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1977”同志的文章《中小开发商即将消失》
骆驼同志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8ef130100g1h2.html?tj=1
提高土地出让金的“首付”门槛到50%,我个人认为标志着房地产行业进入资本法则时代。但中小房企决不会因此而大面积中弹阵亡,这些企业中肯定会有不幸“洗白”的,但我相信更多企业能够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继续走下去。
1、房地产进入资本法则时代,利于行业,利于民生。
其一,中小开发商多报有赚一把就闪的心态,商人居多,企业家很少。
其二,大型开发企业往往是站在城市运营的角度,借项目之势,与政府谈区域开发。一方面从经营角度上讲,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来换取更低的切入价格,同时拉长战线,随着国家、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从城市区域发展而言,大开发商往往更重视区域配套,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区域满眼望去接是30万方以内,各自为战的小楼盘,那么这个区域的未来,一定难以让人看好。
其三,资金实力越大的企业,对品牌和口碑的重视程度越高,这对业主也是好事。
其四,中小房企被挤到城郊开发,为追求生存空间,必须追求产品品质和物管品质,同时必须控制销售价格以及时出货,这给了普通百姓买到物美价廉房产的更多机会。
2、中小房企不是消失,而是被迫转战二线、三线。
其一,每个行业都会随经济大潮而自身进化,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很多开发商因种种原因把自己玩死,或是被迫转行,这是很正常的,不能完全归结于资本淘汰。毕竟资本所划出的鸿沟只是愿意的一种。
其二,小开发商能够做大,大开发商也能够做死。10年前的龙湖和金科小吧,如今做大了。08年的时候,盲目扩张的富力,差一点就死在资金链上。
其三,任何行业,蓝海与红海必定是互补而并存。简单设想一下,若是中小开发商被资本法则淘汰得消失殆尽了,又会是什么后果?更恐怖的垄断,更恐怖的房价!
3、中小房企的出路:转战二三线战场,大树底下好乘凉
改革开发前30年事实证明,中央政策指向哪座城市,那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房价,都是飞速发展的,一如曾经的深圳特区、上海浦东,也正如现在和未来10年的重庆。
中国的GDP增长模式,由出口拉动,转型为内需拉动,这给房地产业带来了机会,给重庆带来了机会。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在直辖10年后飞速提升,赚钱的多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条产业线相关的,有做建材的、修路桥的、卖工业设备的、搞房地产开发的、做装修的……
大树底下好乘凉。重庆的城市发展机遇,就是一棵大树。
重庆很大,城市化进程还会进一步提升,在区县和主城远郊,有很多的二、三线阵地,去等待中小企业占领。
同时,靠资本实力进军房地产的央企,以及像富力、龙湖、碧桂园这样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民营房企,对中小房企而言,也未尝不是棵可以乘凉的大树?
民营房企不要因为玩法变了,就去嫉妒或埋怨,市场经济就是如此,优胜劣汰。大树之下,要寻得一块荫凉之地,其实并不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别老以为前些年赚了几个钱,就拿自己的脑袋去跟树来撞。
民营房企要做好成本控制,找准项目定位,不在定价方面过分利润,那么在二、三线战场求得生存空间是不难的。
表面上看央企因其企业性质,而在资本实力、融资渠道等方面,远胜民企。但我们反过来想想,船大难调头,其企业管理模式、资金运作模式都受局限,并且受中央政策影响更为直接,两年之后中小房企一定会发现,大树底下,真的有片荫凉地。
其实不好对付的,是富力、龙湖、碧桂园等,理念先进、模式灵活,同时拥有资本实力的民营房企,如果有一天连龙湖都来二、三线战场抢饭碗了,那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
当然,也愿中小开发商里,一些商人,多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这样我们的城市,我们行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所以综上,骆驼同志的观点,我个人还是认为有失偏颇,没有做到宏观而辨证,有分析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朋友指正。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