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季先

曾服务于全国人大机关、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首都机场集团、滚石唱片、赛德天勤律师事务所、万商天勤律师事务等多家政府机构、部门、企业或律师事务所,具有丰富的政府服务和公司法律顾问经验。执业以来先后担任甘肃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清算及风险处置工作清算组(中国证监会指派)法律组组长;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专项法律顾问;拿达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威海光威集团等多家公司改制上市项目的专项法律顾问;山东鲁信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ST远东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专项法律顾问;SIG等知名私募基金和联讯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收购、基金设立及金田公司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的专项法律顾问等。

IPO“监管核查阶段”须趁热打铁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财务核查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逼停或暂缓几家造假或存在其他硬伤的IPO企业上市,也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运动式”地、通过严格的财务和法律稽核查究一部分打肿脸充胖子或存心豪赌资本市场的投机企业和企业主(已经有一部分投机性IPO企业抱着“以退为进、暂避其锋”的思路选择了暂时性撤退),而是有着更深的监管意图,即正本清源,借此彻底改变A股IPO的财务、法律造假和粉饰之风,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就这个意义上来说,IPO财务核查尽管取得了初步战绩,可离功德圆满尚远。

  据一些业内机构评估,剔除已经提出...

Read more

“绿大地案”仅有行政处罚还不够


  中国证监会近日对绿大地欺诈上市案中相关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履行“史上最严罚单”行政处罚告知,拟对云南绿大地欺诈发行案相关中介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四川天澄门律师事务所、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作出行政处罚,“撤销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对相关责任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并撤销相关保荐代表人保代资格和证券从业资格”。

  这是一次迟到的对IPO中介执业道德沦落的终极“审判”。

  说“迟到”,是因为从2010年12月绿大地案发、何学葵股票被依法冻结,到2013年2月7日昆明市中...

Read more

突破“默顿困局”IPO改革才有实效


  要将IPO改革推向纵深,就必须伴以司法监管的制度性突破,在补司法监管“短板”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比如将IPO过程中的重大遗漏、重大隐瞒与财务造假一同纳入欺诈发行罪的规制对象,取消对虚假陈述行为提起民事赔偿之诉的各类前置条件,组成专门证券法庭等等。

  在众多的研究股市“失范”法律观点中,默顿功能主义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了。根据默顿“失范”功能模型,一个理想的IPO市场应该是这样的:它的所有参与主体都可以用社会所认可的手段来取得社会投资者所赞许的目标——上市;但在现实IPO市场之中,拟上市企...

Read more

IPO事前防控事后追责两手都要硬


  证监会近日正式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保荐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自查、证监会检查自查报告及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专项检查IPO在审企业的财务报告,并特别关注12项财务粉饰或操纵利润的情形。

《通知》明确将财务造假、利润操纵、不配合中介机构实施核查、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等行为定为立案调查、稽查乃至移送司法追求刑责的对象,出台又恰在800多家IPO“堰塞湖”亟待疏通之时,不排除《通知》有激浊扬清,对部分排队拟上市公司通过严刑峻法迫使其中止上市计划进而缓解IPO“堰塞湖”压力的目的。但...

Read more

IPO打假可先从已上市公司开始


  证监会召开了号称“史上最严”的关于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对此前证监会宣布进行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分阶段进行了部署和动员。



“挤水分,讲真话”为主题的中国A股市场打假“春风行动”,正在监管部门的部署下有条不紊展开。据有关媒体报道,证监会1月8日召开了号称“史上最严”的关于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对此前证监会宣布进行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分阶段进行了部署和动员。

此次...

Read more

年报监管“标准化”需法律发力


作为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年报监管的重要手段,年报审计监管在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勤勉尽责、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资本市场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居功至伟,但也问题不少。譬如审计监管手段有限、执行标准和程序不统一、会计师事务所跨辖区执业监管难、审计监管执法弹性过大、打击审计机构之间压价竞争等不当行为的监管力度各地不均等。

监管部门在此情况下,适时召集所辖各证监局会计监管负责人听取意见,推进年报审计监管的标准化,可谓务实负责之举。不过,恪于“标准化”尽管反映审计监管的“法制化”要求,但终究不同于“法制化”,审计监管的推进&ldqu...

Read more

弱市新股审核更应坚持法制化方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7月上会的29家A股IPO公司中,有20家获得通过,7家未获通过,其他情况2家,IPO单月过会率不到69%,即使剔除2家其他情况的公司,IPO过会率也仅为74%,创今年以来单月的最低水平。一时间,IPO审核趋严的议论四起。

  恰值股市困难时期,突然走低的IPO过会率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对IPO审核尺度“从紧”的猜测,甚至将之与新大地涉嫌造假上市、证监会有意加强财务审核事件联系起来。但从近期被否几家企业的具体情况看,笔者更相信上周较低的IPO过会率是一个巧合,或...

Read more

自愿的“强制”—《现金分红指引》的法理辨析


  以鼓励上市公司持续现金分红、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为目的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征求意见稿)》已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此举意味着今后在该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将有明确的“现金分红政策指引”。

  但该《指引》和缓的措辞似乎在表明,《指引》并不会像个别投资者所期待的那样具有“强制性”。上交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该所举行的分红制度发布会上对个别问题的表态也间接印证了该说法,在回答“《指引》为什么以现金红利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低于30%作为衡量标准、是否具有强制性”提问时,该负责人明确表示:《指引》...

Read more

熔盛收购模式应有制度性监管约束


  熔盛重工(01101.HK)要约收购全柴动力 (600218.SH)案最终以熔盛重工“爽约”告终,8月18日与20日,全柴动力连发两公告:熔盛重工8月17日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向全柴动力除全柴集团之外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股份的要约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全柴动力因媒体报道需澄清停牌。

  在熔盛重工明确中止收购全柴动力后,除兴业全球、宁波宁电等机构已经准备委托律师以涉嫌虚假陈述、违约等案由起诉熔盛重工外,一些个人投资者也在寻求通过信访等方式维权。最新消息是证监会已经正式受理熔盛重工涉嫌虚假陈述的调查,并表示将在60日内给出调查结论。
...

Read more

“化零为整”解决B股难题


停牌一个月之久的中集集团(000039)日前发布公告称,拟将已发行的B股以介绍方式转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若此方案能够顺利完成,中集集团将开创国内资本市场A+B转A+H先河,为正身处窘境的B股问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基于中集集团的股权分布、行业地位和自身不错的财务质地,中集集团按照港交所《上市规则》规定将B股作为存量股票转为H股直接在港交所挂牌,相信不会遭遇太多的法律制度障碍。不过,也正因行业地位特殊、自身质地较佳、股权分布较为合理,其灵活的转板方案可能对B股问题的大规模解决不具有示范意义。

中集集团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集集团总股本为26.624亿股,其中A股12.3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