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晋平

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同年1月到1987年9月在山西大学经济系任经济统计学助教、讲师,其间曾到中南财经大学进修1年。1987年9月起赴日留学,在立教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课程,1994年3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对外经贸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和宏观经济分析、日本经济。
  主要研究成果:在日期间发表的著作、论文有《日中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经济结构的比较研究》、《劳动投入的产业连关结构分析与比较》、《能源生产、消费的产业连关构造》等。
最近完成的著作、论文有《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结构》(合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合著)、《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制度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与结构调整对策》等。

客观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影响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将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CFP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再度展现其艰难、曲折的一面。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新兴市场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资本外流的冲击,股市和汇市波动引发投资者恐慌,国际贸易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政策分化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试图将全球经济的新困局归咎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拖累,甚至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中国进口下降有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举措导致了其他货币的竞争性贬值等等。这些观点的持有者显然严重缺乏对近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的客观认识。

  一、中国是全球...

Read more

全球经济与我国对外经济形势展望


  2010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加大结构转型力度,成为贸易政策调整的最大考验之一。

  一、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缓慢复苏势头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目前仍在持续。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7%,主要来自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和库存增加的带动。美国本轮经济复苏的势头快于前两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基数较低;二是由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刺激政策力度远超以往。从总需求(消费+设备、住宅投资+出口)角度来看,消费和出口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