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次贷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比不是因为消费者,因为它表现的环节不是在按揭贷款,而是在开发贷款,所以中国的次贷者不是消费者,而是开发商,开发商就是次贷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控制不好、中国次贷危机将全面爆发。”
《2009年经济蓝皮书》和 “金融国九条”座谈对话摘录1
一、对《经济蓝皮书》的看法:
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不是中小企业的问题,大企业有大问题,控制不好、中国次贷危机将全面爆发”
【张维伦】:《经济蓝皮书》主要观点写得还是比较保守的,里面主要是房价不会大幅度上涨。我认为房价不但不会大幅度上涨而且还会下跌,所以现在不是讨论是否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应该讨论是下跌下跌到什么幅度,这方面写得太保守。
第二个方面烂尾楼风险加大。不光是烂尾楼风险加大,现在的问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不是中小企业的问题,大企业有大问题,09年如果要倒、一定是大型企业;突然间一个大企业倒掉,一旦倒掉一个、多米诺骨牌就会诞生,所以《经济蓝皮书》写得比较保守。我稍微激进一点,09年如果控制不好,中国的次贷危机将全面爆发,的确要注意这个问题。
唯一不同的是,中国的次贷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相比不是因为消费者,因为它表现的环节不是在按揭贷款,而是在开发贷款,所以中国的次贷者不是消费者,而是开发商;开发商就是次贷的多米诺骨牌第一张牌,我先不展开,《经济蓝皮书》总体的概念偏保守,控制不好,中国次贷危机将全面爆发。
2.“房地产的问题不是融资渠道狭窄造成的,实际上就是因为之前借了太多的钱,盲目去拿“地王”、企业盲目扩张……有问题的企业不但不能够拓展融资渠道,反而要进一步压缩融资渠道,直到把他们洗出局为止。”
【张维伦】:“金融九条政策”有一点偏,还是偏重于给企业融资,整个看完都是为企业创造追加银行贷款1000亿,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扩大债券等等,都是偏重于拓展企业资渠道。金融国九条并不是针对房地产,针对全国经济是比较全面的,对于房地产来讲有点偏了。
因为房地产的问题不是融资渠道狭窄造成的,现在表现在企业缺钱、融资渠道狭窄,房地产实际上就是因为之前借了太多的钱,所以盲目地去拿“地王”,万科在上海一年由9块地拿到22块地、企业盲目扩张。以前房地产融资环境太好了,房地产造成今天这种情况,恰恰是由于开发企业太容易借钱、盲目扩张,整个上去了现在下不来。如果现在又把融资渠道扩张,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为什么我以前说融资渠道扩张、做得不好就是给房地产企业为虎作伥,实际上继续在帮他做错误的事情。如果要全面对房地产企业一分为二,有好的企业有坏的企业,好的企业现在碰到大环境下的的确确银行贷款收缩,但是企业本身还是比较好的,可以给他一定的融资渠道,但是我个人觉得,目前房地产界都是有问题的企业,对于这种企业我又极端一点,不但不能够拓展融资渠道,反而要进一步压缩融资渠道,直到把他们洗出局为止。否则的话就是把钱借给一个坏人,拿着你的钱继续干坏事,房地产有了钱之后房价继续上涨,因为他熬过去了。
3.“2009年对于中国房地产来讲,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的元年,中国房地产就会真正进入资本时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在房地产的问题。”
【张维伦】:对于国家金融九条,我的建议是:除了企业融资渠道之外,还要加大企业的并购。并购贷款、股权投资基金、甚至信托投资基金,这个是金融国九条里面的闪光点,这里面提到了,但是比重不够、应该放大,至少把企业融资和企业并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些钱并不是只拿来借给企业的,这些钱是来买这些有问题企业的。所以对金融九条整体的看法很好,还要更加全面。如果更加全面,明年对于中国房地产来讲,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的元年,中国房地产就会真正进入资本时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在房地产的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