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房地产反过来挟持货币政策


观点导读:
1、公布房价成本只是政府安抚民意之举,很可能越抹越黑,对房价的涨跌不会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2、在通缩与通胀的二选一中,中国政府选择“适度通胀”。
3、物价和房价不是目前中央关注的核心,客观上房价上涨有利于推进民间投资,减轻政府负担。政府有办法应对资产泡沫。

4、受宏观经济面和继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半年房价将持续上扬。政策风向会是适当调控,但决不会打压房价。
5、明年春节前后房价可能小幅回调。建议不动产投资者目前不要随大盘而上。

 


房价成本公布了,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眼球放在这个事情上。
我在这里只说一句话,政府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各个利益集团构成的利益链条,哪里是简单的数字能够说得清楚的?
安抚民意之举,但愿不要起反作用。很多数字,确实经不起推敲,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最近两天网上的经济稿子和专家博客更新太多,有很多重要的信息和精辟观点,在这里汇编一下,与朋友们分享。这篇文章其实是个大杂烩,以“当心房地产反过来挟持货币政策”为题,是因为这是个笔者第一次接触到的全新观点,引人深思。

 

 

首先聊下是通胀还是通缩问题。

 

从数据看,上半年CPI同比下降1.1%,6月CPI同比下降1.7%。这说明,短期内通缩仍在延续。从PPI的数字也可以看出,上半年PPI同比下降5.9%,6月PPI同比下降7.8%。

 

通缩在延续,那如此强烈的通胀预期来自于哪里?

 

核心来源于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加,热钱增多首先传导至资产价格,从目前形势看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资产通货膨胀。上半年的7.37万亿新增信贷中,约1.5万亿的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资本市场(股市、楼市),直接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新增信贷达到8210亿元,约占11%。其中进入开发领域的信贷资金约5381亿元,个人按揭贷款达到2829亿元。

 

我们注意看一组数字,7月份的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97%的基金经理判断未来一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上升,没有人选择物价指数将下降,85%的被调查者认为一年后短期利率将上升。最后一句话意味着,升息预期,也就是基金经理们认为政府会以升息的手段,在一年后逐步适度的收回流动性。

 

“在实体经济调整仍未到位、需求仍较低迷的情况下大量增加货币投放,尽管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产生资产泡沫,后果是资金和人力倾向于甚至依赖于投机,而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将会明显不足,这会加剧经济失衡,经济增长将也缺乏后劲。”——王小广。

 

在通缩和通胀都会带来危害的时候,是先医头痛,还是先治脚痛?中国政府的选择其实已经很明确。

 

最近,温总理几次表态“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位参与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的人士透露,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央决策层并不担心资产泡沫。“物价和资产价格目前不是政府关注的焦点。而且,房价上升客观上有助于刺激房地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减轻政府的负担。对于资产泡沫,中央有应对办法。”从国务院经济座谈会传达出的信息看,决策层还是采取了“保增长”为主,将风险后置的思路

 

简言之,货币政策第一位目标依旧是保经济增长,政府同时高度关注控制资产泡沫化的风险。因此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适度”。

 

近期,银监会重申收紧“二套房贷”政策、央行重启一年期央票等举措,已经标明了政策在调整。房地产行业也在从种种蛛丝马迹中,寻找政策调整的风向。

 

收紧二套房贷政策,是货币政策已经出现微调的表现,主要针对推高资产价格的流动性实施专项管理,货币政策有可能从全面宽松向有保有压的结构性格局转变

 

全国人大财经委在7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第22次全体会议上也提出建议,下半年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此次会议还特别提出,要防止货币信贷超常规增长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和金融风险。

 

在6月下旬举行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的例会上,央行提出,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与一季度例会上“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说法相比,有了明显变化。

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下半年依然会有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是助推全国房价继续上涨的温床,政策上难免会有结构性调整,但决不会有打压性质的政策。

 

看了长篇大论的宏观,再落到实际点的两个问题:购房者怎么办?开发商怎么办?

 

笔者建议,如果是很迫切的刚性需求购房者(结婚,拆迁),可以选择现在购房,不难预料,到秋季房交会时房价还会上涨。对于不是太迫切的刚性需求购房者(改善性住房,子女读书),可考虑坚持到2010年春节前后出手。对于纯粹的投资者而言,建议少安毋躁,不要随大盘而上,等待逢低吸入的机会,眼下可关注其他的投资渠道,比如实体黄金。

 

对开发商,笔者建议:跟紧政策,稳健经营,切勿冒进

 

 

最后,回到标题上来。在此完全引用孙明春先生的观点: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担心,在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很多房地产项目现在正在进行,在明后年还将面临进一步融资的问题。
        
“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可能会被迫在2010~2011年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避免大量烂尾工程和银行坏账的出现。”孙明春表示,如果投资项目在年内继续大幅度增加,有可能会倒逼货币政策在明后两年继续采取宽松的政策,从而为一个超级资产泡沫的滋生和膨胀提供温床
        
在孙明春看来,此后货币政策极有可能走向另一端——紧缩。如此,房地产企业就需要未雨绸缪,尽早拓展融资渠道,加快融资的步伐

 

关于孙明春先生提出的这个观点,笔者正在积极思考,也欢迎朋友们一起探讨。

 

 

 

 

最后建议,如果各位购房者错过了2008年,那请千万不要再错过下一次货币政策紧缩的机会。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是个很重要的信号。对买房自住的老百姓而言,至少能少付出10%的购房成本,这是血汗钱。


还是那句老话,机会从每个人面前掠过,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