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攀


年龄: 31  
生日: 1978-8-12
星座: 狮子座
属相: 马
血型: B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省 周口市  
联系方式  
居住地: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邵氏”弃婴不能指望自查


王攀

  《新世纪》周刊9日刊发报道,2002年至2005年间,湖南邵阳隆回县计生部门将当地十余名婴幼儿强行抱走送入邵阳市社会福利院,其中部分婴儿为头胎生育。计生干部向孩子家人收取“社会抚养费”以赎回小孩。对于交不起罚款的家庭,婴儿以 “弃婴”的名义送往福利院牟利,以收养的名义“销往”国外。

  其他人贩子和人贩子集团的拐卖行为,只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而邵阳的这些“国营”人贩子和人贩子集团却是公然强夺。与其危害性相比,则是惩罚的严重不足。其他人贩子和人贩子集团时刻要面临着刑事打击,而邵阳的这些...

Read more

食品业道德集训需惩戒兜底


 就像法律宣传,如果没有法律惩戒作为后盾,将不会有效果一样,道德宣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惩戒兜底,食品行业从业者的道德集训,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王攀(河南商报评论员)

  记者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该办近日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专业培训。(详见昨日本报A03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说过,“即使在...

Read more

县乡人大换届是民主启蒙的良机


    

王攀

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千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5月8日《新京报》)

今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与往年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农民在选举权上实现了同票同权。农民由最初的1/8选举权,到后来的1/4选举权,再到现在的完整选举权,是一次民主进步。而把这种进步从纸面上落实到现实中,此次县乡两级人大...

Read more

草根成功的机遇果真普遍存在吗


    

王攀

  “草根”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此指普通平民百姓,他们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等一般城乡居民。《人民论坛》杂志调查发现,有89.6%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是“草根”出身。而在典型群体的随机调查当中,83.4%的党政干部、84.1% 的专家学者、85.3%的公司白领、80.3%的北大和清华等知名学府的大学生自认出身草根。这充分说明草根成功的机遇普遍存在。(5月6日《新快报》)

  其实,大部分党政干部非“...

Read more

“住房支出”统计口径应尽快调整


■王 攀(河南)

  为了解释个税起征点为什么不是设定为5000元而是3000元,财政部引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支出数据作为佐证:201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23元/月,按平均一个就业者负担1.93人计算,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为2167元/月。而在1123元/月的人均消费支出中,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因而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质疑。

  5月4日晚,国家统计局网站刊文称,中国现行统计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包括水电燃料费、房租、物业费等,但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人均住房月支出111元”是租房户和自有住房户的...

Read more

大学生“治庸”不如公众“治庸”


  治庸要治本,关键要从两个方面使劲:一是加强公共监督,二是治理人浮于事,掀起常态的“问责风暴”。
 王攀 (河南 职员)
 
  山东德州市宁津县纪委部门在全县轮选人际关系简单、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外地刚毕业大学生组成暗访队治庸。所组成的暗访队治庸一年查处64人,其中2人被辞退1人被撤职,7名“一把手”走上曝光台。(5月4日《山东商报》)

  无须对宁津县纪委冷嘲热讽,当地政府无非是想让这场“治庸风暴”从复杂的官场利益博弈中脱离出来,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扰。而从这一点上而言,当地政府可谓...

Read more

“村规民约”不能背离法治精神


 王攀

    4月26日《南方农村报》报道:4月15日,广东连南县香坪镇盘石村村民唐小东,拿着一份村委会开出的收据告诉记者,为了让村干部出面调解他和邻居的一起纠纷,他去年向村委会缴纳了200元的“纠纷受理费”。唐小东介绍,2008年底,盘石村委会向每户村民发放了一份《村规民约》,而他缴纳“纠纷受理费”的依据就是其中的规定。
    这种以收费和罚款为内容的“村规民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误解多数原则,用多数原则剥夺个人法律权利,与法治精神背离;二...

Read more

“五杠少年” 映出三重悲哀


    

长得有些“官相”,文字有些“官腔”……2日,一组关于“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的图片在网上突然走红,主人公名叫黄艺博,照片上的他戴着红领巾和“五道杠”队牌,神情泰然,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5月3日《长江商报》)

   几个世纪前,写出《爱弥儿》的卢梭,提倡自然教育,被认为是教育的回归。可今天,这种回归仍任重道远。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往往有太多的刻意。当黄艺博的父母炫耀黄艺博两三岁看《新闻联播》,七八岁读《人民日报》、《参...

Read more

读书难还是杀猪难


    

本报评论员王攀与小记者们探讨读书、写作问题,他先抛了个跟大家互动的问题
读书难还是杀猪难
半数小记者认为读书难,王攀认为:杀猪难——猪会跑,书不会跑他说,认为读书难的同学,大多是不会读书,或者不知道怎么读书

 


     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


  4月23日,河南商报评论员王攀作为本期小记者讲座主讲嘉宾,与小记者们就读书、写作问题作了探讨。甫一开始,王攀抛出的问题“读书难还是杀猪难”就引起了小记者的热烈讨论。

  “读书比杀猪难,杀猪可以学会,读书却不一定学...

Read more

河南商报小记者有关读书的三篇文章


    

题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巧这一天我跟200多名商报小记者谈读书,整个讲座,我讲了三个点:一个是好文章的标准是明力美,一个是好作者的标准是才学识,一个是书分可读、可翻、可藏、可扔四类。在互动、好玩的课堂中,我主要传递的三个内容,同学们还是接受了。看来,整个课堂没有白费。以下是本报选择发表的三篇文章——
  


  A:听“半个老头儿”讲课

河南商报小记者

  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五(5)班 李嘉骥

  

  4月23日上午,小记者训练营组织小记者们跟王攀老师见面。

  早闻王攀大名,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