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T毕业生的挣扎----相当好的文章,未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友该好好看看(完结篇)
29。脱蛹(四)
我打开了窗口,是大哥的。大哥开门见山的问我是不是去他公司投了简历?因为他和我以前是一个公司的,所以人事向他打听了我的情况。待我知道他就座在泡泡眼的旁边,我一时竟一片空白。幸福,兴奋,惊讶,种种感情混在一起,也突地使我对他的公司产生了莫大的好感。
遇到老同事的好处就是使我进去的可能大大增加,其中部分原因是我搞到了几乎所有技术笔试的题目。在去他公司的路上,我真切认识到了上海极其糟糕的交通状况。说实话,他公司到我家的距离只有到张江的一半,而我却几乎花费了相同的时间来赶到他的公司参加面试。在最后几站我是提早下车,一路飞奔过去的。然而这一切的努力没有挽回我迟到半个多小时的结局。我很愧疚,我的未尝料到的意外恐怕给这个公司留下了并非完美的印象。
在那里我没有见到泡泡眼,却和大哥聊了一会天。面试的气氛比较轻松,我的发挥尚可。出于我以前工作经验的限制和申请岗位要求的差异,我的表现并非上佳。在回到公司后没几天我的合同就到期了。而公司方面依旧毫无音讯。我不知道公司的真实想法和内情,我也不愿去深为探究,最终接受了我离职时他们给出的原因。
14号过去后我的心境反而平静了许多。这时候有个公司打来的电话要求我去笔试。而在当天我正好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笔试通知。从战略的角度讲我应当参加这家公司的笔试,因为这家公司的层次比我要去的那家要高上好几个档次,起码前者说出来大家是略有耳闻,而且那个地方一度也是我心目中钱多事少福利好的圣地。但是我最终和他们协商了一下,对方人事比较通情达理,我们重新安排了时间。这次的安排使我差点错过了与这家企业交流的机会,因为我搞错了时间,最终我没能去按时去参加这家公司的笔试。当然此乃后话。
接下去我马不停蹄的赶往威海路参加了第三家公司,也是我最后一家公司的笔试。这是家德国全资公司。漂亮性感的人事妹妹是我对这家公司最深的印象。我很少使用性感两字,但那家公司的人事确实很不错,为人接物也是我这次找工作中碰到的最为温柔的一个。秀色可餐之后,面对我的是电脑上的一份自动答题系统。这是我看到的最为奇特的笔试之一。我尝试着寻找中文输入法,却悲哀的发现这是linux操作系统,而且未装中文输入法。笔试的题目涵盖面比较广,幸而大多我尚能侃侃作答。在做题的时候我发现这里听到的英语远远超过中文——可以说我进这家公司唯一听到的中文是人事妹妹和我的谈话。这个细节再次验证了英文的极端重要性,也使我真正开始认识到,英语是门工具,是交流的手段而非纸面上的考试和标准答案的对照。
回到家后,我开始等待这两家公司的结果。我继续投着简历,但却再也没有回应。是的,我找工作的这个月一共就面了四家公司,这四家公司在我投简历一个礼拜内已陆续全部出场,一个已被淘汰出局;而我就是拳击台上的选手,奋力作着最后的一击。在今天的现在慢慢回忆这一切,我愈发觉得冥冥上天已给我悄悄安排好了一条奇特而又惊险的道路,而我被命运之手推搡着,走向了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30。脱蛹(五)
在下一个新的礼拜中,那家公司的人事怒气冲冲打来了电话,质问我为什么没有去笔试。在电话的最后她号称会再给我电话另外约时间,而这被沮丧的我想当然得认为是客套和推托之词。而泡泡眼公司原先约好的电话面试却迟迟没有来到,白白让我请了半天假。这真是一个倒霉的礼拜。
到星期五晚上,我气馁的发现我的眼镜坏了。虽然第二天我把它修好了,但对眼镜的担忧却并未因此而泯灭。于是我去茂昌新配了一副眼镜。因为我不入流的外貌和衣着,店员把我当成了一个学生,并拿出一副不怎么样的眼镜。我接下去的举止颇令她惊讶,因为我对她说我要店里最好的镜片。不计较钱的消费的感觉是非常酷的,可惜这样的感觉对我来说显得过于稀少。不过对于镜架我向来不多考虑,只买了300多元的一副。这点成了我的一个遗憾。因为这个镜架配不上我的那对镜片,尤其在价格上。在付完钱之后他们告诉我这个镜片正在搞促销,赠送350元的交通卡。这件事被我当成了一个先兆,一个我运气不错的先兆。在签名拿赠品的同时我发现就在这一个上午,配了这幅镜片的人居然有近十个。看来有钱人,真是不一般的少。
好东西外表光彩,背后的故事不在其中却难以知道其中的故事和难堪。此镜片极易磨损,不能用一般的布或纸巾擦,一擦就是一道痕。这意味着我需专门购买相应的清洁剂,隔三差五就要好好保养一番,着实麻烦。到后来一般的场合我都不戴,继续使用着原来的眼镜。
而我的运势却似乎有了真实的改变。泡泡眼公司的越洋电话终于打到了。我的破手机在这次面试中立下了奇功:向来一会就把电耗光的它,居然在两格电的情况下整整撑了近两个小时。这段时间对我是珍贵的,因为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电话面试,并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与他们的老板直接对话。如前面所言,我提出的薪水要求是我找工作中最低的,再一个礼拜后我拿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而在这个礼拜我又顺利拿到了那个德国公司的三面通知。这次是个意大利人。他的英语也颇难听懂,幸而旁边有个国人,顺便用英语给我“翻译”了面试官的问题。他的英语很不错,发音也很纯正,真是我学习的榜样啊。在结束的时候老外告诉我如果通过了下个礼拜会有四面。听到这句话我差点昏厥。据说微软也只有7面,而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司居然共有6面。而不幸的我已没有机会去体验这传说中的6面,因为我始终没有拿到4面的通知。
