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曙光

厦门钜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厦门拆迁:请留下八市!


    八市,是厦门岛上“最厦门”的地方。

    不宽的街道,两旁三、四层高的骑楼,被风雨褪去了鲜艳色彩的外墙……骑楼内各色小吃、布店、有年头的儿童服饰店,五金百货……街上川流不息的小贩,摆在街上的蔬菜、小百货摊位……卖鱼的一段街道两旁店内、地摊上,都是各色形状、难说清名字的鱼,或挂或躺……还有永远湿漉漉的地面。

    八市毗邻厦门最繁华的轮渡,靠近海边。这里的海边有个民间小船码头。去海对面的小船比不了国营大船舒服,但由于发船时间间隔短,生意更兴隆。码头最有意思的是,每天在固定时辰,打鱼的船儿满...

Read more

徕卡 柯达 奥林巴斯


这三款数码相机,都是轻便机,不够业余爱好者级别,算是业余的业余吧。

徕卡D-LUX4,1000万像素,变焦24—60mm,轻便机,09年底购入,爱称小宝贝;

柯达DX6490,400万像素,变焦38—380mm,轻便机,03年底购入,爱称犀利哥;

奥林巴斯fe280,800万像素,变焦35—105,卡片机,07年底妻妹赠送,爱称小虫子。

下面三张图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都使用风景模式拍摄,表现各异:

 


徕卡机拍摄。24mm焦段。

 


犀利哥柯达机拍摄,38mm焦段。

 


小虫子奥林巴斯机拍摄,35mm焦段。

 

从上面三图看出,奥林巴...

Read more

房市治理,大棒总打在边缘


    一次次大棒抡起,一次次砸在了边缘。屡次房市治理,就是这么可笑。是准星不够,还是心不在焉?

●房价

    普通商品房是市场的产物,政府参与房价控制,违背市场规律。最近几年的房价调控,市场没有给政府任何面子。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普通商品房不可能像白菜一样让大家都买一堆放家里。普通商品房的高价格是基本国情所衍生出来的国情,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普通商品房的高房价是保护土地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的重要手段。当前一系列限制商品房价格的房市调控思路存在方向性的错误。

...

Read more

建筑寿命短的主要原因


    建筑寿命短,主要在于国人的不成熟、法制的不健全。表现在:

1.高楼意识

    一朋友来厦门,坐车穿行在林立高楼间,问我住的肯定很高。当我说住在只有7层楼的2楼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贸然提问感到不自在,觉得我住这么低的楼房,问这问题是让我尴尬。

    发展中国家多是这样。觉得高楼代表着现代、财富等。满城的高楼大厦,被看作是经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象征,为官者风光。

    就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家、新闻工作者惯用林立的烟囱表示工业的欣欣向荣。在这种高楼意识...

Read more

厦门:不缺资源缺创意


    和其他几个特区相比,厦门拥有的资源最好。

    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美誉的鼓浪屿,有人文深厚的厦门大学,有独一无二的海岛城市风光等等。厦门,被公认为宜居城市,中国最温馨的城市。

    也许是厦门人在温馨的环境中浸泡的太久,也许是海岛四周的海水屏障,厦门的氛围,成就了缺乏创新、缺乏开放意识、平淡、波澜不惊的城市品性。

    典型的厦门男人:午后,门口摆放一张刚够放置一个水壶、一套工夫茶具的茶几,两个小凳。自己一边品茶,一边左顾右盼等待无所事事者加入闲谈。

&nb...

Read more

面对政府劝导,正High着的人们不解风情


    眼下,房子买卖者们正High着。

    高层对买房者的劝导,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电台,再到借用各种论坛,立体式的、连续不断的密集轰炸进行了半月有余。

    这些劝导从历史的角度追议,从横向的国际视野评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听这些主流分析、评论,基本没有发现政府新出的政策、法规,眼下还只是停留在劝导的层次。虽然有减少贷款利率折扣、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说法,其实也不是新鲜事,都是早已发布了的政策,而后在没有宣布作废的情况下被打折执行...

Read more

新政对房地产全行业是利好


从宏观层面看

    市场总规模、产业总价值不受影响。

    从整个国家范围、长时期的角度来看,人们的住房需求决定市场的规模;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土地资源等,决定房屋的价格。新政出台,对上述决定市场规模、总价值的条件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

    投机性需求对市场产生短时期的影响,但不对市场的总体规模有影响。新政针对的是投机性需求。

    但新政将有限影响房市的发展节奏。

 

从微观层面看

    新政将产生一系列此消彼长的影响,...

Read more

厦门: 莲前西路过铁饼


如果你哪次从莲板铁路桥开始,沿着莲前西路一直到云顶中路,没有轧到一块铁饼,偶请你喝啤酒、吃羊肉烩面——偶是河南人。

从莲板铁路桥到云顶中路,大约3公里长的莲前西路上,密集部署着电力、通信等不计其数的井盖。这些井盖的布置疏密有致、形态多样,高低起伏,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纵向看,从铁路桥开始往东300米内,以及卧龙晓城车站往西的300米内,井盖密度最高,两个、三个前后相连的双胞胎、三胞胎井盖一波接着一波,间距也许只有10米、20米。当你轧过一组井盖正要回神心疼爱车的时候,下一组井盖接踵而来。

横向看,在单向四个车道中,只有内车道井盖略少,但内车道基本是掉头车用,车速慢。其他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