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黎光

.

每一次天灾都几乎包含着人祸


每一次天灾都几乎包含着人祸

    老子提出了“甘其食”这个理想,让大家吃好。如何才算吃好呢?孔子则把它细致化,礼教化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

    对这段文字,通行的翻译是:

    粮米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Read more

在中国,吃,就是国计民生


在中国,吃,就是国计民生 

    作为一个经常食不裹腹的民族,吃,始终是中国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中国,吃,就是国计民生。

    在文明的萌发时期,世界许多民族的先贤古哲都曾设想过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所谓“理想国”。这些关于“理想国”的设想与描绘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往往也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发展走向。

    老子曾经给中国人勾画的理想国是这样一番景象: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

Read more

吃与性,生命不离的两件事?


吃与性,生命不离的两件事?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

    今人南怀谨先生进一步解释说:“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人生的看法……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

    以我个人的观点,这大约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归纳方法。饮食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男女则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将“饮食男女”综合成一个命题,还突出强调这是人生离不开...

Read more

成熟的人不一定具有爱的能力


成熟的人不一定具有爱的能力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六

    即使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那些现在被称为“红色经典”的文学作品里,革命与性解放的诉求也常常或明或暗地纠结在一起,难分难解。《青春之歌》,这部自1958年出版后立刻风靡全国并且影响了一代人的革命文学作品,便是其中一个经典文本。

    《青春之歌》是一部成功运用革命理念结构而成的长篇小说,正面描写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它的主人公林道静,由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知识女性,逐渐成长为一个杰出的、坚定的革命者。其中,特别具有典型性的是,...

Read more

肉身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


肉身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五

  “解放”这个词,对于现代中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过去数十年形成的官式话语体系里,“解放前”代表着那个叫做中华民国的“旧社会”,“解放后”则特指这个被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社会”。“解放”,从而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并成为硬性切割中国现代史的象征性符号。与此同时,这个词语原本所缊藏的丰富内涵却被渐渐地简单化和空洞化了。

  纵观整个二十世纪,无论是领导过中华民国的国民党,还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产党,他们在对中国进行社会改造的过程中,都曾经以两个标志性的词语作为旗帜,一个是革命,一个是解放。革命是...

Read more

一个用心守护爱情的传奇


一个用心守护爱情的传奇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四

    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往往是由这个民族的精英们塑造的。罗素曾经就法国贵族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进步意义做过这样的评价:“在我们这个民主时代,我们很容易忘记贵族阶级曾在不同的时代有过他们的贡献。就以爱的复兴而论,如果没有骑士制度的浪漫为它开路,那么,文艺复兴是断然不会成功的。”(《性爱与婚姻》53页,罗素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中国的制度不允许产生浪漫的开路者,中国也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精英阶层。鲁迅先生说,中国...

Read more

爱情悲剧有时也是民族的悲剧


爱情悲剧有时也是民族的悲剧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三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妻》),是我国长篇叙事诗的经典之作。它所表现的是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他们双双自绝于世的哀情,也是中国一切被压抑者的普遍哀情。因为,对统治者毫无约束力的、伪善的儒家礼教竟是如此蔑视普通人的感情,竟能如此肆意践踏人世间最高贵的爱情。

    民歌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贴近生活。《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典型形态。男主人公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一个兢兢业...

Read more

中国式的爱情大多不纯洁


中国式的爱情大多不纯洁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二

  财富是有限的,女人也是有限的。在中国这种极端不平等的社会,“衘女多多益善”的道家房中术只适用于极少数王宫贵族、权贵豪门,只有他们才有欺男霸女的权力。而对绝大多数百姓来说,他们面对的往往是生存的危机,家庭的破碎,性的饥渴,精神的终生不快乐。

  在历代官方编修的史书中,我们永远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真相。梁启超和鲁迅都曾经说过,二十四史、“正史”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真正能够还原古代百姓日常生态的,大概只有那些源于民间的歌谣、话本和传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民间情歌。这些情歌历来...

Read more

一个对欲望极限追求的中国皇帝


一个对欲望极限追求的中国皇帝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是最大的暴发户,人们的最高理想就是过上皇帝的日子。只要有条件,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穷奢极欲,甚至变态。因为,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没能为我们这个民族建立起合乎人性的、健康的性观念。

    作家李洁非说:“近倖群小了解皇上(正德)兴趣所在,自然百方觅奇,以便邀宠。”(《豹房秘史》,李洁非作,《长城》2007年第1期)

    当时,正德身边的一个“近倖”探得消息,锦衣卫有个叫于永的色目人,擅长“...

Read more

人的堕落是由于天性,还是引诱?


人的堕落是由于天性,还是引诱?

----深陷于历史与现实困境的男欢女爱之十

    皇家后宫的淫靡之风经久不衰,在明朝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儒道两家都向极端发展,它即出现了死死恪守儒家伦理,以致逼死亲生女儿的海瑞,也产生了正德这样的荒唐皇帝,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结果则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分裂。

    海瑞是因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广为人知的,人们都知道他是明代的清官,此外,大家对他这个人的了解可能并不太多。海瑞大约是个性格偏执的人。面对嘉靖的昏暗政治,敢于直谏,使他获得了不少美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