这时我已放弃希望的那个公司也来了电话,我们重新安排了时间。上海的破交通再次让我估错了时间,我又迟到了,并差点错过了笔试——我不认为在两次失去笔试机会的情况下,他们还会给我第三次机会。笔试分英语写作、智商测试和技术问答三部分。其中技术题是我见到的最简单的一次。这次笔试我感觉做得很不错。在填写工资期望的时候我一时机灵,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点。这是我这次找工作中最正确的举措之一。后来我果然通过了笔试。在全公司卡人最紧的面试官(当然,当时我可不知道这些。而不久后,因为他通过率过低被公司毙掉了面试官的资格。这点,对我来说不知是不幸还是大幸)的追问下尽力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在我就要离开的时候,人事叫住我,我通过了,并立即参加下一轮的面试。在这最后的面试中我后来的部门经理流露出要安排我去测试部门的意向。我拒绝了,出门的时候我很有些后悔,如果因此失去进去的机会那就更为可惜了。回到公司机械哥哥告诉我大公司就要去测试部门,那里才是真正能学到东西和有前途的地方。我不知道别的公司怎么样,反正在这个公司情况确实如此。开发部门分工过细,到最后往往只是颗螺丝钉,离开了自己原先的岗位可能什么也不会。我看到一则报道,美国人做工程的不到4%,大多数的下脚料和编码的工作都安排到了印度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外国大公司在国内的研发机构,在我进去后破灭了我原先的幻想和想象。这是后话,在我离开这家公司并再次沉淀的时候,我再慢慢诉说我的新的故事和人生。
31。离别&大结局
我现在手里有了两个offer,何去何从已然清晰。此时大约是7月底。我的小心谨慎使我没有立即向公司摊牌,而是先静心等待体检的结果。反正我无合同在身,可以随时离开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这个时候我出于对项目和公司的责任感私底下向项目经理透露了我的意向。项目经理立即向公司做了汇报。他太积极了,甚至搞不清自己的位置。他只是一个呼之则来唤之则去的打工仔,而他却俨然自以为是公司的老板抑或负责人,慷然承担起公司股东的责任来。这点使我们组里的成员颇为不解。
公司对于我的离去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和震撼,这是正常的。我们那时正处于空闲期,老板想尽办法给大家安排事做,比如给代码添加注释什么的。项目经理安排机械哥哥接我的班,这点让机械哥哥叫苦不迭,他加快了离开这个公司的步伐。在我离开公司不到一个月,他立即离开了那里。
项目经理一边安排我离去的后路,一边劝说我留下。我告诉他合同到了,他信誓旦旦的说这是公司的疏漏。并不断的说我过于内向不开朗。他说如果我有加薪的意思可以和他说,他会去和公司商量——讽刺的是,真正决定我能否加薪的ceo、cto直到我最后的离去并没有和我有过任何的交流,更别说加薪了。在一个根本不重视人的公司里,我还能指望什么呢?
项目经理单独和我谈了好几次,他侃了公司的前途,公司的发展,公司的业绩;告诉我工资的增长要考虑到其他人,我不能自私的要求给自己加太多。对此我其实已无兴趣。我对这个公司没有感情,更谈不上好感。更何况我手里最好的offer,是这里待遇的近300%。为了这个待遇我等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我对得起原来的公司了。
代表公司真正高层的人事最终和我谈了话。在旁边的z夸了我稳定,人事告诉我我的合同完全是公司的错误和遗漏。照我推测,他们大概根本没想到有人还会合同到期,此时公司里除了老板没人比我资历更老,即使ceo也和我不相上下。而我告诉人事给我一个礼拜时间的考虑,同时我也想知道他们给我什么待遇?我说一个礼拜是因为每月的5号是发上月工资的日子,下个礼拜就是5号。我想把我所应得拿到手。毕竟手里有钱,我再无后顾之忧。一个礼拜后人事告诉我公司的决定:加薪20%。我笑笑,于是我和这个公司的合同就实际上结束了。
项目经理对这个结果颇为不满,并迁怒到我身上,说我没有职业精神。实在可笑。而正是出于职业道德我延长了我的合同,帮他们做到8月10号,顺利完成了工作的移交。回想当年那些大哥的离去,是如此的迅速和快捷,以至于根本没有任何的移交,也没有相应改变工作的计划和日期。相交于当时我的狼狈和压力,机械哥哥实在幸福。
8月10日,我收拾了我所有的私人物品,离开这个给我留下太多痛苦和折磨的公司,走向了当时我心目中的美好前程和圣地。我的第一年的生活,痛苦,迷茫,压抑,也使我从一个满怀着对it绯色梦想的男孩,真正开始成长为一个普通的it软件编码人员。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已有了自己的公司;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已在大型国企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已开起了自己的私家汽车;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都有着自己的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也在我离去的时候,在infosys的一个同学向我诉苦,说自己公司的不是;
更在我离去的同时,一个我以前同寝室的人为了加薪到2000元的月薪和老板闹翻,失业至今。说一下,他是在上海。
活着,跋涉着,在骄傲和迷茫的同时,我前进着,走着自己的路。
机械哥哥对我说,在5年后,大多数同学的生活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凡人,一个普通人,作着普通的事,拿着普通的薪水。
在我眼里,刚毕业的时候差距是巨大的。现实究竟如何,我更为相信机械哥哥的话,只是这需要时间的验证。唯一不同的是,我有着梦想,继续艰难的在新天地中,书写着我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