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颜光明

颜光明上海汽车记者。采访之余,先后参与一些“汽车专题”的策划,如央视12集专题片“与汽车同行”、新民周刊“汽车竞争文化角力”、汽车导报100期特刊“我们与汽车一起走过”、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记者眼里的外国汽车》;此外,还在同济大学举办过“汽车文化系列讲座”,在有关报刊开设汽车专栏等。现仍奔波于一线采访,笔耕不缀。

祁玉民:“华晨不求最大,但求最强”


     

“未来的华晨不仅在轿车上有所为,还会在改装车、轻型商用车、新能源车等领域有所表现。”祁玉民介绍,目前华晨已经与宝马签订了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的计划,也在打算收购海外的汽车设计公司,今年7月,华晨开发的混合动力车将会商品化,而1.2T系列发动机成功推出,为今后华晨汽车下探做大市场基盘创造了条件。

祁玉民:“华晨不求最大,但求最强”

撰文/颜光明

 

       “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

Read more

汽车广告植入与软文写作为何尴尬


    处于商业环境下的中国汽车业应全面介入竞争,在正视产品和品牌等实体竞争的同时,还要重视传播当中的文化包装,价值挖掘,精神传递的软体竞争。我们不应回避或鄙视商业写作和有价值的商业创意,而是要研究,转变思路,从提高商品附加值的高度去认识,勇于占领商业文化的高端,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在商品包装策划设计的原创性上下功夫,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改变“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传播”的窘况。基于这样的思考与现实的挑战,习惯于体量比拼的营销思维和传播方式显然很难摆脱低层次竞争,未来汽车竞争是文化的竞争由此看来并非是一句空话。

汽车广告植入与...

Read more

汽车普及车展岂能不热?


轿车普及的速度要比专家们预测的速度还要快。从今年开始合资企业也在推5万元级的家轿,与本土汽车争市场,把销售中心转向二三线城市。这就预示着,中国汽车消费由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向内陆中心城市及边远地区梯度转移已成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车展为营销手段的汽车普及岂能不热?问题是本土汽车如何分享这块蛋糕,抓住机遇,迅速提升认知度,转变竞争方式,这才是大家关心之所在。

汽车普及车展岂能不热?

撰文/颜光明

今年北京车展是历史上最好看的车展,也是最爽的车展,但也是最值得思考车展。为什么这样说?如果对展历史了解或有经历的人,都会从比较中有所体会。尽管还有抱怨,毕竟大国汽车的气象已然呈现,谁还敢漠视?但是,...

Read more

SUV,富有的贫穷?


     

发端于越野车的SUV如今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外行人很难分得清这究竟是什么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个性化和时尚的外形,多用途,及驾驶性能倒是迎合了多元化的生活诉求。尽管SUV的车型很多,但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如过江之鲫,其价格悬殊,却又天壤之别,岂能不忧?这说明消费的浮躁与虚荣依然遮挡了不少人的视线,是富有的贫穷,还是繁荣的虚弱?

SUV,富有的贫穷?

撰文/颜光明

 

       如今SUV是个时髦的概念,现在很流行。前不久一位媒体同行告诉我,她买了一...

Read more

得小车者得天下


     

真正意义上的小车往往是通过大设计、大制造、大服务来体现。它要达到价格、品质、外形三者都能满足大多数人买得起用得起的平衡点,重要的是它要有精神价值,体现本国文化的基因。

得小车者得天下

撰文/颜光明

我们为何生产不出穿越时空的小车?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中国没有小车,而是没有能力生产。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的挑战。原因是,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生产出一辆能被大家认可的“国民车”。所谓的小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国民车&rd...

Read more

赛欧十年“民生路”


不论是现代化,还是小康社会,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谁都不应忽视汽车进入家庭业已成为回避不了的民生。而新赛欧的成功推出,不仅顺应了这一现实需求的大趋势,而且表明了一个企业的主张和战略眼光

赛欧十年“民生路”

撰文/颜光明

    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赛欧再次刮起家轿风暴。与十年前10万元家轿略有不同。此次是以6万元全民理想家轿的名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被看作是属于你的幸福的民生车。

   作为一种证明,在经历了十年市场洗礼之后的赛欧品牌,以它崭新的姿态再度风生水起。消费者的青睐和产业界的认可,代表了“为...

Read more

中国汽车消费走过十年


     

可以预见,汽车消费对于中国而言,将会变得内容更加丰富和精彩,发展的信心会更加坚毅,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看来已然既成事实。

中国汽车消费走过十年

撰文/颜光明

 

       不经意间中国已经迈向“汽车大国”的行列,但又不经意间成为世界“汽车消费大国”。现在看来,谁都不会怀疑中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不过,当汽车作为商品的概念就像与自行车那样等同起来时,还是让人匪夷所...

Read more

未来汽车博弈靠什么?


今天世界上发生的“汽车问题”(通用倒闭,丰田召回)及事件,现在看来,都无不与“造车的理念”有关。其深层次都会涉及到文化问题。因此,在菲亚特全球复苏之际,人们重新回到关于造车理念的思考看来具有现实意义。

未来汽车博弈靠什么?

撰文/颜光明

 

       去年菲亚特的业绩表明,这家老牌汽车公司终于走出了低谷,摆脱了困境。其原因就在于坚持了自己的造车理念,将低排量,高性能的小车放在了首位,重又赢得了市场的支持。但最让菲亚特脸上有面子的莫过于菲亚特无需投资现金就用小型发动机...

Read more

汽车梯次消费面临大考


作为佐证,如果没有中小城市的消费拉动,去年1300多万辆的销量突破能实现吗?未来大国汽车的支撑在中小城市,这不仅是汽车梯次消费的规律使然,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势下,汽车微利时代事实上已经来临。那么,汽车离全面竞争还会远吗?

汽车梯次消费面临大考

 撰文/颜光明

 

       在各家汽车厂商检阅去年的“丰硕成果”时发现,二三线市场做出的贡献超乎想象,明显上升。各家车企在与媒体新年见面会上,多了不少来自“地方上的媒体”,沟通面开始扩大。在各家召开...

Read more

杰米里:“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在中国,提到讴歌,相信熟悉的人不会很多,但提到本田大家就耳熟能详。讴歌是本田在美国创立的一个豪车品牌,相当于丰田的雷克萨斯,日产的英菲尼迪。今天,这些在美国诞生的日本豪车品牌都来到了中国。有人戏称它们是“日侨车”,是在有“汽车帝国”之称的美国市场打拼出来的品牌。其中,讴歌最有故事,不仅是本田在美国市场成功的写照,也是改写日系车在美国印象的重要标志。

杰米里:“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撰文/颜光明

     采访杰米里·豪尔先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