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远同志不是“大玩家” |
|
|
竹方斌 于光远同志是我国著名学者。他读大学时学的是物理学,参加革命后,先研究哲学,后研究经济学,他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相当的学术成就。离休后,于光远同志又对消闲活动有所感悟,研究起吃、喝、玩的学问来。于是,一些报刊上就给他冠上了“大玩家”的头衔。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于光远同志自己也不认可。 我认识于光远同志并与他交往已经二十多年,当然也拜读过他的《吃、喝、玩——生活与经济》的大作,见到他发表的涉酒涉烟之类的文章,亦知道他曾应邀前去海南博鳌参加中华麻将论坛。但我又确知他本人并不喝酒,也不吸烟,搓麻将更是外行。我认识于光远同志二十余年来,见到他同人碰杯都是以茶代酒的。说到玩,记得1985年在杭州参加生产力经济学会,他趁与会者游玩西湖的时间,一个人却躲在西湖边的大华饭店里写文章。1987年在无锡参加徐霞客纪念会,会间也有游玩太湖活动。可他未去游玩,而是用这游玩时间去考察了一个工厂。说到吃喝,我也曾多次与于光远同志同桌吃饭。1993年的一天,是在他北京的家里,由他夫人烹饪,他和我两人相对而食。那次,他的夫人就直率地问我:“吃多少饭量?”另有一次是在上海的一家宾馆,他私人设便宴招待我。开席前,他对我说:“我在北方住得久了,已不欢喜吃鱼。我看你这个南方人欢喜吃鱼,单独给你上一盘如何?”由此看来,于光远同志处理吃喝是“量身定料”的,吃多少就准备多少。我记得他有一次参加会议宴餐之后,曾同宴餐主办人谈起过美食经济学,他的观点是——“刚好吃喝到盘底朝天,这既不浪费,也品尝出菜肴佳味。” 于光远同志其实是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态度来研究吃、喝、玩的。他认为,应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精神享受这两方面来对待吃、喝、玩,并认为休闲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部门。 所以,于光远同志并不是什么吃、喝、玩的行家,更不是所谓的“大玩家”。于光远同志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并且是一位研究休闲经济的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