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伟

哈北翻译股份有限公司哈北翻译股份有限公司

空乘的制服启发你:战略与品牌形象如何可视化


  先锋的南航:穿制服的人更重要

  看似狭小的飞机座位空间和不算长的飞行旅程,时刻上演着制服、空乘、客舱服务等细节的较量大戏。让自己成为乘客永远的“首选”,是航空公司在这场较量中的唯一出发点。

  中国南方航空(60002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次换装是在1993年,当时的民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此前民航政企一家,制服都是统一的军装样式。这次改革,南航空乘人员的制服采用的是蓝白相间的样式(白衬衣 宝石蓝马甲),在当时的广州可谓领风气之先,其他行业制服纷纷效仿。即便是在今天,还有一些低端服务行业沿用这样的制服样式。

  正因为第一代制服在当时&...

Read more

空乘的制服启发你:战略与品牌形象如何可视化(4)


  信赖的日航:干练第一位,时尚是点缀

  与其他公司颜色明快、设计新颖的航空制服相比,日航制服的设计简单,甚至有些保守,这与乘客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日航认为,制服所代表的信赖感与干练,比时尚更加重要。

  日本是一个制服的国度。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制服让我们“怦然心动”,日本航空空乘制服就是其中之一。

  飞机在日本机场降落,你很快会发现日本的特别之处:每个人都穿着制服。机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和他们职务相关的独特制服:跑道上的地勤人员、行李运送员、开油罐车的司机、问询处的接待员、健康中心的护士、高铁乘务员,甚至于机场门口接送乘客的出租车司机。制...

Read more

空乘的制服启发你:战略与品牌形象如何可视化(3)


  米色的阿航:第一认知来自品牌碎片

  作为一家年轻的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一以贯之的颜色搭配实际上正在向着品牌碎片化的方向前进,使米色和红色的搭配——甚至仅仅是一小块米色就能让乘客立刻联想到阿联酋航空,从而帮助阿航品牌脱颖而出。

  2008年8月,阿联酋航空新制服在A380上全新亮相,这款新制服出自英国专业制服供应商Simon Jersey公司,采用混搭元素的设计理念,制作出了一款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和气候的完美制服。当阿航空乘人员辗转于世界各地,如从巴西的圣保罗、英国的纽卡斯尔到亚洲的香港、上海、北京及广州等地时,这一新款制服对他们应对这些不同国家和...

Read more

空乘的制服启发你:战略与品牌形象如何可视化(2)


  法航:一场“最完美设计”的隆重出炉

  有法航色的法航:一场“最完美设计”的隆重出炉

  在法国曾经的顶级女装设计师Christian Lacroix心中,法国航空是一家快速发展变化的公司,所以建立一种具有个性化的公司认知便非常重要了,时髦、庄重的设计既可以代表传统的法国式优雅,又能融合未来的流行趋势,这样的设计风格最适合法航。

  2005年4月5日,法国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法航”)为本土和海外全部36000名员工更换了新制服。新制服由LVMH集团旗下的Christian Lacroix公司设...

Read more

空乘的制服启发你:战略与品牌形象如何可视化(1)


  空乘的制服也许可以启发你

  战略与品牌形象如何可视化

  一项调查的结果表明,乘客对于一家航空公司的品牌认知,有95%以上是在客舱中形成的。而对于大多数的乘客而言,能够留下更为深刻印象的,当属空乘人员的形象和服务品质,而航空制服,就是对航空公司品牌认知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如果你稍微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各家航空公司的制服下都裹着不同的经营灵魂:他们不惜天文数字的制作费,去寻找最特立独行的大牌设计师;甚至组建万人团队,为制服的试穿工程做有力保障;单单一篇《员工着装指南》,就可以达到100页的繁琐程度。一旦你用制服打开顾客的心门,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对方在当时当地的惊鸿...

Read more

认准核心客户再“出手”


  如果一味照搬20/80原则来确定企业的核心客户,很可能是完全错误的选择,其后果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核心客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应当如何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率,简单地说就是把钱花给谁。对于这一问题,企业普遍的观点认为,所谓的核心客户就是符合20/80原则。即销量最大的或是利润最大的那一类客户,这类客户由于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理应成为公司重点的关注对象。按照这类方式确认的核心客户在某种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却是完全错误的,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本源的”才是“重要的”

 ...

Read more

削减成本不裁员:控制中小项目


  王传福说比亚迪从未主动裁过一个人,相比Groupon大规模裁员,削减成本不是“裁员”一条路。

  为了削减成本,大部分管理人员都会选择裁员这柄利斧,这样做常常会赢得资本市场的一片喝彩。3年前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宣布裁减1万名员工,使每年的工资成本降低4亿美元,结果在随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股价大幅飙升,市值迅速增加了20亿美元。回顾过去10年,类似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削减成本完全不必如此痛苦。过去13年里,作者曾为多个行业的200多家公司做过咨询顾问。根据这些年的咨询经验,作者提出如果能对那些不经审查就获得批准的小型资本...

Read more

垃圾员工是如何形成的?


  垃圾员工画像

  或许你不会陌生,在企业这个应该体现效率的组织里面,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你打电话问他或者找他办一些事情,他﹙她﹚总会把你的事推到另一个人身上;你要是追问的急了,他﹙她﹚接到你的电话就会说在开会,或者在出差,总之这群人就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愿承担任何责任还要能拿到薪水。这群人往往是你的支持部门,由于不属于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你奈何不了他﹙她﹚,这群人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打太极使推卸及转嫁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垃圾员工典型案例

  案例1:

  几年前,笔者在某肉制品公司市场中心供职的时候,一天早上笔者出差回来上班,走到办公...

Read more

平台的力量


  平台的价值已经被一再证明,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平台模式还在不断创造着商业奇迹。从阿里巴巴到淘宝,再到凡客诚品、京东商城。尤其是凡客诚品和京东商城,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互联网前提下的平台模式,这两家企业根本不可能在已经成熟的服装行业和零售行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凡客诚品的估值已经达到了70亿美元,而京东商城一旦上市将超过国美苏宁的市值。

  平台模式之所以能够创造商业的奇迹,不是因为它是何种灵丹妙药,而是因为它符合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具有累加效应、边际成本越来越低、边际收益越来越高,且能多方共赢。这一模式在医药行业中,依然极具价值。

  新领军杂志社在9月份将关注的行业目...

Read more

苏宁复制苏宁 重构商业模式


  “‘以道启心,以心启智’,感谢八年来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宽容,告别上海,开拓B2C。”这是苏宁集团副总裁凌国胜年初发给《经理人》的一条短信。短信之后,凌国胜的另一个区域职务也发生了改变,从上海总部执行总裁转任苏宁易购的总经理。

  就在一年半前,出差上海的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曾经拍着凌国胜的肩膀开过一个玩笑:“以后没有你批准,我就不来上海。”言下之意,曾遭国美系、百思买围剿的苏宁上海大区,已经不用集团再操任何心。实际上,当时的张近东已经准备给凌国胜压更重的担子。

  凌国胜明白,这次转任苏宁易购总经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