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新明

何新明

看人家怎样“起飞”:东鹏不断变阵领跑行业


近日,记者采访了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明。何新明说,不久前东鹏制订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要在3年内使销售值达到20亿元,实现品牌的再增值,成为建材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今年预计是15亿元。 为实现这一被何新明称为“二次创业”的目标,何新明进行了两大“裂变式”的改革:对外,走向佛山城外大规模扩张,不但将脚步跨到了本省的清远等地,还将手伸向了山东。对内,让多年创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做“老板”,建立以品牌捆绑人才的机制,多品牌多“老板”,以“成就感”激发大家的斗志,增加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在东鹏24年,看着她从小作坊到成为行业领跑者。在企业实现第一次跨越的时候,我...

Read more

佛山打造“中国陶都”交易大平台---记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把佛山称之为“中国陶都”,一点也不过份:2002年陶瓷产量15亿平方米,约占中国陶瓷总产量的50%;在今年评定的12个建陶卫浴中国名牌产品中,佛山独占鳌头,鹰牌、东鹏、新中源等7家企业榜上有名;更有魅力的是佛山陶瓷悠久的历史,4800年前的河宕贝丘遗址,500年南风古灶窑火息息不灭,见证了佛山陶瓷昔日的辉煌。 在佛山禅城区的东平河两岸,绵延的陶瓷企业一眼望不到尽头,从石湾、张槎一直到河对岸的南庄,集中了30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 随着佛山城市化的推进,作为大佛山中心城区组团的禅城,区内污染重、占地广的陶瓷企业何去何从?随着周边地区陶瓷业的崛起,佛山陶瓷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Read more

何新明:一场大水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2)


新品上市后,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何新明坦承尝到一些甜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创新策略,被东鹏奉为圭臬。然而,先行者是要付出代价的,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出来的新品,却被同行轻易模仿,这让何新明有些恼火。   “陶瓷行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比较薄弱,整个行业都喜欢模仿,在这方面我们也是一个受害者。”据他介绍,东鹏往往花费一两年时间研发、试制出来的新产品,别的厂家花一两个月就能模仿成功,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微晶砖。   在经历跳跃式的定位变化后,何新明意欲将东鹏打造成大众化的品牌。“大众化品牌是指要成为大家关注的品牌,并不是说要降低产品的品质。”他还举例说,建材行业也...

Read more

何新明:一场大水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1)


1996年,东平陶瓷总厂(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接管华泰陶瓷有限公司,拉开了东鹏兼并的序幕。从1997年开始,连续六年,东鹏每年都会兼并一个厂。目前东鹏包括华泰在内总共兼并了七家工厂。正是深藏在董事长何新明心中的危机意识,东鹏才得以快速崛起,年销售额从1996年的4000多万元,发展到2004年年底的12亿元   生存条件的艰难往往激发人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一升华最终变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月30日下午,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明在他的会客室里和记者聊起了1994年的那一场大水以及他的“滚雪球”扩张方式。这位个子不高、自信心十足的广东兴宁客家人说起普通话来...

Read more

东鹏品牌是这样铸成的


九十年代末,CI大踏步进入佛山陶瓷业,陶瓷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今,佛山的陶瓷品牌大大小小有上千个。然而,上千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陶瓷品牌中没有几个是在国内外叫得响的。这个结果缘于佛山陶瓷行业对品牌的错误认识。品牌,不是简单的一个LOGO设计、一条标语、一句口号,品牌也不是用广告吹出来的。品牌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它不仅需要产品质量、产品规模做铺垫,更需要科研技术、经营理念、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等来充实。只有这样,品牌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东鹏陶瓷自选定走品牌之路以来,一直遵循“要赋予品牌真正意义”的原则,脚踏实地,铸造品牌。1996年8月,东鹏在陶瓷行业中率先导入CI工程,迈出了品牌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