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风景的桥


桥,通常是建在河上,用来渡人的。在观澜国际花园,我们的桥虽然也是建在河边,但却是用它来摆渡河的风景。

我们之所以为这个社区取名“观澜”,就是因为它在美丽的昆玉河畔,可以观赏涟漪的波澜。当观澜国际花园的月牙弧形板楼还在建造中的时候,我们发现可以在家中真正看到河面的只有一部分的单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观澜”很大的遗憾。

在讨论中,有人提出反正我们是离河最近的了,和别的项目比较已经很有优势了,但精益求精的“观澜”开发者们认为这是“五十步笑百步”,我们要让未来的住户真正的“拥有”!

由于社区玉昆玉河之间隔着一条市政道路,车流量较大,业主们大人小孩的过马路曲河边散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我们最初的建议是建一座桥,能够跨越道路连接河边的观澜码头。但是由于涉及市政的规划,难度非常大,只好放弃了这个方案。最后,我们将方案锁定在百米绿化带中建一个可以看到河景的“观景台”,并开始邀请几家设计单位提供设计方案。

最初的几个设计方案,无论从结构外形到与社区建筑的和谐性方面,大家都不太满意,后来是一位德国设计师亚历山大的方案让大家眼睛为之一亮:弧形的桥体设计,蜿蜒纤细,斜拉索的支撑像一艘大船的桅杆,端头有配置白色帆篷的阶梯观景台,人们置身其中犹如在船尾看着渐渐远去的波浪,而从观澜的房子中俯瞰,她又像是一只展翅欲翔的凤凰,而从昆玉河行驶的船中看来,她又像是另一艘迎面驶来的巨帆……

方案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另一轮争执又起:耗资近千万建造这么一座斜拉索长桥,仅仅视为了观河景,值得吗?讨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因为对于观澜的开发团队来说,为业主创造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的使命,更何况她能为美丽的昆玉河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融和自然景观并为环境创造价值,这正是天鸿宝业开发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桥的方案从概念设计转为结构设计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原来的方案相比多了一份挺拔、伟峻,少了一些纤细。在历时半年多的建设之后,终于建成了现在的观澜桥,一座摆渡风景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