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化檩

人力资本管理咨询、学习与创新咨询

将人用活——深挖被埋没的生产力


王效平、孙晶美、 黄铁鹰的协同作品《微言大义:拯救九州工厂》 ,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升级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本人也曾在《金矿挖掘、价值提升——人才管理的新定位》中提到二战后面临危机的丰田是如何通过挖掘人才潜力进而走出危机的。

过去飞速发展和腾跃的30年,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各种大好机会面前,面临充足的人口红利,对人力资源进行金矿挖掘和价值提升在意不多、欠账很多。而如今则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产品毛利持续下滑、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外围市场需求疲软等危机。面临这种危机,大多企业叫苦不迭,寻求金融信贷上、税收政策上、工厂搬迁...

Read more

谁更有吸引力跟着谁


文/刘化檩(微博http://weibo.com/911857565)  人力资本与学习创新管理专家
 

        一个哥们在某中型民营企业做销售总监,最近颇为郁闷。老板经常讲忠诚、责任、义务等理念,很多员工也践行之,他对企业虽然谈不上忠心耿耿,但各个方面都为公司考虑。让他郁闷的是,老板经常讲话不算数;一般的不算数也就算了,关键是根据年初确定的绩效考核,销售部门应获得很大的奖励,但老板就是不予以兑现,说是“你也知道,今年资金紧张,暂缓一下,到今年5-6月份再发放吧!&rdquo...

Read more

中国创新的四大刽子手


  文/刘化檩  人力资本与学习创新管理专家

   当今世界,创新力最为巨大的无疑是美国。难道中国人比美国人笨吗?显然不是,“看看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崔琦、朱棣文、钱永健、高昆八位诺奖得主,你就会相信中国人不笨。看看硅谷几近一半的软件工程师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您就会相信中国人不笨。看看美国首都杰斐逊、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马丁.路德.金、越战六座著名纪念碑中,就有两座是华人设计的你就会相信中国人不笨。”(孟宪忠,《创新的差距、误区与突破》)

  为什么中国拥有那么多的聪明人,而中国的创新力就不行?中国创新的障碍在哪里? 中国人的聪...

Read more

职业发展的三个原则


  文/刘化檩 人力资本管理&学习创新管理专家

  谁都希望自己的职业发展很顺利、成长很迅速、挣钱很多。但是,实际总是难遂人愿,都在磕磕绊绊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在磕磕绊绊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与发展路径。在职业成长与发展中到底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笔者刘化檩(国内人力资本管理&学习创新管理方面的著名专家)认为,至少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并在职业成长与发展中不断思考、调整、改善自己的行动。

  第一,定位原则

  定位的本质是:在不付出太多努力、太多血汗的情况下,让自己在目标企业、目标职位中的价值最大化。即,把自己的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Read more

滴水穿石之功——中国企业亟需的修炼


  文/刘化檩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陆续冒出来各种各样类型的企业。靠点子发家致富的,风光一时而倒下;靠关系致富的,东窗事发而倒下;靠寻找机会致富的,还在不停在寻找新的机会,因为多元分散而倒下。笔者刘化檩认为,真正富有未来前途的企业,是那种具有“滴水穿石之功”的企业,即在某个领域的某个方面不停地打磨自己、锻炼自己,进而突破本地之石、全国之石、乃至世界之石。
 

  滴水穿石,源于水滴不断地对石头的同一个地方进行滴击,虽然每一水滴难以在石头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但长年累月的水滴不停地滴,则会形成一种持续的力量,这种持续的力量就能把石...

Read more

On-boarding管理——合理引导、价值提升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On-boarding ,就是外聘的员工“入伙,加盟,融入”等意思。在中国有“入职”这个词与其对应,其实“入职”这个词有些文雅,但含有“官事官办”的色彩,结果搞的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以为入职管理,就是完成一些法律手续和一些简单的工作器具提供,然后就没其他事情了。

  真正的On-boarding管理,如果仅仅做一些简单的法律手续和提供一些简单的工作器具,那真正难以达到“入伙、加盟、融入”的状态。就比如,男女双方结婚,领了结婚...

Read more

金矿挖掘、价值提升——人才管理的新定位


文/刘化檩 (微博http://weibo.com/911857565)人力资本与学习创新专家 

      危机之下,才知道谁在裸游。借助于金融杠杆、借助于各种机会而迅速发展的企业,在遭遇危机的碰撞之下显露出种种不适,销售受阻、产品积压、负债高起。危机之下的裸游并不好受,寻找各种机会进行突围。

  要在危机之下寻求突围,还要看自己的力量和能量。而内在力量与能量的关键储蓄之地还是在公司内部的员工队伍中。如果从成本角度来看,员工队伍是负担,所以寻求突围之一的途径是压缩成本、减员增效,以做减法来应对危机。如果从力量和能量角度来看,员工...

Read more

绩效主义脓包的破解之道


  文/刘化檩(微博http://weibo.com/911857565)  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王石提出的绩效主义脓包论,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在《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之解读》中对绩效主义脓包论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也获得了同行的转载、评论。
       绩效主义,“能帮助那些所在市场相对稳定、生产运营相对稳定的企业克服员工惰性,能够促进那些容易衡量的、周期较短的、相对重要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而对于激发员工出神入化的激情与创新无能为力,对于...

Read more

一骑绝尘之格力的炼就——专注、自主的商界王道


文/刘化檩  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在全国经济走向困难、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1年格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35.17亿元,同比增长37.35%,格力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而且,这几乎意味着单凭空调一种产品(格力小家电等产品在格力电器中占比较小)其营业收入即超过海信、TCL、长虹、创维等相关多样化发展的企业规模。可以说,格力在行业里是一骑绝尘。

 

    格力凭什么那么牛气冲天?凭什么成为行业里的一骑绝尘?支撑格力达到如今地位的,还需要从格力内在的DNA以...

Read more

专业化分工的驱动因素


文/刘化檩 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专业化分工,从根本上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是希望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预定工作任务和目标。

    与此同时,专业化分工带来种种管理挑战,首先是如何进行有效协同作业的挑战,诸如如何把一个整体性的工作细分、如何分配任务、如何确保质量、如何协调整合等等;其次是人员管理的挑战:如何吸引人才、如何保留人才、如何激励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让工作更有趣味、如何给任务进行定价、如何应对工作监控中的道德问题等等;再次是有效协同作业与人员管理的相互支撑与协同,尤其是人员管理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