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焕金

广西南宁统计局统计员 。

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没有的政府如何管理社会?



【在此我们看到了愿望与愿望的措施试探性导致的结果的反差:减员减费的愿望,反而导致政府行政费用的增加。让还有劳动能力的人提前退休,再聘请一个人来代替其原来的工作。这样,的“改革”不仅不起到减费的效果,反而增加了行政费用。这还有什么比这更具讽刺性的?这使我们看到,政府办事多么难,连自己的事情都办不好,连自己都管不好,如何去管社会?既然发布的文件与布告与现实有如此的反差,谁还会相信政府的作为能力呢?导致这样的结果其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地方政府是大包大揽,应该由市场来管的许多东西,政府都管了”。今天的市场经济,政府应该“靠边站”,但它仍然自作聪明、自我独断地大包大揽,自己把自己捆得越来越大。不过...

Read more

教育公平性恶化—特权下的市场经济恶果的体现!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正在施行市场经济,但这种市场经济只在经济领域进行,在政府行政领域,仍然是“一盆旧汤”。于是问题出现了,特权者纷纷、争先恐后地利用手中特权,在市场经济领地上“跑马圈地”,“占山为王”。这种畸形的改革,只能使官僚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根本无法抑止!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如果实现过去那种计划经济,则特权者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乘,但计划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窒息作用人所共知。于是市场经济是中国不得不选择的道路。但是市场经济的设计者们太轻视市场经济本身受特权者利用的性质与程度了,因此认为保持行政制度不变,只变经济体制就行,这是非常荒谬的观念!
因此,非常显然,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在于它能...

Read more

“阿斗”国企要到何时才能自立自强?!



【国企特别是央企,是唱高调的“公有制”理论下形成出来的东西。从理论上讲,没有什么比计划经济与生产资料公有制更完美无缺的了。据说它可以避免所有的经济危机,使人类经济不再出现忽左忽右的波动,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可能谁也没有事先料到,这些根据“伟大理论”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形态,却是如此的养不大,就象2000年前刘备那个无用的阿斗儿,凭着自己的“国企”地位,不受管教与约束,不惜伪造各种帐目数据,向国家、向社会要这要那而毫不可惜,耗费了国家、民众太多的资源,却仍然不够它们自己耗费,仍然难以维继。这样的所谓“企业”,绝不会起到增进国民经济的作用,反而会起到拖累作用,是一种反经济的因素!国...

Read more

这样的国企为何还不破产!


这样的国企为何还不破产!
【作为国人,没有人愿意看到国企破产倒闭。但象中石油等两家规模庞大的公司搞垄断经营,直接威胁到其它石油公司的生存,直接损害了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的无数公司企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与其说让其垄断经营下去,还不如要它破产倒闭!因为破产后就不再有垄断市场的权力了。尽管它的破产会造成一些损失,但由此而解除的市场垄断却使社会获益更大;中石油公司一个人的失业可能换来社会上10个人的就业。
基础性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得以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石油行业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石油行业存在垄断,就会损害到社会上众多行业的利益,使社会经济增长受阻,民众就业削减。比如,如果垄断致使汽油...

Read more

中国国企不光彩的高利润!



【如果企业的利润是通过市场竞争而获得的,那其所得是合理的光彩有。但如果是通过行政性市场垄断与管制获得的,那就是不光彩的,因为它会导致高价质劣而剥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正如同其仁曾说过的:拖累国民经济的利润;垄断利润确实是拖累国民经济的不光彩的利润。但国企却吃惯了垄断饭,因此一旦将国企处于市场竞争之环境下,则它们就难以维持下去,纷纷破产倒闭。于是就产生种种国企改革问题,这是人们争论最多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国企纷纷破产实在可惜,工人失业更加令人忧心。但这都是它们不适应竞争性市场环境所致。如果它们能在竞争环境下生存,谁愿意看到它们破产倒闭呢?因此国企问题使我们陷于两难困境:要使国企生存吗?就要维持...

