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华沉思

.

房地产:调控无奈,只能向改革要出路


    调控无奈是明摆着的,希望调控能够有一个较好、较长期的果效,明显是缘木求鱼。    粗略罗列一下调控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应该能够支持上述结论。

    第一,保障房制度极端不健全,要求地方政府大力建设保障房,想想经济适用房,曾经的制度设计是占据70%的份额,从多年的房地产开发统计来看,应该能够达到误差20倍以上;

    第二,政府直接干预房价,能够有怎样的结果;

    第三,错误使用手段,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商业银行运营,让它...

Read more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搞运动的方式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


   
如果不能通过常规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搞运动!这是我们的传统吗?至少在过去应该是!今天还是这样吗?
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很多,事实证明问题一直都没有被解决,于是,通过搞“运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味道越来越浓厚。
    通过搞运动的方式解决问题有什么特点?
    第一,经常有人占领道德制高点,甚至动用极端最高点——革命化和阶级化,妖魔化对方。运动方式解决问题,一般需要有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在房地产市场上这个对象是开发商和陪斗者——地方政府,批判者要想说被批判者不好,就一定首先站立在...

Read more

恼人的空置率


    凡是导致高房价的现象都必被诅咒,这是目前国内的流行思维,深入分析下去未必,也许其中一个被诅咒的因素关乎你自己。

    尽管6000多万套房子空置被证明是假新闻了,可是关乎空置率的议论却有增无减,因为空置率确实比较高,房子消耗我们最贵重的土地资源,价格持续走高让大家对房子十分纠结,然而却又大量房子空置着,怎能不让人正义凛然一番!

    市场就是一种资源寻求利益的自由流动,只要有利益就一定有炒,谁都不能避免,炒作积累必然给国民经济带来种种不利因素,怎样增加炒作成本、间...

Read more

解析“混租”


    没有官方的定义,在议论这个问题以前,只好冒昧先定义什么事“混租”。

    所谓混租就是多个人承租在超出房子原有功能中居住,如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租给三口之家,承租人肯定在房子的原有功能内使用,但是,这种承租的租金高时明摆着的,如果一人承租下来,随后每间房子都入住4人,甚至连客厅都住上两人,就是明显的混租了。

    混租通过改变房子的原有功能,有效地降低了租金,满足了难以承受高租金阶层的需求,但是,一套本应该住三四人的房子,现在住上十几人,引起的卫生、嘈杂等等问题对邻居的居住权益也是一种侵犯...

Read more

悬在国人头上的发达国家指标之剑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的物质文化进入,不知道从那一天开始,整个社会已经习惯了“把某种中国现象和发达国家的状态放在一起一比就得出结论”的阐述问题思维定势,根本不考虑具体情况,社会用这样 研究认定某种现象属于合理还是不合理,是那么深信不疑,以至于掌握这些比较成果的人,觉得自己好似站在了道德地高点,进行种种指点江山的批判。

    国外房价和家庭年收入比、租售比是近两年很多人经常使用的参照,用来评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合理,从1999年中央政府使用住宅拉动经济政策以来,很多使用这两个指标参照评判中国...

Read more

在“需求无限,供应有限”中挣扎的保障房


    我们并没有一套特别清晰的保障房制度,保障房似乎仅仅是一种调节器,每当商品房市场价格过高的矛盾尖锐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保障房,甚至用责任状的形式。

    马克思说过:君主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对经济发号施令。从基本的供求关系来看,仔细保障房,可以说它是事倍功半,甚至可以说是缘木求鱼。

    就拿典型的经济适用房来说,它的基本制度是带有保障性质的商品房,购买的时候带有保障房“出身”,购买以后就基本转向商品房,只是销售的时候缴纳为数不多的土地出让金,开始的时候要求购买...

Read more

调控的概念怎生就被偷换了?


    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伊始,国务院的调控概念好像还是比较清楚的----防止房价过快增长,调控以后,星移斗转,几乎所有评判调控效果的舆论标准都变成了----房价是否下降!只有房价下降才是判断调控成功的唯一成果!
    在光天化日之下,概念就这样被生生偷换了!

    几乎没有异议!

    是谁绑架了调控?

    是调控政策发生了逆转?

    ……

Read more

在租金上涨的原因分析中忽略了谁?


    租金上涨,不仅仅是住宅,写字楼也上涨,企业似乎没有理由就租金上涨话语,涉及民生的住宅租金上涨,就在调控的背景中成为了租金上涨的社会焦点。

    当分析住宅租金上涨原因的时候,炒作还是成为了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这与当前的社会主流倒是一致,无论是绿豆还是大蒜,当价格上涨的时候,都把炒作当做替罪羊。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雷人,文化原因是什么?也许是人定胜天在作怪!当我们谈论到价格的时候,都是在说人的作用,好像价格就是“家庭妇女”手中的面团:开发商顶着不降价!租金上...

Read more

调控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几篇媒体报道调控似乎有些松动,引起了全社会的骚动,三部委紧急出来说没有这回事,透过这几天的变化,应该看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实际上“生态环境”异常脆弱。
    1、前几天易宪容先生撰文,大体意思是“改变调控要把房地产引向何方”?实际上这样的句式也可以问:调控要把房地产引向何方?中国的房地产怎么走实际很不明朗,导致调控的目标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底气也不是很足,很多措施不具备很好的操作性。
    2、主要调控手段的问题。要求金融机构放弃基本的商业规则,主要针对客户是第几次购买,而不...

Read more

房地产市场调控----偏离的目标、偏离的舆论、偏离的措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每每无效,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心病。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个调控还是很值得怀疑,从理论上分析,调控者似乎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特别清楚地找到高房价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中,又想说对民众负责任,又想真的调控好房地产市场,于是,在没有找准问题的前提下,就把“炒房”抓来批判,形成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一幅“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劲头。  

    导致高房价的原因都被哪些?

    宏观层面的原因有:高速经济增长、快速城市化进程、大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