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市场效率的评价体系


一、风险资本市场效率直接评价指标体系

 

风险资本市场效率的直接评价是在数据充分的前提下,直接采集风险资本市场的有效数据直接衡量风险资本市场的效率高低。风险资本市场效率的直接评价指标如下表。

 

1风险资本市场效率直接评价指标体系

 

直接评价指标

风险资本

动员效率

风险资本的相对规模1

风险资本

配置效率

风险资本流向与新兴行业的关联性2

风险企业融资费用水平3

风险资本

循环效率

狭义风险资本通过IPO蜕资的比例4与平均周期

狭义风险资本通过股权转让蜕资的比例5与平均周期

 

注:1风险资本的相对规模=风险资本的实际规模/风险资本的潜在规模,风险资本的实际规模包括:天使资本的规模、有组织的风险资本规模、创业板的筹资规模。

2由于从投资到形成成规模的行业有一定的时滞,因此更确切的应该是风险资本流向与一定滞后期的行业变化之间的关联性。包括狭义风险资本流向与新兴行业的关联性和创业板市场的资本流向与新兴行业的关联性,其中,后者的滞后期短于前者。

3融资费用水平=融资费用占融资规模的比例,包括三个子市场的融资费用水平,其中,易观测的有创业板市场的融资费用水平。

4包括在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上市。

5包括风险资本市场内部和外部的股权转让。

 

二、风险资本市场效率间接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高效风险资本市场所具备的要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效率指标体系,如下表。

 

2  风险资本市场效率间接评价的指标体系 

 

间接评价指标

风险资本

动员效率

风险资本市场的开放性

风险投资机构的筹资能力

创业板市场的活跃程度

风险资本

配置效率

风险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能力

风险投资机构专业化分工水平

风险投资工具的多样性

风险投资服务网络的健全性

创业板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性

风险资本

循环效率

风险资本市场结构的完整性

各子市场间衔接的顺畅性

风险资本市场与传统资本市场衔接的顺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