Read more

大手大脚的大上海开始“失宠”!


【我们还记得,上海举办世界赛车费用超高,上海办什么项目都那样“大手笔”。于是,它的经济终于来到了今天这样的转折点:在上海的生活经营成本费用的超高。不要看这小小一点,在全球竞争加剧的时代,这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当你上海认为其它因素比别人更好时,别人也正在弥补不足,但别人的成本费用更低,而你上海却再也不能将这个费用降下来了,因为每个人只要在上海,就一定需要这样的费用才能生存。今天上海的这个教训,应该得到今天仍然处于形象工程大建设时期的其它城市以很好的教训!人们并不单纯要看一个城市如何漂亮,而要看他们在这个城市生活与生意所实际花费的成本有多少,成本过高,城市漂亮也是没有用的!――黄焕金】...

Read more

生产过程的两端及对物价的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生产过程“原料”与“产品”的两端性,指出任何投资都既有平抑物价的作用,又有上涨物价的作用。生产过程既是一个产品供给的过程,它使物价受到平抑;又是一个原料需求的过程,它使物价趋向上涨。而增发货币的投资,由于必然存在新旧货币共同争夺原料资源的情况,因此它对物品上涨的冲击会更大。原料价格上涨会通过成本上涨链而牵涉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物价,使其上涨。文中特别强调“原料”的“循环往复的圆圈”性质,即各个物品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互为原料,并没有哪一种物品是绝对的原料,哪一种物品是绝对的产品。
    因此,本文对《宏观价值调控论》的主张持有异议。




 &n...

Read more

资本家也是劳动者



【按正统而经典的理论,资本家是一群与劳动者绝对对立的剥削者,他们靠剥削劳动者维生。因此说什么资本家也是劳动者,简直“大逆不道”!但是,下文却告诉我们,资本家作为经营资本家,也是劳动者,并且是压力承担最重的劳动者。如果不承认资本家的劳动者地位(并且是最高劳动者地位),那么就不可能解释经营资本家们“心力交瘁”地所做的一切,他们为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当资本家的企业支不抵债将要破产时,尽管工人们因无法获得最后几个月的工资而怨声载道,但资本家却要面对着几千万、几万万的债务而心怀绝望!甚至自杀身亡。资本家的劳动是难以想象的沉重,他们从事的是与雇佣劳动性质大不相同的劳动形式,称为“心力劳动”;这是...

Read more

宁要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不要社会主义的市场垄断



【如果资本主义维持在自由竞争的状态,那么资本主义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害处,因为它不会强迫广大消费者接受高额的消费价格。相反,如果号称社会主义却维护一种行政垄断,那么这种垄断无论如何都是有害于社会,有害于广大民众的。目前的所谓教育产业化,正体现了这种情况。容许教育产业化而没有容许教育行业的充分市场竞争,势必使教育成为某些特权阶层通过抬高价格而掠夺广大民众资财的手段与工具。如果政府决策者有充分的经济学常识,并诚心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那么它应该首先开放教育行业,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然后才去搞什么教育产业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高额收费问题,从而使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教育的好处。就象过...

Read more

小小问题都解决不好!--感叹“国企腐败最主要形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到集市卖东西,都会争取最大价格,以获得最大利益。可是政府做买卖,却连这个小小的讨价还价事情都做不好,还让人以极低价格将一个企业买走!过去我们将太多的经济学梦想寄托在政府身上,什么公有制经济,什么计划经济,什么全能政府。这下倒使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最终能耐:连出卖一个企业的本事都没有!专家学者成群、机构重叠的国家,却不断让某几个内部蛀虫玩耍着。政府没有能耐出卖企业,却有能耐大把花钱,为了“政治任务”,它乐意花3000千万美元办什么赛车比赛,对奥运会几十个亿的进退也无所谓。可见,政府在绝对权力的供养之下,还不懂得如何玩弄经济,更不懂得为纳税人节省每个铜板!――黄焕金】

专家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