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遇到一些在内地设厂的朋友,都慨叹生意难做。欧美经济不景气,人民的消费能力下降,入口商都不敢落单,即使肯落,价钱也压得很低,而且交货期限紧逼,累他们要四处扑原料,加班赶工,做得非常辛苦。
另一方面,内地政府给他们的优惠也在减少;沿海的发达地区,已不像以前那样欢迎港商,刻意在劳工问题与环保问题上为难他们,好像想逼他们离开一样。加上银行的利息高企,经营成本大升,他们已做得意兴阑珊,有意在年终结业,回港退休算了。
种种迹象都在显示,中国有意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中国政府可能有这样的心态︰既然欧美国家埋怨中国倾销,中国又何须硬把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廉价输往外国呢?不如...
作者文章归档:施永青

2008年,施永青将个人手上持有的中原地产、中原(中国)等3间公司的股份,全数注入施永青慈善基金,用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尤其关注中国内地农村教育、医疗事业。
空置不多 无需抽税
有议员建议政府对物业征收空置税,以防止业主囤积居奇。空置税如果能够在恰当的情况下推出,或许有助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但现时香港楼宇空置的情况并不严重,未宜实施这类单方面针对业主的,带有惩罚性的税项。
或许会有人见过街头街尾有个别铺位空置多时仍未有出租,或见过某些屋苑入伙后晚上仍然乌灯黑火。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不宜以偏概全。我们要判断一个地方的空置情况是否严重,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感觉,而是要看统计数字。
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统计数字,香港住宅物业在2010年的空置率仅有4.7%,比正常的自然空置率5%还要低。环顾世界其他的大城市,能有这样低的空置率的并不多见,可见资源浪...
金融业在香港的位置
美国有「占领华尔街运动」,香港也有「占领中环运动」,但规模上比不上美国。原因可能是香港人大部分都很清楚,金融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香港未来最有条件继续高速增长的行业,若把金融业瘫痪了,香港大部分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按2010年的统计数字,金融及保险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14.6%。占GDP比重最高的是进出口贸易,占整体的20.3%。其次为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占整体的16.5%,再其次为地产、商业及专业服务,占整体的10.3%。至于其他行业,大部分都不及香港生产总值的5%。
金融业占整体生产值的比例虽高,但占整体就业人数的比例却相对低,只有5.6%。因为金融...
金融改革阻力重重
金融业的贪婪与自私,被视作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要求改革金融业的呼声在全世界此起彼落。然而,人们只能指出金融业有些甚么不好,却不懂得怎样把这些不好的东西切除,因为金融业已如癌细胞扩散至淋巴系统一样,牵一发动全身,不知在哪里落刀才好。
现时社会上提出的很多改革要求,要不是太表面,改了也改变不了本质;就是太简单,一刀切下去就连好的部分也被牺牲掉,甚至足以致命。
纯看表象的人,觉得金融业赚钱多,就要求政府向金融交易抽税,并立例规定从业员的分红上限。但由于各国政府并不齐心,大家都担心有人不跟大队,结果金融交易都转到这些不抽税的地方进行;而人才亦会转移到没有收入上限的地方去工...
香港楼价为何没有大跌?
欧洲危机令世界经济重现二次衰退的机会,全球股市都因而大幅回落,香港亦无法例外。股市回落令人们的情绪转向悲观,有人因而把这种情绪投射到房地产市场,认为本港的楼市已经见顶,今后会进入萧条期,跌幅会有三至四成,要到2014年才有机会缓慢复苏。
这种预测相当吓人,如果情况真是这么恶劣,投资者理应立即抛售手上物业,将来再找机会补回也有着数。然而,市场拥有物业的人似乎还未完全接受这种观点。他们大部分都按兵不动,宁愿观望一段时间之后再算。
另一方面,未买楼的人也不愿冒风险在这个时候入市,所以这个时候的交投非常少,只及高峰期的三四成左右。
虽然大部分业主都惜售,但市场上...
