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仲继银

1985和1988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
已出版公司治理专著有≪公司治理案例----世界顶尖公司的创立、传承与控制≫(中国发展2013年8月出版)、《公司的骨骼--那些伟大企业的前世今生》(中国发展2011年8月出版)、《《董事会与公司治理》(中国发展2009年2月出版)、《公司治理--董事经理指南》(与鲁桐、孔杰合著)、《公司治理基因--评价与案例》(与鲁桐等合著)。曾在《中华工商时报》开设“企业评论”专栏,现在《董事会》杂志开设“董事学院—讲坛”专栏。
曾为世行、亚行、上交所、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技、中远、泰康、再保险、中行、建行、工商行、联通、中核、中土、五矿、有色、中煤、中外运、首都机场集团、建银投资、中外理等近百家著名企业和机构提供过研究、咨询或应邀演讲服务。

百年IBM: 职业经理人的善治奇迹


成立伊始股权就十分分散,只有靠实际领导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才能站得住;沃森父子及后续经理人都一直恪守“尊重员工、为客户服务和创造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原则;老沃森和郭士纳之外,历任CEO都是从业务员做起,经过内部培养而成长起来的,这使IBM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我成长的组织惯性——这是职业经理人缔造IBM辉煌的重要因素

文/仲继银

尽管有人把IBM称作“沃森王朝”,但是IBM从来就不是沃森家族的企业。沃森父子缔造IBM帝国的身份是职业经理人,沃森父子之后的IBM又经历了6任职业经理人的领导,依旧保持着IT行业领导...

Read more

中国式创始人控制治理模式之痛


 

 

王石与万科的中间道路
中国式创始人控制治理模式之痛

(原载《董事会》董事学院讲坛专栏) 
 
 
 
  王石之于万科,是一种中国式创始人控制公司的治理模式,这种背靠“策略性的大股东”而不愿意把股东基础完全建构在资本市场上的行为,是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环境下,创始人控制公司治理模式的一个难以逾越的局限。

  文/仲继银

  创始人(Founder)保持公司控制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成熟环境下的创始人控制不同于创业者或创业者家族...

Read more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伟大的公司


  
改进公司治理,创生伟大公司:中国真正崛起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
 

  仲继银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伟大的公司----持续发展、长期强盛的企业组织,这是一个大题目。并且在我看来,这个题目和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没有真正崛起、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问法。但是这个问法本身却是蕴涵了很深的含义,正是所谓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能不能成为伟大公司,与一个国家或区域统计上的企业平均寿命短之间没有多少内在联系。企业平均寿命短可以是没有伟大公司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而且另一方面,产生了伟大公司...

Read more

三个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与中国公司的相对位置


  

  公司制企业的四个属性与公司治理中要处理的三种关系

  公司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涉及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成型、能够广为接受的理论体系。

  为了对公司治理问题有个比较系统性的理解,我们需要先从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性谈起。比较广为接受的公司制企业基本属性是四个: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公司要通过董事会实现集中和专业化的管理,公司股份具有可转让性。这四个特性实际上是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正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才需要明确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公司债权人才有可追索的确定财产对象。在有限责任...

Read more

LVMH:奢侈品“猎食者”


  从1987年路易?威登和酩悦?轩尼诗合并开始,短短二十多年,将60多个世界著名品牌收于旗下,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展示了“资本整合企业”的威力。

  贵族与平民的联姻

  LVMH旗下公司和品牌中,很多都有百年以上历史。酩悦香槟起源于1743年,轩尼诗起源于1765年,路易?威登创建于1854年。1971年,酩悦与轩尼诗两大酒厂合并,组成了酩悦?轩尼诗酒业集团。1987年路易?威登与酩悦?轩尼诗合并,组成了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集团。

  在组建LVMH时,路易?威登和酩悦?轩尼诗两家百年家族企业均已实现了职业化管理,是两家...

Read more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秘学


  艰苦创业

  松下幸之助(1894——1989)生于日本的一个农户家庭。6岁时父亲投身米市失败,祖传的土地和房子都赔进去了,很快新开的木屐店也倒闭了;小学二年级时,父亲一个人去了大阪打工。1904年,10岁的松下幸之助到大阪一家火盆店做学徒,随后转到自行车店做学徒;6年后进入大阪电灯公司做见习工,最初的工作是给室内布线工程负责人做助手,一天要去五六个地方干活,3个月后松下幸之助被破例提拔为工程负责人。

  1918年春,松下幸之助晋升到了电灯公司的检查员,这是所有工程人员出人头地的目标,但他已不满足这种轻松、有权威的工作。松下幸之助把自己之前一直在...

Read more

“突变机器”3M


  “如果拿生命做赌注,赌我们研究的哪一家公司会在今后50—100年内继续成功,我们会把赌注下在3M上。”《基业长青》的两位作者柯林斯和波拉斯如是表示。

  一起步就泥足深陷

  1902年6月,五位创始人各出资1000美元,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创立了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即3M公司。五位合伙人中,有一位律师、一位医生、两位铁路经理和一位肉铺老板,并无一人有矿业和制造业的经验。他们的创业冲动来自当时该地区正因为矿藏而繁荣。与其他梦想开矿致富的创业者们一样,&ldq...

Read more

被历史封存的铁路大亨


  从一艘小帆船到船运大王和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的创富历程与洛克菲勒、卡内基等产业大亨一样,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力量的展示。

  借100美元摆渡起航

  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1794—1877)生于纽约,父亲是文盲,做了多年水手后购买了一艘帆驳船。范德比尔特11岁时离开学校,到父亲的船上工作。1810年,范德比尔特向父母借了100美元,购买了帆驳船,开始摆渡业务。“第一次踏上自己的帆驳船,升起帆,把手放在舵柄上的时候,我有一种真正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甚至比我后来在哈勒姆区港口挣200万时还要强烈”。范德比尔特比别人工作时间...

Read more

迷失在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中国公司董事会


  现代公司中,尤其是那些上市公司,维持组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董事会。股东之间、股东与经理人、员工及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从战略、理念到利益等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协调与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保持一种合作与稳定、对大家都有利的状态,正是董事会的基本职责。

  董事会是由全体股东付费,在有关法规和监管规则之下,按照兼顾各类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原则,指导和管理公司日常运作的机构。正如IBM公司管理章程中开宗明义所言:“公司的业务及日常事务应由董事会负责。除法律、公司章程或本管理章程规定由股东行使的之外,董事会可以行使公司的一切权力和权利、采取任何合法行...

Read more

公司由谁主导,股东、经理还是董事?


   纵观当今世界,公司的发展程度与国家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越是发达的国家,公司规模越大、数量越多。一国人均收入水平,与其总体经济规模一样,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公司发展程度和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公司个数的因素。

  与经济发达、公司发达同时相伴的是法治发达,凡是法治发达的国家,公司发达、经济发达。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发达的逻辑:良好法治促进公司发展,公司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发达。法治发达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公司独立,公司为股东利益而存在,但由董事会主导,只是程度略有差异而已。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实:差异化表象背后的一致

  英美国家公司经历过经理人主导的所谓管理主义时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