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 |
|
● 李路路 |
|
作者文章归档:籍磊

“走光”会议纪暴光与互联网的民主建设
近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会议纪要。这次有政府背景的会议是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闭门会议。流传到网上的原始纪要让外界对有关中国经济改革未来方向的激烈讨论有了一个难得的从内部观察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民众对改革进程的了解更加深入,对改革进程的参与也日益强烈。这将对改革的民主化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民众将获得自己的话语权。
华尔街日报评论到:“这次“泄密”事件也反映出,对于中国这个一度非常封闭的国家,互联网对它的开放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月四日,国务院下属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China Society of Economic Reform...
我们社会有一道正在加深的裂痕 上层寡头化 下层民粹化 (孙立平)
我们社会有一道正在加深的裂痕 上层寡头化 下层民粹化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
本报记者马明洁
富人和穷人该怎么住,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小标)
记者:最近,屡出惊人之语的任志强(华远房地产董事长)又让舆论大哗,他说现在国内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对他的观点,本报和新浪网联合搞了个民意调查,截至24日中午,不同意的占63.5%,同意的占36.5%(5031人投票)。您怎么看这场争论?
孙:这确实是一场值得重视的争论。它和近几年涉及贫富关系的其他争论一样言辞激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涉及未来城市建设的...
在满足内需的基础上扩大内需(孙立平)
在满足内需的基础上扩大内需
孙立平
转变增长模式的必然性是在于过去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记者:“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点是增长模式的转换。对于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已经进行了许多讨论,那么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的必然性?扩大内需在这种转变中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孙:对于转变增长模式的必要性,人们通常是这样解说的:过去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带来了中国经济在20多年时间里的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的问题,如与粗放型增长相伴随的低效益,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片面追求GDP,贫富差距扩大等,所以要转变增长模式。这样的解说是有道理的,但又是远远不够...
改革:反思基础上的再出发(孙立平)
改革:反思基础上的再出发
孙立平
是线性深化还是再出发?
历时两年的改革反思和争论,尽管还不乏分歧与争论,但作为一个阶段,争论的结果似乎已经浮出了水面。
与此相关的消息有两个。其一,人们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字眼出现了83次,其中提及“体制”的29处,无一不与“改革”相连。其二,胡锦涛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胡锦涛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于是,有媒体认为,被广泛认为是自1978年以来对改革方...
破解改革反思的意识形态迷雾(孙立平)
破解改革反思的意识形态迷雾
孙立平
反思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
在有关改革的反思中,尽管分歧仍然存在,但这样的一个共识似乎已经开始形成:为了改革能够健康地进行,对改革本身进行理性、建设性反思是必要的。而且,从最近学术界举办的一些活动来看,人们正在为此而进行努力。
不久前,吴敬琏先生曾指出,除了关系改革整体路线上的争议需要进行政治层面上大是大非的辩论外,对于改革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包括一些改革措施是否存在泛市场化和向个别利益集团倾斜的偏向,应当进行就事论事的讨论,这与整体上否定改革的争论还是有区别的,不要把它混为一谈。杨帆也提出,不可把中国的理论争论简单地进行两极化的归类,不是资...
通往新秩序之路?——互联网社会中的秩序原则
组织化社会的未来——互联网社会中的组织结构演化
组织化社会的未来
——互联网社会中的组织结构演化
导语:组织化社会的时代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也许就是组织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变得以提高效率为目的,以组织为单位。人类的行为模式不再是个人意志的体现,组织的意志已经凌驾到了个人意志之上,成为了推动社会演化的首要力量。正如伟大的马克斯·韦伯所反复论述的那样:组织化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它塑造了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组织不仅改变了既有的社会交往模式,更在制度文化的层面上深深的影响了权力结构的模式和社会结构。可以说,当代社会是组织化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书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书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两个重要的发展背景;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它们从根本上塑造了今天的人类社会,并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宏观走向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
互联网金融:创新、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当前,互联网创新已成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金融也正在逐步改变金融业态的发展走向。研究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和规律,探索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制和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创新转化为金融服务创新,推动我国金融体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五红利”“四重构”,助推金融体系供给侧结构改革
2015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行业发展、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