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指示,传承保护好毕节试验区“民族的、世界的”文化遗产,2022年2月16-20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会强研究员带队赴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开展“生态微修复与非遗保护”实地调研。力拓集团中国区企业关系总经理袁凌、政府事务总监赵晨、企业关系经理胡瑾毓、政府事务专员徐芷萱,大地风景文旅集团西南分公司总经理王小莉,基金会研究三部主任都静、副主任朱美丽和国际交流部项目主任贾小可参加调研。毕节市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与调研组成员进行了座谈,毕节市政府副秘书长、...
作者文章归档:程会强

自1988年起,已累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作品百余篇,代表性论文被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约稿或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执行总主编国内首套《循环经济研究丛书》(科学出版社)、主编《城镇化进程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案例研究》、副主编《面向世界新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重要课题数十项,获部级奖等多项奖励;2015年新华社循环经济峰会评为十大“循环经济时代人物”;列席全国政协常委会,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领导座谈会,调研报告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参与起草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文件、规划、法规等。
应邀在联合国总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维修大会、日本sts论坛、俄罗斯ite论坛、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中俄资源综合利用会、中德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会、21世纪欧盟-中国学术研究和经济发展关系展望研讨会、墨西哥城—北京可持续发展会、哥伦比亚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视点国际大会、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亚欧能源政策研究联盟年会和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低碳与能源发展论坛、全国生态经济会、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年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及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建设部、解放军系统和各省市等做学术报告和演讲数百场。
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第二批试点评委;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和验收评委;园区循环化改造评委;国家计划循环经济项目评委;国家计划废物资源化项目评委;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评委;国家首届“城市矿产”博览会专家顾问;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评委或评审组长、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评审组长;国家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评委;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评审组长;《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评审组长;《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评审组长;国家发改委《中国低碳年鉴》评审组长;全国首届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评审组长;“十大绿色创新企业”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评委;优秀学位论文通讯评委;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导师;参与论证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和农村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及各省市等若干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重大项目。
应邀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巴西《环球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与法》、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等)、北京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国内外数十家媒体采访发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证券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建设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电子报》、China Daily、韩国、哥伦比亚报刊等百余家媒体广泛报道。
第二届广西“两山”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钢铁碳减排:国家减碳版图上的“大动脉”,也面临重大现实挑战和政策需求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作为一个占全国约20%能耗和碳排放(直接和间接)的行业,中国钢铁的减碳是国家节能减碳版图上的一支“大动脉”,与此同时,钢铁的降碳又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这既包括技术层面也涉及到政策层面。
2021年1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钢铁低碳发展目标与路径研讨会上,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麻林巍说,钢铁行业碳减排牵连面广,这些创新技术有很多超出了钢铁的范围,涉及了能源、化工,甚至农林业多个行业与钢铁行业的整合,诸如废钢、钢铁需求的引导控制,甚至涉及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会强认为,从政策层面看,至少有四个方面...
程会强: 循环经济对碳中和的支撑
生生不息 多样保护
2021-10-19 08:3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刁星彤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高等植物种类约3.5万种,居世界第三位;哺乳动物686种,特有率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也是作物遗传和林木遗传资源大国。近年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成果不断涌现:建立动植物基因库、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化就地保护体系、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执法监督、倡导全民行动……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近几年,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法律...
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专题调研
2021年9月13日至18日,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调研组赴黔开展协助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专题调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李伟率队。全国政协常委李朋德,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等参加调研。副省长李睿出席调研座谈会介绍我省有关情况,省政协副主席罗宁陪同调研。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是全国政协领导下的高端智库,对贵州工作特别关心、特别支持,今年专门制定了协助贵州专项工作方案,助力贵州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开展协助贵州“在生...
西门子“零碳先锋计划”正式启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参加雀巢可持续发展日活动
该活动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的嘉宾就目前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等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共同为中瑞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思路。
程会强在发言中指出,双碳目标对全社会绿色发展转型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中国是塑料包装消费和生产大国,推动可持续塑料包装对治污减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是可持续塑料包装的使用者和推动者,是助力...
最严“限塑令”力促产业发展升级
发布时间:2021- 03-25《中国发展观察》杂志官方帐号
作者:《中国发展观察》记者 蒋 莹
塑料问世距今已有100多年,如果说当时的人们为其诞生曾欣喜若狂,如今却不得不为不合理使用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煞费苦心。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限塑禁塑政策的推广,我国新一轮“限塑令”实施以来,可降解塑料制品中的方便袋和农用地膜产业一跃成为市场新宠,迎来井喷。与此同时,塑料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完善、可降解塑料技术愈发成熟、规模逐渐扩张带来的降本效应,力促整个产业发展升级,循环经济稳步增长。
限塑令政策越来越严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课题 顺利通过结题评审
2021年1月26日,《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课题结题会在京举办。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和贵州毕节市、浙江湖州市的地方政府官员担任结题评审专家。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三部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北京工业大学等课题组专家参加会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会强研究员发表致辞。
课题组向评审专家汇报了课题调研和研究情况,评审专家分别就课题完成情况、报告研究内容等作了详细点评,并对下一步完善报告提出了良知灼见。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