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国企为何还不破产!


这样的国企为何还不破产!
【作为国人,没有人愿意看到国企破产倒闭。但象中石油等两家规模庞大的公司搞垄断经营,直接威胁到其它石油公司的生存,直接损害了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的无数公司企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与其说让其垄断经营下去,还不如要它破产倒闭!因为破产后就不再有垄断市场的权力了。尽管它的破产会造成一些损失,但由此而解除的市场垄断却使社会获益更大;中石油公司一个人的失业可能换来社会上10个人的就业。
基础性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得以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石油行业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石油行业存在垄断,就会损害到社会上众多行业的利益,使社会经济增长受阻,民众就业削减。比如,如果垄断致使汽油、柴油、煤汽及一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行业所用产品的价格上涨,就会引起社会上几乎所有产品的物价上涨,就象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那样。相反,如果我们打破这种垄断局面,让石油产品通过供给竞争而提高它的供给质量,以低廉的价格向社会提供更好的石油产品,那么社会各个行业的经济就会因此受益巨大,连带的好处无法估量。由此可见,由于现今中国存在着中石油等两大石油产品垄断集团,按损失去"机会"所形成的更大成本计算,中国近10年所损失去的经济增长,至少有10000亿元。同样,由于存在着国家电力公司的垄断经营,中国近10年也至少损失去10000亿元。这都是因垄断必定使石油与电力产品质次价高所造成的结果。相反的事例。在电信领域,由于引入了竞争,使电信服务价格大幅下降,服务质量也大幅提高,刺激了民众对电话、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大规模利用,而这又刺激了无数电信产品制造企业的兴起,汲纳了无数人直接间接地在相关行业就业。由此所缔造的经济增长量难以估计。这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巨大好处。如果现在我们将电信资费上调100%,可能会减少50%的电信服务使用量,此时,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与设备制造厂商都会陷于困境,因为对他们的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下降了,众多民众会因此失业,造成非常巨大的坏作用!中国石油行业与电力行业,应该也必须象中国电信市场那样,引入竞争机制,这是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条件。――黄焕金】

国务院领导两次批示 石油业垄断坚冰仍旧难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02:29 第一财经日报 
 
  温家宝总理批示:抓紧时间进行石油体制改革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示:两大集团不能借助垄断的地位搞不平等竞争

  12月15日下午,记者看到了东北三省民营石油企业联名向温家宝总理发出的求救信。据此信的发起者--工商联石油商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石油协会会长赵友山透露,10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这封信上批示:抓紧时间进行石油体制改革。

  这封信的题目是,"由于两大集团垄断成品油市场导致38家民营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向总理求救"。求救信向温总理汇报了目前的东北三省民营油企现状。据黑龙江省石油协会统计,目前东北三省供油具备经营资格的38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总资产30亿元,仓储量55万多吨,职工3万多人,加上4000多家民营加油站,东北三省成品油市场的民营资产总额已超过200亿元。但是由于深受石油垄断之害,这些民营企业大多经营状况不佳,有的已经濒临破产。

  尚志市珠江石油公司经理孔令贵曾经参与民营企业的联合上访,他投资3500多万元建的油库已经连续多年闲置。听到中央领导在他们的求救信上批示的消息,孔令贵十分高兴。"这是好事啊!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关心了,我们的事情看来是有希望啦!"

  "其实在这次之前,中央领导就有过批示,但是中石油就是拖着不办!"一位民营石油批发企业负责人说。

  据了解,2003年5月主管能源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就东北三省民营企业的油源问题作过专门批示。记者看到了这份批示的复印件。在批示中,曾培炎要求,"我们一直强调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无论国企还是民企要一视同仁。两大集团不能借助垄断的地位搞不平等竞争。"

  中石油与东北三省民营油企之间的供油矛盾由来已久。从1998年国家进行石油体制改革以来,备受油源紧张之苦的东北民营石油企业就开始了漫漫的上访路。

  对于东北三省民营企业反映的油源问题,国家有关领导一直很关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始终在努力协调中石油的供油问题。据了解,曾培炎批示之后,国家发改委曾于2003年10月和2004年1月两次下文件解决中石油与东北三省民营石油企业的供油矛盾。

  其中2004年1月21日发改委办公厅以带有"急"字的能源【2004】127号文件发给中石油的《关于请督促解决东北地方成品油批发企业油源问题的函》中指出,"据东北地方成品油批发企业反映,至今你公司东北销售公司仍未按照要求向东北地方成品油批发企业正常供油"。该函要求中石油抓紧督促东北销售公司及黑龙江销售分公司严格执行有关要求,向东北地方成品油批发企业正常供油。

  但是据一位要求匿名的黑龙江省民营石油批发企业负责人反映,这份文件发出后,中石油仍然一如既往,并没有作出改进。而今年秋天开始的乙醇汽油推广工作更使他们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由于车用乙醇汽油的调配权集中在中石油手中,他们在油源问题上更加受制于中石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2月初曾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尚志市等地调查中石油与民营油企供油矛盾问题,亲眼目睹了不少民营油企因缺少油源导致油库闲置、部分加油站停业的状况(详见本报12月13日一版《黑龙江省民营油企陷入油源生死劫》)。

  据了解,类似的问题在全国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12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召开的全国油气产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就有不少民营企业家提出,要改变目前石油产业里的垄断现状。当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表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等等看吧,我们有信心,成品油市场的垄断不会太长久了。"这位民营企业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