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人生最美的珍藏


今天一个老朋友来电话,从很远的地方。他说,嗨,你这家伙,一切都好吗?我也说你这家伙!于是我们就一起笑起来。我说听到你的声音真高兴,就像回到了从前。我们互相问起了许多老朋友,有的有消息,有的没消息,还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于是我们的声音都喑哑了一点,不由得就说起过去的时光。朋友说那时候当知青天天盼着回家,没钱买车票,有时就在公路上拦一辆马车驴车或是拖拉机坐到县城,再从那里给往省城运货的卡车司机说好话,给他点烟,然后搭上他的车,一路摇摇晃晃回家。进家门的时候就像一个土猴子,他说从母亲的泪光里,不难想象她的担忧。朋友加重语气说,那时候我才十八九岁啊,每天在地里干那么重的活,挣十个工分。...

Read more

在那高高的山顶上


甸顶山上美丽的风光

乡亲们一早就拉着牲口上山了

 

将会出现在电影里的小木屋

我问乡亲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看到这一双双叠满老茧的手,谁能不感动呢


这一双双结了老茧的手,让我想起一句话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这粗糙的手,它给与我的是纯朴的质感和温暖的真情


这是我少女时代就熟悉的手,忽然想起了那时下乡的日子

在山顶我和乡亲们留下了这张照片,我说我一定再回广灵看他们

山西广灵的同志来北京出差,说给我带来了那里的小米。我说别的不能要,但小米我收下,因为它让我想起广灵的的乡亲,离开他们很久了,我真的常常想起他们,那一张张古铜色的脸膛,那一句句朴实...

Read more

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


我在一条林荫路上开车,路旁是高高的白杨……

今天很冷,但是心里很温暖,也很高兴,因为就在今天,公安部正式公布了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在这里面,残疾人驾驶汽车的身体条件放宽了,办理驾驶证的程序也简化了。从明年四月一日开始,右下肢、双下肢缺失或者丧失运动功能,但能够自主坐立的残疾人,可以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那些手指末节残缺或者右手拇指缺失的残疾人,也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驾驶证,这个规定还允许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合格标准的残疾人,同样能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的驾驶证。今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同志还表示,将...

Read more

你是一只好猫……


那天我和同志们去看张家口康保县的一户残疾人家庭

那是一位盲人兄弟的家,他先天失明,旁边是他的娘

我对他说,我们从北京来看你呢,那朴实的人不停地说谢谢


看到这座土房子,我想起十几岁时住过的地方,那房子和这里的一样

我先到外屋看看,除了这个锅盖,别的家什都破烂不堪


我说我到里屋看看

那屋里除了一个炕,别的什么也没有,不对,炕上有一只母猫和她的几个孩子

小猫都很瘦弱,我抱起一只对它说,你不嫌家里穷,陪着主人,你是一只好猫


盲人兄弟说,小猫是个伴儿

我要走的时候,和小猫说再见,可他就像懂事一样,紧紧抓着我的衣裳,让我的泪水流下来

我拿了盲人兄弟家锅里的一个馒...

Read more

不沉的船……



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象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昨天刚出院。我就说好吧,那我就去看他。“那史”是希米对铁生的爱称。今天在一些健康者的脸上也已经不太容易看到希米这么开朗的笑容了,而她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笑的纯真而快乐。可是她的重负是外人很难体验的,她是一个文学编辑,也做翻译,这是费心力的工作,家里还有“那史”这样一个病人,他每周都要做几次肾透析。有的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也许会皱眉不展,而希米却依然乐观豁达,因为她有自己的世界。读过她翻译和编辑的书,我知道她身上拥有一种哲学的力量。她的心灵...

