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小冯

1965年生于内蒙。在草原上长大。在乡下和城市读过书。在欧美留过学。对国际环保及其组织有所研究。

科学松鼠会讨伐绿色和平


绿色和平在5月19日出了一份报告,讨伐转基因木瓜。那些在市场中销售的国产木瓜因为含有产生抗生素抗性的外源基因,被绿色和平建议不要食用。

这是作为一份被认为基于科学、有指导性倾向的报告,那让我们来对这份报告做一个科学性解读

在这份报告中提到的在广东省可推广的木瓜,是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得到的抗病品种。绿色和平反对的主要是抗性基因的使用,不过,这种木瓜抗病能力的由来并不是抗生素抗性基因,而是另外的基因,这个暂且不提。

那为什么在转基因木瓜里面会很出现抗生素抗性基因呢?其实,抗生素抗性基因本身对植物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它之所以会出现在植物体内,是因为它是科学家从事转基因育种时的好帮手。科学家...

Read more

方舟子:绿色和平具有原生态教旨主义本质


绿色和平反对转基因理由站不住脚

  我最初注意到绿色和平组织已进入中国活动,是在2002年6月,绿色和平组织与一些国内的机构在北京开了一次“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以其名义发布由它在中国的科学顾问撰写的《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的综合报告》,矛头直指已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约35%的转基因抗虫棉,声称已证实中国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对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随后又注意到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发起了一系列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活动,制造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舆论,例如2002年12月声称发现6种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2005年3月制造“乐之饼干&rdquo...

Read more

南方周末“自由谈”是不是必须成为“追新族”?


王思彤 原创 | 2008-11-26 8:47 | 投票 | 阅读:136
 
关键字: 时评 南周 

  呵呵,这几天有些发飙,好象有说不完的话。
  
  这个话题是看了本期南周写作版一篇关于时评的文章后想起来的,即:“自由谈”是不是必须成为“追新族”?
  
  “追新族”一词是我的发明,指追逐新闻的人。现在好多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有时评专栏,专门发表时评文章。可恨的是,这样一种潮流使得许多专业的...

Read more

南方周末啊,你不至于连更正也有错误吧?


王思彤 原创 | 2008-10-13 11:07 | 投票 | 阅读:184
 
关键字: 南周 

  上个星期出差新疆,还是没有忘记买南周。10月11日下午的飞机,上午吃过饭就到乌鲁木齐的大街上转,问了两家报亭,一家说南周还没到,彼时已经是周六,心想在南京周四就可以读到的报纸,不会到了周六还运不到新疆吧?第二家没什么问题,因为南周已经摊在了摊子上。
  
  坐在机场候机室里阅读起了南周。没想到,二版的更正部分,居然又有错误出现。其中提到的“兴华市在江苏省”,实际上应该是&ld...

Read more

是南方周末忽悠我们还是编辑被作者忽悠了?


王思彤 原创 | 2009-4-11 6:58 | 投票 | 阅读:136
 
关键字: 南周 自由谈 彭刚 

  

  《南方周末》的“自由谈”是以高尚的文化品位著称的,精短、痛痒、胆识,据说是自由谈的基本追求。然而有的时候,这三个方面的追求也可能会让位于忽悠。   

  试举2009年4月9日这期发表的清华大学副教授彭刚的一篇《标准答案,毁人不倦》为例。文章本来是讲高考中只答提纲式的标准答案或分数点的害处的,可是中间却插了一段《理想国》中为什么统治者...

Read more

南方周末,你是否该停业整顿?


一份报纸,如果出现文章内容重复,则很能说明该报内部管理的松懈与混乱,对读者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对报纸的形象与声誉也是极其有害的。发生在南周身上的小毛小病,在2008年7月10日的这一期,终于演变成了大病。头版和三版中《奥运青岛VS浒苔,一场猝不及防的战斗》一文,居然出现了从“6月12日上午,青岛市海洋渔业局巡航船”到“6月23日,打捞船只数量已有近千艘”六小段内容重复的错误。

  这是不能让人理解的错误,也是一种低级错误。如果任其下去,南周将被新闻出版社列为质量不合格报纸。南周,你是否该停业整顿了?!(王思彤 原创 | 2008-7-1...

Read more

南方周末应该向人民日报学什么?


《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都是我喜爱的报纸。《南方周末》以评论见长,《人民日报》的散文随笔也很有份量。《南方周末》改版后,评论文章集中在“自由谈”,而《人民日报》的散文随笔则仍集中在“大地”副刊。两者有着相近之处,这就为我们的观察与比较提供了一种可能。

  “自由谈”与“大地”,一个稚嫩,一个成熟;一个直露张扬,一个沧桑内敛;一个率性而为不拘小节,一个成竹在胸精雕细刻;一个血气方刚,语言生猛,咄咄逼人,一个炉火纯青,朴实敦厚,春风化雨;一个如坚涩的青杏,一个似饱满的圆月;一个如飞流直下只...

Read more

绿色和平在中国的“碳企图”


2009年11月11日,绿色和平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召开前夕(12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磋商“碳关税”之际,发布了所谓的“跨国公司洗绿榜”,《南方周末》磨刀霍霍也在显著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何海宁撰写的《揭开跨国公司的“环保”马甲》。这一南一北的煽乎,似在给即将出席哥本哈根大会的中国领导人出难题,换言之,他们试图强迫中国人民接受欧美等前碳排放大国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有关“碳关税”的不平等条约。

对此,中国科学院于立新博士有过很精彩的论述。他说,纵观历史,当代全球气候变化80%的贡献都是由欧美等...

Read more

绿色和平 “碳”攻略耐人寻味


  近日,知名度一向颇高的《南方周末》最近出版的《揭开跨国公司的“环保”马甲》一文,引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调查报告,指责国内部分企业对环境造成了影响,甚至将一些企业开展的碳足迹等活动说成是“漂绿行为”。

  今年12月,即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能否就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新的协议,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绿色和平在这一时刻就气候问题拿国内企业大做文章,无疑会引起更多关注。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在所有温室气体中,危害最大的当属二氧化碳。碳足迹项目,就是基于这一基础而为全球所广泛采...

Read more

《南方周末》为什么被读者抛弃


南方周末》依旧被读者抛弃

一介草民:周丽君

有个问题很让我困惑,即《南方周末》给谁看,以及谁在看?

为了给以下屁话做个铺垫,我特卖弄下七八年的阅读底蕴,树个值得商榷的靶子,即《南方周末》以“职业政客”和“意见领袖”为主要读者群。

至于如何衡量自我认识与实际差距,说实话,我还真没意淫的好标准,不如就粗略得以2008-4-10期的读者来信为参考指标,“信口雌黄”一番。

这期读者来信前后10篇高论被引用,除三篇不知底细的网友文章外,其余七篇都是有名有姓有职业的(暂且不怀疑是否货真价实)。其中三篇来自大学生,占4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