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8让别克品牌航向左转30度
本报记者 武卫强
11月28日,上海通用发布了别克GL8豪华商务车,4款车型的市场售价为28.8万~38.8万元,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式进军豪华MPV市场。与此同时,2011款别克GL8商务车也将于12月初升级上市。两款配备了全新动力系统的GL8商务车售价分别为24.8万元和22.8万元。
由此,GL8裂变为“豪华商务车”和“商务车”两个级别,采取君越和君威的“双君策略”,实现了对豪华及中高档MPV市场的全面覆盖。
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介绍说,...
作者文章归档:武卫强

复制美国式成功 新索纳塔要飞跃太平洋
复制美国式成功 新索纳塔要飞跃太平洋
本报记者 武卫强
11月20日,位于洛杉矶的现代美国总部接待了来自北京现代的访问团。此行,以北京现代常务副总李峰为首的访问团成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美国同行取经,将索纳塔在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
新一代索纳塔从今年2月在美国上市以来,月销量迅速爬坡到两万辆左右,在售价与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差不多的情况下,销量也与这两款竞品车型难分伯仲。在美国的这一细分市场上,多年雅阁和凯美瑞双雄争霸的局面被改写成三国鼎立,新索纳塔异军突起,带领现代汽车军团横扫美国市场,成为金融危机...
合资股比限制解禁为时尚早
频频被提及的“后合资时代”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当狂热的中国汽车市场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焦点的时候,利益的争夺暗流涌动。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取更大的收益,这应该是后合资时代的主线。
从积极的层面看,广汽本田的理念、东风日产的启辰、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都是扎根中国市场,力主长远的发展模式。源于技术的话语权掌握在外方手中,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真正赢家或许并不是中方,但以这种积极参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方式谋求利益最大化,我们是赞赏的。
同样赞赏的还有奥迪、通用等在中国的全价值链本土化。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包容、共享的合作模式让他们收获了成功,远远超越...
车轱辘话:宝骏前传
车轱辘话:宝骏前传
武卫强
上汽通用五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企业。
熟悉是因为它的产品卖得太火了,满大街的五菱微面是无数流动的广告牌,称得上“天下无人不识君”;陌生是因为对于消费者甚至多数媒体而言,除了产品之外,人们对这个偏安广西柳州的企业知之甚少。
在务实抑或低调的掩护下,这家年销百万辆的微车企业开始大举挺进乘用车市场。在推出全新品牌宝骏之后,下周四该品牌的首款车型宝骏630将正式下线。在自主创新的热潮下,宝骏被冠之于“合资汽车自主第一车”的赞誉,大有抢夺广汽本田理念和东风日产启辰风头的架势。
“被乘用车”还是发展乘用车真的已经水到渠成?
在长安雄霸微车市场的时...
车轱辘话:奥迪模式的启迪
车轱辘话:奥迪模式的启迪
武卫强
产销100万辆,这对于定位高端的奥迪品牌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从徐建一(一汽集团总经理)、安铁成(一汽大众总经理)到张晓军(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都高度一致认为,奥迪的成功之道就是坚持了“全价值链本土化”。
何为“全价值链本土化”?张晓军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就是在奥迪全球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研发、零部件采购、产品制造、营销服务在内的本土化。他认为,在税收、就业、人才培养、零部件发展等诸多方面,奥迪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
车轱辘话:车市四顾心茫然
武卫强
神话还在上演。
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北京各车管所等待上牌的准车主们排起了长龙。从眼下一直到春节都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尤其是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年,车市一路高歌猛进已成定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预测说,今年中国汽车销售有望突破1700万辆,达到美国历史上的最高年销售纪录。去年的1360万辆,已经让中国市场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今年汽车消费奔跑的速度并没有慢下来,打破了中国车市“逢单年盛,逢双年衰”的惯例,再次让多数业界专...
车轱辘话:启辰加速后合资时代到来
车轱辘话:启辰加速后合资时代到来
武卫强
产品线丰富,产能不足,款款热卖,事业如日中天。这是东风日产的现状。总有新花样的东风日产最近又放了一颗卫星,高调发布了自主品牌“启辰”(《中国青年报》9月9日)。
对此,媒体的评价泾渭分明。高唱颂歌的占多数,诸如“引领合资企业发展风潮”,“中方话语权的完胜”等。泼凉水的也不少,多数见诸网络跟帖,“启辰只能算是自有品牌,不能称为自主品牌”,“跨国汽车公司扶持伪军全面围剿自主品牌”等。
政府的相关政策可以佐证,启辰属于自主品牌。最近在厦...
车轱辘话:假如没有雅阁
武卫强
摊开一页薄薄的新闻纸,上面刊载的是“雅阁8个月率先跨越10万辆大关”的新闻。这条发生在8月24日的新闻并没有引来媒体太多的关注。尽管对雅阁而言,这是佐证成功的又一个标签,但已经在中国市场热卖10年的雅阁,如何畅销已经不再是新闻。
10年前,“广州不适合发展汽车工业”一度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广州标致野草滋长的厂房内,本田和广汽开始了新的尝试。当时,广汽看好的合作伙伴是丰田,但丰田认为广州只适合做生意,不适合搞生产;而本田暗送秋波的如意郎君是东风,但东风无暇旁顾。
...
造车运动的“中国时代”谁是引领者?
造车运动的“中国时代”谁是引领者?
本报记者 武卫强
中国汽车产业又一次站到时代的拐点上。
从彩电到3G,中国一次次向产业立国之梦冲击。巨额投资换来了生产规模,高速扩张得到了数字的膨胀。但梦想似乎依旧很远。
汽车业一度不被看好。改革开放前夕,它属于军工和生产“装备”;20世纪80年代,它是招商引资的试验田;20世纪90年代,它是国企改制的大包袱。21世纪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羸弱的汽车业被率先推到市场化的前端,一场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造车运动就此轰隆隆展开,并伴随中国...
实用至上 本田混合动力激进
实用至上 本田混合动力激进
本报记者 武卫强
东京中央株式会社是本田在日本规模最大的经销商之一,其常务董事三浦康彦告诉记者,去年他们销售了22226辆本田车,其中混合动力的销售比例高达18.1%。
三浦所说的混合动力指的是去年2月6日在日本上市的INSIGHT轿车。这款全新的混合动力车去年在日本共销售了93283辆,并在4月份首次代表混合动力车登上日本新车销量(不含微型车)排行榜榜首。
在此之前的日本汽车市场,混合动力的市场比例不大,只有不到3%,其主力车型是丰田的普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