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何时到来?
作者:张修林
任何文化,都只具有历史阶段的先进性。当它不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时,它要么以开放的姿态自我否定、变革,要么顽固地抱残守旧扼阻社会活力。应当看到,文化总是具有先天的封闭性和排它性;对于综合性的、普遍深入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能够自我否定、变革从而获得新生的情况总是极少甚至没有的――这就是几个文明古国后来都先后衰弱的原因――如果这种文化的影响越大越深、影响社会的时间越长,它自我否定、自我变革的可能性就愈加渺茫。...
作者文章归档:张修林
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何时到来?
作者:张修林
任何文化,都只具有历史阶段的先进性。当它不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时,它要么以开放的姿态自我否定、变革,要么顽固地抱残守旧扼阻社会活力。应当看到,文化总是具有先天的封闭性和排它性;对于综合性的、普遍深入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能够自我否定、变革从而获得新生的情况总是极少甚至没有的――这就是几个文明古国后来都先后衰弱的原因――如果这种文化的影响越大越深、影响社会的时间越长,它自我否定、自我变革的可能性就愈加渺茫。...
引用张修林的“文人”定义的系列文章(四)
自尊乃无价之宝(系列随笔97)
作者:记者小川(黑龙江)
我每天必须读几页书,就像每天必吃三顿饭一样。饱腹的物质食粮少不得,富脑的精神食粮也不...
国家与爱国
“爱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不过,从历史来看,其内涵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其实,这个变化过程,就取决于对什么是国、国的最本质的构成要素的不断深化认识上。从封建官僚、士人的所谓 “爱皇国”,到陈独秀的爱国观,到蒋介石时代的“爱党国”,到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爱国思想,爱国的层次不断推进。有没有普遍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爱国精神呢?或者说,爱国最本质的精神是什么呢?只有比较准确地知道了什么是国,比较深刻地理解了国之亘古不变的本质要素,才能得出爱国的要义。要理解国家的最本质的要...
整理者:张修林
陈富瑞:前段时间张老师说要另外写文章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拜读到了,而我还来晚了一步。呵呵 谢谢张老师用了这么长的篇幅详细、辩证的解答了我的疑问,不胜感激!关于世俗化,您从它产生存在的根源谈起,分析的很透彻,读后很受启发,我下载下来了哦。昆德拉曾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用一节的篇幅来讲解“媚俗”,可能因为对政治的不敏感,当时也是看了他的“政治媚俗”不是很理解,后来又开始在很多地方都会提到媚俗,所以就更不明白了。您深入浅出的仔细分析和二者的一个对比让我更清楚了这两个概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