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中美21世纪的战争
中美经济照理应该是典型互补型经济,是以中国劳动密集型与美国技术密集型互补的经济。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责任完全在美国一方,而不在中方,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灵丹妙药,决不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而是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贸易禁运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是有条件的,...
作者文章归档:谭朝阳
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程度与文明历史进程必然结果与反映。文明程度决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标明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年轮。
而社会模式,则是由民族文明决定的,是民族文明价值标准的体现,它离不开民族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与文化基础,集中反应的是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构成一国国情。市场是经济的基础,人权是政治的基础,思想是文化的基础。
一个民族必然会选择其社会模式,但不可能去选择社会制度。正如一个人必然会拥有其天性(性格特征),而不能去选择其年龄特征(历史的年轮会自然布满其皱纹),人的一生中年龄特征是不断变化的,而天性则终其一生,难以改变。
当然,一个民族故然不可...
根据价值虚质量论,使用价值的价格,与国民生产总价值,及其本身价值成正比,与国民有效就业总人口数量平方成反比。
即 P =k.M.m /R²
令 a=k. M/R² , a为社会可变加速度
有 P= a. m
即任一使用价值的价格可以表述为,与社会可变加速度,及其本身价值成正比;或者,社会可变加速度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时,任一使用价值的价格,与其自身价值成正比。
&nbs...
价值虚质量论认为,价值是使用价值本质的量度,称为虚质量。自然产生的使用价值,其价值,数值上等于其自然质量,单位为虚克(或虚千克、虚吨)。社会产生的使用价值,其价值,是以自然使用价值为基础,加入社会人的劳动消耗组合而成,是自然使用价值的价值,与消耗劳动的价值(或着说人的价值)之和。生产劳动的智能量消耗(包括人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如机器等的能量消耗),或者说生产劳动过程产生的所谓“智能量”,最终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是从自然能量转化而来,并非人的“创造”,亦即消耗劳动的价值,源于自然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继承与凝结,而非劳动创造出来。
...
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虚质量论认为,价值与价格有本质区别,价值本质为虚质量,并用虚数表达。自然资源价值,数值上等于其自然质量;社会产品新增价值,是生产创造过程产生智能量的结果。以人和人工智能组成的智能化生产系统,进行创造生产,所耗能量有机总和为智能量。社会产品虚质量与社会智能量,存在一定的等价关系。
马克思认为,黄金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则是黄金。所谓货币,即是固定地充当交换媒介,并具有价值和价值度量特性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价值,可能是天然的,即自然价值,如黄金;也可能是非天然的,即社会价值,如纸币。黄金作为天然价值,最终成为货币天然选择,并且以其天然的质...
人民币汇率在今天之所以陡升,表面上看是外汇陡增,以及国际贸易顺差陡增,形势逼人的结果;究其实质,是“六个低”表现出的经济现实,以及滞后的经济政策,而造成今天被动局面。“六个低”是:低就业、低工资、低物价、低流通、低市场、低效率。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劳动力就业型增长,而非主要由生产率增长实现。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个解决上亿农民、工人隐性失业难题的过程,实际的低就业率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低就业导致低工资;低工资导致低物价。而历来政策的长期限制,形成劳务的低流动,产生人口迁移就业的人为障碍。近...
获取知识是实现人智能化的首要前提。知识通过社会交流传播,通过市场正常交易,并取得知识资产的价格收入,因此知识价值的存在,成为知识产权的基础。相对有形资产产权,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产权。
事实上,任何有形资产产权,均包含了部分无形资产产权。而且知识无形资产产权,最终要逐步分散到有形资产产权中去(成为有形资产产权的一部分)。产权实质是价值所有权归属。在价值创造生产过程中,只有成为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所有者,才能决定产权最终归属。最终决定的所有者,即是最终责任人与风险承担者。产权归属,体现的是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统一。
产权具体体现,是所有者有依据社会契约规定,以其所拥有的价值,进行...
我们已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这证明知识在创造和生产价值过程中的重要性——知识是进行价值创造与生产的重要前提。而教育又是传播获取知识的必要前提,可见教育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地位。通过教育,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获取智能量的推动力,教育学习过程,就是人的智能化——产生智力的过程。只有实现了人的智能化,才有了产生智能量的根本保证,才能确保创造和生产出价值。
因为知识存在层次性,故知识理当不断积累提高,从而确保形成强大的智力源泉,相应地智能化必然成为一个不断深入、深化的过程。经验事实证明,社会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社会人智能化...
各种信息在散播传递过程中,最终被意识捕获和反映,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过程,获取信息本质认识,形成知识,并存储于大脑。知识既是对信息本质认识结果,也成为意识的一种相对稳定表现形式,归属于意识活动范畴。知识相对稳定的意识属性,使得知识能够通过教育学习的意识活动过程,完成再捕获与反映,从而完成知识的直接传播推广。当然知识传播推广,只能在已有意识认识,即已有知识积累基础上层层深入,逐步进行。知识具有层次性特点,这是由本质层次性决定的。
知识传播,形成智力;智力创造,产生智能;智能凝聚,形成价值。价值与价值相互作用,形成价格。价格波动,形成市场调节,产生社会财富,表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