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华沉思
1999年,当中国需要实施住宅拉动经济政策的时候,政策设计者怕工薪阶层工资收入和房价不“和谐”,买不起商品房,设计出了经济适用房,这种“带有保障性质的商品房”,并且希望70%的人消费这种房子。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当时的土地价格不高,政府提供划拨地和商品房用地相差无几,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同样也相差不济,于是经济适用房被冷落。
还有让政策设计者没有想到的是,随后商品房市场的红火,当初担心的很多人买不起商品房的现象并没有出现,而且房...
房地产调控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更像是一场考验,看看谁积极谁不积极,所以管理部门似乎都是一副“闲着也是闲着,先弄出一些声音来再说,是否管用无所谓,显示出积极姿态最重要”,者或许是我们频繁出台缺乏可操作性政策的根源之一。
最近住建部又颁发了关于经济适用房的新规,这个规定一看就可以鉴定为“赝品”。
我们的政策把经济适用房定义为----准商品房是错误的,这是经济适用房正反都注定不停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和周边商品房价格相差不大卖不出去,相差大了政府供应不足;允许出售出现炒作,不允许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