Read more

谁是中国的毕加索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女编辑很年轻,她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为孩子们写书,希望我用一种亲切的语言给孩子们描述祖国。电话里她说,做一个编辑,就想给孩子们多出好书。很多次推辞后,我被她的执著感动了,我愿意给孩子们写书和翻译书,只是现在工作太忙,没有完整的时间了。其实我常常留恋那些当作家时日夜写作的日子——那些信马由缰,行云流水般的思绪,像电闪雷鸣稍纵即逝的灵感,我甚至怀念那些从晚上疯狂写作到凌晨的状态,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可脑血管却依然是热的,握着笔的手还有点颤抖,那一会儿真的希望永远写下去……

    后来我答应写了,只写一部分。女编辑说一定要给这本书做漂亮的插图,...

Read more

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去考察的地方很遥远很贫瘠,可那里的坝上开放着五彩缤纷的花

听说我到村里来,这位农民兄弟一直等在街上,他因为外伤残疾了,他十分需要帮助……

我去了一些残疾人家庭,有的地方路很不好走,但我希望看到真实的境况


这位老人胳膊残疾了,失去了劳动能力

这位残疾人在地上爬行了五十年,看到他我的眼泪流下来。

我把稿费送给他,让同志们给他买轮椅,现在他是不是有轮椅了呢,真的很挂念。

参加政协会议好几天了,每天都很疲惫。今年已经病了五十年,身体的能量仿佛耗尽了。但我依然像过去一样,只要能撑住就要坚持到底。为了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的期待,特别要呼吁让贫困残疾人也能尽快改善生活状况。今年总...

Read more

看见一本书,想起一首歌


开完了政协会议,每天依然学习读书到深夜,在这里常常会想起山东家里的书,那是很多年攒起来的,大部分是我自己买的,也有好朋友送我的书,它们就像熟悉的朋友,无论放在哪个书架上,我随手都可以找到。有时候我会停留在书架旁,一行行地看着书名,那些书有新的,有旧的,还有很破的,一拿起来几乎就要散开了,可我却一本也舍不得丢掉。我的床头上也总是放着一摞又一摞书,有一次书摞得抬高了,我睡觉时那摞书忽然倒了,把我砸醒,黑暗中猛地爬起来,还以为发生地震了呢。那些书有的是读了又读的,中文的,英文的。除了我在中国残联工作的业务书,比如《孤独症的诊断治疗》、《脑外科学》、《脊髓损伤与康复》等等。还有别的书,比如《...

Read more

走吧,一直走向永恒……




去年夏天我给都江堰友爱学校题写的校名

那天凌晨四点,一个四川地震灾区的受伤的孩子给我发来短信,诉说自己的烦恼,甚至还表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想法。我深深懂得那孩子双腿截肢后的痛苦,是的,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在又蹦又跳的年龄,突然间有一天就被压在沉重的废墟下面,在可怕的黑暗中坚持了一天又一天,而当他好不容易等到被人们救出来的时候,却又一次经受了更沉重的打击——从此,那双健壮的腿再也不属于他了,他从此再也没有自己的腿了!就在他和很多伙伴最痛苦最恐惧的日子,来自这片国土四面八方的人们向他们伸出了援助的手,很多志愿者在倒塌的房屋下救出了受伤者,老人妇女和孩子。无数的人从国内到国外慷慨地捐出...

Read more

悲伤的燕子……



春天来了,原野绿了,燕子飞回来了,可是有一只燕子在途中受了伤……
它飞不动了,不停地向天空呼唤,她的朋友飞来了,她对他说,救救我……
他对她说,别怕,你要坚持住,我去为你找吃的,小虫子,还有水.她轻轻地说,谢谢你亲爱的,我不行了……
说完她就闭上了眼睛,永远的,任凭他怎样呼唤……

他大声说,不,你不能走,我们还要一起飞上蓝天剪白云,夏天我们还要在柳叶间快乐地穿行啊……

她一动不动,他流着泪说,要是早知道你会离去,我一定对你好一些,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还有爱也是一样

他告别了心爱的她,飞进了一片绿色的树林,因为他想起她曾说,只要看见绿色我们就能找到方向和希望了…… 那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