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立志

德国波恩大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生态产业学科首席、研究员、博导,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专家撰写组组长、中医农业理论与体系首创二人之一,健康中国工程首席农业顾问、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安全农业生产指导专家委员、农业农村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经济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污染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中医农业专委会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农专委会首席专家、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学院大学食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亚洲农业研究(英文)期刊编委、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世行亚行中国项目咨询专家。

研究概况:研究领域为农业资源环境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扶贫、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经济。研究课题主要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部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支持项目、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和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等。曾任《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9篇,其中第一作者67篇、通讯作者16篇。出版著中独著1部、合著第一作者1部、第三作者2部、第四作者1部、副主编2部、编辑委员会委员出版3部。

理论创新:构建了“农业生态循环增值机理”和生态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模式,系统论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全面阐述了农业“动静脉”产业体系,提出了“农业生态革命”并论证了“人与农业的生态逻辑”和“农业的生态灵魂”,创立了中医农业理论体系、标准体系、科技体系和产业体系。

政策建议:曾任八部委共同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所在团队全程参与农业部《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20)》。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撰写报告和建议19份,其中独立撰写的一份材料得到汪洋副总理批示,参与撰写的报告和建议有5份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7频道、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科技中国、中国能源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项目咨询:国际项目:主持世界银行项目“陕西、黑龙江、湖南和安徽四省农业环境友好型项目监测评价” (2008-2011),主持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模式和重点领域评估分析”(2009-2010)和“基于小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2012-2013),主笔安哥拉“四省农业发展规划”(2006)。国内项目:农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50余项,主要有遵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南阳湖农业科技园发展规划、黑龙江省鹤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辽宁省盘锦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等。

联系电话:010-8210978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抓住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油莎豆产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油源农产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海关公布,2020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10032.82万吨,同比增幅11.7%。虽然农业农村部从2019年起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但大豆进口量仍然将是国内产量的5倍多,对外依赖程度极高,已远超国际公认安全警戒线。

  大量进口大豆,其实豆油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饲料需求。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油源作物,不仅不挤占已有耕地,而且同时满足食用油和高档饲料的供给。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加快开发这种新的油饲兼用新油源作物,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油莎豆富含淀粉...

Read more

中医农业有机蔬菜种植模式


 中医农业克服了一般有机农业不能有效抵御病虫害、不能高产以及成本偏高的瓶颈,集成创新了有机蔬菜生产模式:

一是将中药肥与天然矿物质营养肥组合施用,可以促进作物次生代谢以产生化感物质增加植物抗逆性、抗病性和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及口感;

二是以中药肥作为有机肥助剂提高有机肥肥效,注重有机碳对作物高产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有机剩余物的大量碳素的效用;

三是唤醒土壤中土著微生物复合菌群的活性,既通过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为作物提供有效养分,又可以通过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有效保证作物根系的活力,同时还可以调理土壤理化性能,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治理土壤重金属和其他污染。

通过这种有机...

Read more

提升农业系统功能的中医农业生态交互模式


 中医农业的生态交互模式主要有生态系统层次上的互利模式、生态外观层次上的景观模式、生物群落层次上的立体模式、生物种群层次上的多样性模式以及生物个体层次上的自修复模式。这些模式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系统功能。

当前,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加上化学肥药是造成农田病虫害和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带状种植,既不影响机械化操作,又可以实现农田生物多样化,利用生物群落之间交互作用(相生相克或正负化感效应))提升农业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病虫害、自然培肥土壤的目的。另外,通过立体种植,可以在同一块田地上实现收益的多倍化。目前,我们中医农业基地在这方面有成熟的模式,并在全国多地推广,积...

