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广磊

业余写作。

执行力与效能


    现在社会组织讲求执行力,其核心就是如何实现组织的快速转型,把一种在逻辑演绎中认定可行的方案付诸行动,到达改进组织和组织活动的目的。无从从行政组织还是经济组织,特别是官僚主义盛行的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执行力的问题,然而也要面对执行力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这一点上,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自由主义政党和威权式政党的区别。显而易见的,政党就是认同某一种思想、观点、政见的人集合在一起为推动理念的实行而行动,自由主义政党要求根据人的内在愿望和切实的行动要求来集合人们的力量,威权式政党则需要建立稳固有力的组织通过自上而下的传...

Read more

自由史观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苏特宣布即将卸任,在社会高速发展,政治情势波云诡谲,人事变动频繁的当代世界,这一事件再普通不过了。不过,这在并不是完美无暇的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直接任命,一旦任命将担任终生。这一辞职彰显出美国制度的另一面和苏特大法官的高风亮节和自由务实精神。
    对中国民众而言终身制是极具诱惑力的,而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应属平常且有些悖于常理。如果你有才华和能力,哪里适合自己发展就到哪里去,如果法官的职业不适合自己也可以从事诸如经商等事业。当然这也许考虑到维护法律的永恒魅力和不朽精神,让...

Read more

现时代的五四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最壮观的仪式莫过于在天安门广场重新集会,去铭记和召唤90年前的精神。用行动去纪念胜过洋洋洒洒的文字,再激荡的心情莫过于去实际体验那历史中闪耀不休精神光芒的集会。而今天这是做不到的,虽然这样的纪念有些过分,但是这不能否认五四精神需要用行动去发扬。

如果可以纪念,那肯定是传承了精神和思想;如果可以纪念,那肯定是有发轫于此的永恒价值;如果可以纪念,那么这种运动也可以复制。正如伟人的塑像可以伫立在发扬其精神的地方,这样的存在就在于不能掩饰任何遗忘的精神元素,在心灵中感知到达精神的共鸣与升华。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只有渗透到个人生活的选择才有意义,罔顾个体精神启蒙与锤炼的运动都是失败...

Read more

经济增长是目的还是过程


    十年一轮回,2009年中国再次为保八而全力发展经济,重新拉开以国家意志操纵经济发展脉络的剧幕。凡是见到这一宏伟的计划,令人无不联想到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各种常规思维和做法,无不令人思索经济增长到底是为民作福还是民力之殇?也令人深思这种发展经济的思维背后是多沉重的负担?有再多疑问,归根结蒂就是经济增长是目的还是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
 
    一切都可以随着时光而流逝,只有精神、思想是永恒的。而这精神、思想汇聚起来就形成了文化,文化是一切行动的灵魂。新中国前30年经济建设的探索...

Read more

由马英九说累想到的


 

    近来,马英九先生诉说自己辛苦,世界上没有哪位总统比他累。我仔细想了想,确实还没有这样表示工作辛苦的领导人,也可见台湾政治的难度,也可见马英九先生对理念的执着。不管怎么样,这终究涉及到如何领导的问题,或者说领导艺术的问题。
    马英九特别擅长用行动来行销自己的理念,通过某种行为改变人们对社会、群体的认识并追求个人的情操升华。一个优质的社会归根结底需要优质的文化来维系,塑造良好、向上的精神氛围对提升社会价值观助益良多,特别是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马英九不辞辛苦的工作,不论支持还是...

Read more

资本主义的缺陷是资本主义的生命


 

经济危机再一次催促人们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美国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人们不可避免的追究资本主义的过分自由、竞争、不确定性,而这恰恰是资本主义发展至今的生命线。资本主义打破了自然经济对人和生产力的束缚,试图去寻找有效转化工业革命以来的巨大新兴生产力的机制来创造超额的财富。开始人们不顾市场需求残酷、拼命生产造成商品的相对过剩,频频爆发经济危机,使得人们清醒得注意到这个问题,通过自发调整经济关系,特别是建立庞大的垄断来控制经济发展关系的整体试图消除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二战之后,随着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私人资本家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成果为自己发展提供便...

Read more

世界如何及时能回归正常


 

       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的冲击,持续繁荣的时代成为过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危机前的状态相比,出现储蓄增加、需求减少;生产则库存增加、产出减少;金融机构资产价格下降和信贷流动性减弱等状况,政府采取的经济刺激方案有效缓和了这些变化的趋势但这些状况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最终获得解除并且实现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的指标为:拥有可持续的财政状况、明显为正数的短期官方利率、以及具有清偿能力的金融体系。
 &...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与世界


西方经济危机,显露出中国不同寻常的分量,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给予了更加坚实的诠释。中国经济增长通过财政刺激、扩大内需可以弥补外界环境恶化、出口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保持惊人的速度,与其他经济体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探讨中国经济与世界是否可以脱钩的假设,即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可以不受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延续高速增长。世界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下,通过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推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无不映射出经济的意涵,因此,现在国家间的交流可以称之为泛经济议题。因此,上述探讨可以延伸出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
中国经济可以与世界脱钩即说明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经济,这...

Read more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探析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发展市场经济,改变人民的生活观念。人们迫切需要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除去需要稳定良好的工作机会以赢得相应的薪资,还需要经济收入的增加尽量避免受到太多的不利影响以合理消费。

    一般来讲,权力的结构必定造成财富的对应结构。金字塔式的科层体系管理方式必定引发经济资源和经济利益的层层管控。当然,每一种体制、理念必要有广泛的道德作为基础来维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运作形式就是道德的表达,一旦引发道德无法继续支撑经济形态继续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生相应的变革。

  ...

Read more

社会主义的未来


    由美国引发的八十多年来的重大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遭受到历史和现实的严重拷问,人们不禁发问资本主义的未来在哪里?它是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一个终结。人们在探索,在这场经济危机,政府加强经济和市场干预、向银行注资、通过实施国家纾困计划是否会引领国家到社会主义道路。

现在的世界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现在的经济引擎依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将继续存在并且会延续到遥远的未来。而西方对于社会主义的普遍担忧和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经波折,在恢复经济的国家政策中是否不断闪现社会主义的影子,这些反映催促着人们去拷问,社会主义的未来在哪里?
在普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