占领华尔街会有成效吗?
纽约警方终于星期二凌晨采取清场行动,把盘据在祖科蒂公园内的「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驱赶离开;行动中有70人被警方拘捕。示威者指警方利用深夜行动,以免太多人看到警方的手法。有传媒投诉,警方连记者采访也加以阻挠。
若这种事情发生在香港,舆论一定会对警方的行为群起而攻之,但在美国却看不到有这种情况。原因是相信靠「占领华尔街」行动会产生效果的人在美国只占少数。或许,全球有99%的人都是金融制度异化的受害者,他们都觉得金融制度有需要全面检讨。在这方面向政府施压也是应该的;但以占领公众地方的形式去进行抗议,只能偶一为之,以达唤起群众之效,若变成一个长期行动,则会妨碍日常生活,而且看不到会...
楼价为何没有大跌?
欧洲危机令世界经济重现二次衰退的机会,全球股市都因而大幅回落,香港亦无法例外。股市回落令人们的情绪转向悲观,有人因而把这种情绪投射到房地产市场,认为本港的楼市已经见顶,今后会进入萧条期,跌幅会有三至四成,要到2014年才有机会缓慢复苏。
这种预测相当吓人,如果情况真是这么恶劣,投资者理应立即抛售手上物业,将来再找机会补回也有着数。然而,市场拥有物业的人似乎还未完全接受这种观点。他们大部分都按兵不动,宁愿观望一段时间之后再算。
另一方面,未买楼的人也不愿冒风险在这个时候入市,所以这个时候的交投非常少,只及高峰期的三四成左右。
虽然大部分业主都惜售,但市场上...
希腊为何会这样选择?
作为非希腊人,当然觉得希腊人应该「顺摊」地与欧盟合作,接受欧盟峰会的救市方案。原因是我们希望方案落实后,希债危机可以暂缓,金融市场可以不用这样动荡,而我们亦可以安心地重回日常的生活。
但作为希腊人,他们当然想寻求一个对他们最为有利的方案。可惜他们手里没有「正数」的筹码,没有东西可以拿来讨价还价;唯有威胁会使用「负数」的筹码,即是说,希腊要先让想帮助他的人知道,如果希腊不合作,帮人者会承受怎样的负面效果。这样,希腊才可以用愿意合作去换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否则,一个等着别人来帮助的国家,还有甚么讨价还价的能力。现在希腊告诉世界,他有累死世界的能力,世界必须予他更有利的方案,否则...
欧债问题为何比美债严重
08年全球金融海啸,起自美国的次按危机。现在美国的危机虽未算完全解决,但起码短期里不会恶化。欧洲的情况则不一样,希腊问题未解决,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问题又跟着来。他们之间的三角债纠缠不清,一个出事,可以累到一串都出事,最大的问题是欧洲至今仍提不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
欧洲与美国的分别是:美国是一个单一国家,而欧洲则是一群国家。美国虽有政党的争拗,但始终有国会作决策机制,有权力去处理本国的问题。但欧盟作出的决定,却不能直接加诸成员国的身上,最终还得看成员国人民怎样取态。再者,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利益并不一致,大家都想承担少一些,获益多一些。每次开会都得进行长时...
汇丰裁员大锅饭
最近,汇丰控股集团总裁欧智华在公布中报时表示,将全球裁员3万人,并已正式启动。接下来,汇丰香港宣布将在2011~2013年间裁员3000人,涉及裁员的主要是后勤部门,如法律、人事、风险管理、公关等部门,除中国香港外,还有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涉及机构精简。
一时波涛汹涌。
汇丰银行去年盈利过百亿美元,来自香港及亚太区的盈利也有30.81亿美元,即240亿港元。对普通人来说,这已是天文数字,无法想象。然而,在盈利这么丰厚的情况下,却传来汇丰要大幅裁员的消息,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金融海啸后,汇丰在欧美的业务备受打击,需要重整架构不难理解。但汇丰在香港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