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的利润是通过市场竞争而获得的,那其所得是合理的光彩有。但如果是通过行政性市场垄断与管制获得的,那就是不光彩的,因为它会导致高价质劣而剥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正如同其仁曾说过的:拖累国民经济的利润;垄断利润确实是拖累国民经济的不光彩的利润。但国企却吃惯了垄断饭,因此一旦将国企处于市场竞争之环境下,则它们就难以维持下去,纷纷破产倒闭。于是就产生种种国企改革问题,这是人们争论最多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国企纷纷破产实在可惜,工人失业更加令人忧心。但这都是它们不适应竞争性市场环境所致。如果它们能在竞争环境下生存,谁愿意看到它们破产倒闭呢?因此国企问题使我们陷于两难困境:要使国企生存吗?就要维持它的垄断地位,但这又会损害更广泛的社会利益;要让它们处于市场竞争之下以维护社会利益吗?国企又无法维持下去。如何办才好?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许多国企虽然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但仍然亏损,仍然在损耗国家资财。这是什么原因,显然是其管理层的寻租腐败。比如我们经常听说某地方电力公司如何铺张浪费,然后积累了巨额债务让国家与民众承担。张维迎说得不错:“如果不允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国有企业就是全员寻租。”――黄焕金】
国企利润集中在垄断行业 高垄断背后是低效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07:07 第一财经日报
11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今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有可能接近5000亿元。
据介绍,中国国有企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最突出的是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现在改制面已经接近90%。邵宁以数字来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的趋势:“去年底,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达到3784亿元,今年有可能接近5000亿元,这个数字在1998年是529亿元。”
尽管如此,邵宁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成就世界级企业的问题还没有破解,我们的大企业,在更为庞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往往感到底气不足。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国有企业行业利润的构成,我们就会发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中的相当一个部分来自于石油、石化、电信、烟草等尚未完全开放的行业。”邵宁说。这个问题,早已引起了国资委的关注。此前,邵宁在国资委会议讲话中提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钢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7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国有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占中央企业的25%和78%,其中6家是石油石化和电信企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也举出了自己掌握的数据:14万家国有企业,2003年全部的利润将近50%都是由前十大企业创造的,三大石油集团,三大电信集团,两大电力集团,一个宝钢、一个一汽。
张维迎认为,这种高垄断、高盈利的背后是低效率,而且垄断还会带来寻租。“如果不允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国有企业就是全员寻租。最大的寻租是在我们国家控制的这些行业。”张维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