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程会强

程会强(Cheng Huiqiang),山东潍坊籍,博士,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研究员。首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员、国家发改委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创新发展研究院国家政策导师、中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首席技术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理事、《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编委、清华大学<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审稿人、美国科研出版社<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acs)审稿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访问学者、中德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工作组专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城市与社区中国顾问等。
自1988年起,已累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作品百余篇,代表性论文被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约稿或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执行总主编国内首套《循环经济研究丛书》(科学出版社)、主编《城镇化进程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案例研究》、副主编《面向世界新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重要课题数十项,获部级奖等多项奖励;2015年新华社循环经济峰会评为十大“循环经济时代人物”;列席全国政协常委会,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领导座谈会,调研报告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参与起草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文件、规划、法规等。
应邀在联合国总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维修大会、日本sts论坛、俄罗斯ite论坛、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中俄资源综合利用会、中德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会、21世纪欧盟-中国学术研究和经济发展关系展望研讨会、墨西哥城—北京可持续发展会、哥伦比亚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视点国际大会、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亚欧能源政策研究联盟年会和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低碳与能源发展论坛、全国生态经济会、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年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及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建设部、解放军系统和各省市等做学术报告和演讲数百场。
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第二批试点评委;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和验收评委;园区循环化改造评委;国家计划循环经济项目评委;国家计划废物资源化项目评委;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评委;国家首届“城市矿产”博览会专家顾问;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评委或评审组长、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评审组长;国家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评委;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评审组长;《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评审组长;《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评审组长;国家发改委《中国低碳年鉴》评审组长;全国首届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评审组长;“十大绿色创新企业”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评委;优秀学位论文通讯评委;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导师;参与论证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和农村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及各省市等若干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重大项目。
应邀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巴西《环球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与法》、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等)、北京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国内外数十家媒体采访发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证券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建设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电子报》、China Daily、韩国、哥伦比亚报刊等百余家媒体广泛报道。

程会强:加强垃圾分类治理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垃圾治理利用不是仅为了资源化利用,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阵地和城镇环境治理能力的衡量标志。要按社会系统工程思维方式组织垃圾分类治理,从提高城镇精细化治理能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度处理垃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垃圾问题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和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垃圾分类治理不是单纯的资源化利用,而是城镇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的标志之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表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加深对垃圾分类制度的深入全面理解,澄...

Read more

推进垃圾分类,新兴技术得跟上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成为这段时间的热词。近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能源环保领域中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主办、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了北京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模式建立科技支撑研讨会,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的合理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准确率较低

    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检测分析室主任刘欣艳介绍,北京的生...

Read more

专家热议:没有出口的垃圾分类是摆样子


 

 你是什么垃圾?近来,上海的干、湿垃圾分类法引起广泛关注。实际上,垃圾分类议题不只属于上海人,更属于全国人民。根据20196月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今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近日举办了一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模式建立科技支撑沙龙。记者发现,前后端匹配系统性...

Read more

由简入繁、久久为功:为首都垃圾分类建立科技支撑


 

2019730日,由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能源环保领域中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举办,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清华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协办的北京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模式建立科技支撑研讨会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三河燕郊)科研创新基地成功举办。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垃圾分类专委会主任王维平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程会强研究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原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胥树凡副司长,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检测分析室主任刘欣艳高级工程师以及各生活垃圾分...

Read more

专家: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需要科技支撑


 

日前,由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能源环保领域中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主办、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北京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模式建立科技支撑研讨会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三河燕郊)科研创新基地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垃圾分类专委会主任王维平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程会强研究员等专家参与研讨,他们认为生活垃圾应该科学分类,收转运处置系统应该有效衔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也需要关注,而且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置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撑。

王维平教授表示,垃圾分类应便于分别处理、分别回收利用,在创新性技术方面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多年探索...

Read more

危废品里挖“金”不容易 要过的坎儿真不少


 

718日,大众日报·新锐大众关注了一件正在建设中的工程:距离济南市区两小时车程的济阳区仁风镇北陈村,济南云水腾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条处理能力100/天的危废焚烧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今年年底投产后,腾跃环保的危废处置能力将翻4倍。

这一工程建设的背后是一个急需改变的现实:我省处置能力迅速提升,依然追不上规模不断膨胀的危废产生量。2017年我省工业危废产生量居全国首位,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不足一半。2018年我省申报工业危废产生量950.6万吨,至年末时贮存量442.5万吨,大量危险物长期贮存。

危废处置,供需两旺、利润高企,但又粥多僧少、掘金者寥...

Read more

垃圾围城怎么办?垃圾产业链不赚钱是难题


 

  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操纵着抓手,将卸下的垃圾摊铺开来,干垃圾在这里储存发酵45天后,将大大提高焚烧效率。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贺斌

  重构垃圾分类产业链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姜璇

  发于2019.7.8总第906期《中国新闻周刊》

  垃圾分类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动。66日,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Read more

垃圾去哪儿了?强制分类时代,公众在追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作者:董瑞强

 

垃圾桶开始限购了。

        在上海市即将落地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前一周,即627日,经济观察报发现一家出售干湿分类专用垃圾桶的淘宝店铺发布了一则发货通知:同地址、同ID限购一个垃圾桶。

 

20197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上海市在进行了20多年垃圾分类倡导和探索后,进入强制时代。该条例规定,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可处以...

Read more

中再生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侧记


 

 

拼搏奋进中的中再生

中再生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侧记

作者:张 弛 张 成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3日
 
 
 
 

“中再生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正好历经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从初级到高级的三大历史时期,也正是再生资源产业广大深远的发展空间为中再生公司能够成长为行业的旗舰企业提供了一个朝气勃勃的舞台。”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程...

Read more

报废车行业走进新时代


 

本报记者王旭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老旧汽车淘汰率逐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也亟须根据行业形势发展作出相应调整。机制不健全、计价不合理、处置方式不恰当等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报废车行业出现的问题,《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在业内强烈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将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报废机动车行业发展将进入新时代。

“2001年出台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早已不适应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形势,业界普遍盼望新政出台。2019年《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经数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终于出台,可以说是时隔18年对我国报废机动车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