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苏利川

苏利川,中华工商时报汽车周刊记者,新浪青年汽车评论员。一年来主要作品有《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健忘》、《话筒交给谁》、《雅阁车身断裂追踪》等14篇系列报道。文章特点:沉静而又包含热情,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其言论文思隽永、笔法细腻。

风云际会达沃斯


 

    全球性经济危机下的世界面孔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让人一览无余。与会者的心境如同当地阿尔卑斯山脉严冬的天气,很多人本来是为寻求化解全球经济衰退的“良方”而来,却发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并不是论坛议题上最重要的,在“嘁嘁喳喳”发表一番高论后,便各自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其实也用不着惊奇!世界经济论坛原本就是这幅模样,何况经济危机目前还是深度不明,解决方案依然虚无飘缈。如果什么问题都能在这里达成一致,那达沃斯就不再是“达沃斯”了!

 

    达沃斯(Davos)只是个小镇,仅有的两条街道还是两条单行道,只有...

Read more

双龙“完败”败在何方?


双龙“完败”败在何方?

 

 

    中国汽车业国际并购首战失利。在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进入“回生”程序之后(即韩国的破产重组),上汽派往韩国的中方管理人员已经悉数回国,仅剩已经辞职的两人留守。如果接下来的破产重组失败,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上汽所要承担的风险“可能是最初的5亿美元缩水或颗粒无收”。(据第231期《财经》)

 

    五亿美元,时值5900亿韩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如果几十亿元人民币在短短四五年间就会灰飞烟灭,试问还有哪个企业敢试水国际并购?你还敢去海外抄底吗?笔者...

Read more

李书福们还有多少未尽之言?


 

李书福们还有多少未尽之言?

  

    李书福先生公开的讲话少有“溢美之辞”,这次却是个例外。在日前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共同主办的一个汽车论坛上,他称赞论坛是“历史性的”,领导的指示是“英明的、伟大的”。

 

    笔者不在会议现场,自然不知道当时出席会议的是哪一级领导人,也不知道李先生究竟是在“恭维”谁?老实说,读到新浪网转载其发言稿的开篇时,我是比较反感的,但全篇了解整个讲话内容后,顷刻间这种“反感”烟消云散——李书福的确是言由心生,他只是想说清一个问题——“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个希...

Read more

金弋波:商机竟然如此平凡


金弋波:商机竟然如此平凡

  

先有保时捷并购大众,到头来大众反购保时捷,通用要出售悍马,欧宝会花落谁家?……一时间,全球性金融危机成为一包催化剂,加速了汽车品牌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市场的池子内流光溢彩。面对强势汽车品牌这一稀缺资源,人们忍不住要问:危机之下究竟有没有商机?如果有,为何只有中国车企捡不到哪怕是一件便宜货?纵使将视线收回国内,汽车业内的资源配置和企业重组也是步履维艰,商机究竟在何方?

 

金弋波端坐在话筒旁,任凭着提问的记者们不依不饶。是啊,都说全球性危机中蕴藏着中国企业的机会,可商机究竟在哪里?象奇瑞这样的企业是否已经代表性地捕捉到什么?“...

Read more

Superb昊锐无需太多忌讳


Superb昊锐无需太多忌讳

 

 

    汽车前脸是各个公司惯于体现其传统的地方,我盯着眼前的这款Superb昊锐,试图把它和一个传说挂起钩来。据说,狂暴的跑车机器布加迪和斯柯达的设计者是同一个捷克人,或许没有多少人去考证这个事,但从创建时间上看(布加迪创建于1909年、斯柯达为1905年),二者有着惊人的一致。

 

    布加迪我们太熟悉了:做工精湛,性能卓越,每一辆都堪称世界名车,全球共计生产7000余辆,国内售价每辆2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它诞生的一百年间,虽然其厂址所在的地理位置经常变...

Read more

为何我们总能听到哭声撕人心肺!


为何我们总能听到哭声撕人心肺!

 

 

    “丰嘉鹄无论如何都不能面对自己亲手‘杀’死爱子又连撞两人的残酷现实,在镇江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内,丰嘉鹄跪在抢救床前,猛抽自己耳光,嘴里不停地说‘都是爸爸不好,都是爸爸不好’……”(据扬子晚报),这是2009年10月4日发生在镇江谏壁镇的又一起惨祸,开货车的安徽滁州男子丰嘉鹄在倒车时,车轮从不足3岁的幼子身上碾过,在将幼子急送医院抢救途中,货车又连撞一男一女。2009年9月21日,青岛莱西市孙受镇王某开三轮车拉着一车玉米和妻女回家,在家门口倒车时,将自己不足两岁的女儿轧死;2009年6月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