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严扬旗

嚴復纪念馆,是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嚴復与船政文化


  福建船政文化是

  严复成为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的基础

  1866年夏天福州瘟疫流行,嚴復的父亲、被誉为“严半仙”的名中医为抢救霍乱病人,不幸染病身亡。严复一家生计无着,只好从台江苍霞洲迁回南台岛阳岐老家,靠母亲和妻子替人做女红艰难度日。幼年失怙的辛酸苦痛,让严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四十多年之后,他有诗回忆当初的窘境:

  我生十四龄,阿父即见背。

  家贫有质券,赙钱不充债。(赙,赙仪,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

  陟冈则无兄,同谷歌有妹。(陟,zhì,登高。)

  慈母于此时,十指作耕耒。

  上掩先人骸, 下养儿女...

Read more

关于严复与福建船政的一些意见



5月7日福州晚报A14版头条《国内新发现嚴復一批重要手稿》(记者刘琳、翁宇民)详细报道了《嚴復全集》主编之一方宝川在“严复翰墨馆”举行“船政150周年专家座谈会”上的“特意报告”:
方宝川宣称,经过他多方“联络,寻找”,“终于在今年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了严复三部未竟译作的残稿”,“还发现了约9种严批校本和一部分英文日记。”
这个惊人的“新发现”,自然“引...

Read more

苦难的历程——当文化成为产业


 苦难的历程——当文化成为产业

阳岐嚴  原创 电视剧 文化产业 商业利益 嚴復 影视剧创作中心 

 关于合作摄制电视剧《严复》的历程

     以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老会长郑重为总顾问、由长期从事严复研究的学术界、教育界、艺术界人士和严复嫡亲、世交、学生组成的《严复》剧本创作集体,自1998年开始正式进入创作状态,收集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采访有关历史事件的与闻者、研究者和严复的亲朋知交,为电视剧《严复》的剧本创作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