Read more

中医农业健康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循环种养是关键,必须用中医健康循环理念来引导,才能构建出高效生态的循环种养模式。

例如“促进动植物生态链营养富集的中医农业技术集成”,由多项互为关联的以特定营养元素为中心、面向营养强化的中医农业技术构成,包括营养源中药材配方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昆虫繁育转化技术等。该技术以“全域营养源”为原料,经过多重生物转化过程,借助多种生物体自身纯天然的生物降解、合成、富集和沉积作用等,转化形成以多种中药材和相关生态产品为营养载体、以特定营养元素为中心的综合营养素富集体系。

再如,应用中医农业生态技术生产无激素、无抗生...

Read more

中医农业功能肥可以改善茶树根部微生物群落提高茶叶品质


     人们一般认为,一杯优质茶叶的复杂风味主要取决于用来制作茶叶的茶叶品种。然而,中医农业生态功能肥可以通过优化茶树根部微生物群略生境,提高微生物群略活性,进一步促进茶树的营养合成,并同时刺激茶树次生代谢产生更多的风味物质,从而全方位提升茶叶品质。

福建农林大学许通达等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与中医农业的相关研究相吻合。此项研究表明,一杯美味茶叶的制作还取决于茶叶根部的微生物群落,通过改变这些微生物群落,可以提高氨基酸含量,让茶叶品质变得更好。

“通过微生物组学研究,我们在不同品质的茶树根部...

Read more

中医农业可以让地标农产品飞得更高更远


 奉节脐橙、井冈蜜柚、祁门红茶、五常大米、枣庄石榴……这些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标农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地标农产品在品质上还需进一步生态化,依靠化学农业的大肥大药催生的地标产品在安全性指标、营养性指标和风味性指标方面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实际使用中,地标产品是一个集体商标,获得授权的商家都可以使用,加上在生产上许多地方没有统一规范,尤其是在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西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方面,因此,同一个地区出来的地标农产品,质量相差很大。

“过去想啥没啥,没得选;现在想啥有啥,却不能放心选。&rdquo...

Read more

中医农业是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首位,生态产业是重点。如果各地不根据自己的特色资源禀赋发展生态产业,简单地照套城镇化与工业化,就会逐渐趋于同质化,并失去了自己的生态灵魂,也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各地要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来发展生态产业,并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要在传统资源如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生态开发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空间,加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雪等生态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同时,还要与生态产业化相对等,进行已有产业的生态转型,即实施产业生态化,如常规农业生...

Read more

慢性病西医疗法的困惑与中医农业健康农产品的时代呼唤


  权威资料显示,利用西药治疗高血压10年,收益人数只有45%,而且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且不说服药的经济负担了。再以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为例,当前西医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人因采取措施而收效,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的健康反而因此受到损害。

以美国一项研究为例,研究涉及55岁~747.6万例男性病人,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前列腺癌的一种筛查方法),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发现PSA年测组每1万人中有108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但是13年以后,结果是这两组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数没有任何差别。

无独有...

Read more

中医农业是“生态导向(EOD)”项目的农业核心板块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农业是面积最大的生态产业,选择好合理的开发路径至关重要。

 

中医农业生态投入品可以替代化学投入品,减少生产化学投入品的化石能源和化石原料,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同时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污染排放,这是EOD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

同时,中医农业生态科技着重土壤修复和培育,不仅增加土壤碳汇,还能减少化学投入品造成的土壤有机质破坏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也是EOD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

此外,中医农业叶面功能肥可以提升作物叶片叶绿素酶的活性并增加叶绿素总量,还能让叶面表面富集二氧化碳,...

Read more

农业与中医的历史渊源:中医农业的历史必然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部农书和医书,智慧的农家与医家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密切交集,互相融通和渗透。例如,《黄帝内经》在其建构医药体系时,就充分地运用了农家学术流派对秦汉时期记录和总结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相关经验。

先秦农家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术流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学术思想不仅与《黄帝内经》缔造的中医药体系同根、同源、同宗,而且农家学术的重要内容成为了其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先秦农家“水崇拜”、“土崇拜”、重视历法知识对农耕活动的影响,以及农家对动植物的深刻认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