屉

我在月光下撒欢儿

做山大王或仗剑的侠客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那时,乡村干净

平原辽阔

 

那是我的儿童节

没有礼物和糖果

手里却有大把的自由

等待挥霍

而父亲已经辞世

我深陷琐碎的日子

小心盘点

大段的空白

和无由的惶惑

2011-6-1

 

六一节写给儿子

 

生人如斯,你必须咬牙坚持。

逼仄的跑道上,挤满了削尖的脑袋。

并非要踩过别人,但必须提防,

被后来者撞倒。丛林法则,

在钢筋水泥的影子里依旧有效。

 

要早睡早起,和着季节的节拍,

真正的肃穆,从来不虚...

Read more

打火机


打火机

 

不一定非得抽烟,黑暗之中,

手中的打火机是念想的一种,

具体的往事,或者当下的虚幻。

 

手指,火苗,以及清脆的咔哒声,

一个无所事事的片段,印象的剪影,

成为风景,或者坠入虚无。

 

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时隐时现,

在黑暗中,荣耀与耻辱,

最终和黑暗融为一体,无声无息。

 

或者,打火机就是心脏的一部分,

可以沉静如水,可以擦亮红尘,

易碎的存在,温润而又尖锐。

2011-5-18

 

其实每一天都有树叶落下

 

其实,每一天都有树叶落下,

无声无息,夭折的绿色。

而我们的眼底,并无波澜。

 

所有的叹息都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