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虹
题记:上周,银行、地产股再度揭竿而起,带动沪深A股市场创出5年来的新高,冲击千九整数关口失利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A股市场是否会在“A+H”模式影响下,模仿香港的“二八”格局?
上周五,在大盘蓝筹撬动下,深沪股市在大幅冲高后双双出现快速回落走势。沪综指最高冲至1920.18点,但收盘报1883.35点,较上周四跌13.13点,深综指更弱,收跌10.04点报445.00点。总结一周市场,上周沪深A股市场创出5年来的新高,上证指数一度冲上1900点,虽收盘于1900之下,仍较前周上涨17点。上证指数在首次冲击千九整数关口失利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千九关口,大盘下一步会以何种方式运行,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个股分化异常明显的氛围中,上周五工商银行揭竿而起,一度涨至3.52元,收报3.46元,仍涨0.06元;前期龙头招行冲高回落,最高12.60元,收盘12.26元,涨0.51元。当前香港工行H股为3.66港元,招行H为14.16港元,均高于其A股,表明内地银行股仍可能上涨。两市A股中仅有170只股票周涨幅超过同期上证综指,而有500只股票的周跌幅超过5%。近期以招行为首的银行股表现有目共睹,在此过程中超级大盘股工行和中行却不为所动,但这种情况在上周五发生了变化,这看似有积极一面,似乎昭示行情尾声特征,即“抗涨股补涨”。不过,一个明显的信号反复得到验证:上周几乎从头到尾是“二八现象”! 二八现象曾出现在2003年的蓝筹股行情中,当时的“五朵金花“引导了大盘的走势,结构性多头市特征明显。但其后却并没有走出牛市,反而在2004年后一路下跌,最终破掉千点大关。从我国股市的历史来看,的确没有在任何一波牛市中出现二八现象。那是不是可以否认当前牛市市场呢?
既然认定是牛市那现在出现的二八现象就可以解释为个股板块的结构性调整。今年5月份,大盘曾有一波凌厉的攻势,成交量急速放大,个股轮番补涨,赚钱效应明显。笔者认为,这种爆发性行情如果再次出现,大盘很可能走以前“短牛”的老路。如果说前期大盘的普涨是投资者享受股改盛宴的结果,大部分价值严重低估的股票都已经复位,而目前的结构性调整更像是价值的再挖掘。在漫长的牛市中,股票的分化也是必然的。近期,由于处于业绩报告周期,前期上涨的垃圾股和边缘股持续调整,长期被低估的大盘蓝筹股有价值低估的现象。在这个特殊时期,二八法则的出现只是表象。
笔者是否定这样的结论的。其实,当前的二八现象,与香港市场的参照有关。我们知道,香港作为成熟市场,有很多市场趋势值得借鉴,但香港也有不成熟之处,香港股市侧重公用事业、金融和地产股,传统如此,此类股也为投资该股市的投资人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所以这种传统也泽及内地挂牌的一些银行股。然而香港产业极不全,港盘炒家若非炒作地产股、银行股,确无多少其它蓝筹股可炒,但内地不同,内地产业均衡得多,所以内地照搬港盘大炒银行股和地产股可能有点过盲目效仿之嫌。
以A股市场中市值占比最大的银行板块来看,其现有的估值水平与H股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招商银行H股上周五报收14.16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4.30元),而招行A股最新价不过12.26元,折价幅度仍高达14.26%。而A股市场中市值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其H股价格也分别有着6.49%和3.32%的折价。此外,鞍钢新轧、华能国际、皖通高速、华电国际、中海发展等一批蓝筹公司,H股股价也都明显高于A股。这种显著存在的价差,一方面封闭了A股大盘蓝筹股的下跌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其再度上涨注入了充足动力。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股指的强劲上行受到上市公司业绩超越预期增长的拉动,而这种动力目前依然存在,但盈利结构性不均衡性导致“二八现象”短期内不会消失,蓝筹权重股的估值革命推动指数上行,同时掩盖着大量估值过高品种的调整。近期,大盘蓝筹股的一路上扬,带动股指连续攻城拔寨;但与此同时,市场中其他个股却萎靡不振,甚至大幅下跌。上周五,深沪股市下跌个股家数达到了1281家,而上涨数量不过165家,近8:1的悬殊比例终令股指由红转绿。可以说,大盘蓝筹股能否继续保持坚挺,对股指的走向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尽管近一个多月以来,大盘蓝筹股累计涨幅普遍较大,但继续上扬的理由依然存在。仅从技术面来看,在龙头品种大多出现加速上涨后,大盘蓝筹股调整的压力不容小觑。然而,即便如此,在目前市场普遍的牛市思维下,前期部分调整较为充分的二线蓝筹股有望接过领涨的接力棒,令大盘转危为安。
我国股市在前几年里的牛市行情往往持续时间很短,而熊市时间很长,牛短熊长的规律与国际成熟股市中牛长熊短的规律相反。因为我国股市在前几年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但是,自去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制度性缺陷逐渐消失,随着股改的完成,清欠工作的强制推进,上市公司将甩掉历史的包袱轻装上阵,没有理由不对未来的中国股市看好。
与大盘蓝筹股近期的反复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中大部分的二线蓝筹股均出现了滞涨甚至大幅回落,与其优良的业绩、良好的成长性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有迹象表明,从上周开始,部分二线蓝筹股就有跃跃欲试的迹象。这一点在上周五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大盘冲高回落过程中,以皖能电力、新兴铸管、经纬纺机、佛山照明、青岛海尔、古越龙山为代表的一批二线蓝筹股的启动,就为市场增添了不少值得期待的理由。所以多数个股“短期内”下跌的动力不是那么太强,如果银行股不过分衰退的话,那么本周股指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一些重组股、科技股的崛起,很可能稳定大盘,或继续推升大盘。如果大盘蓝筹股不能续写辉煌、二线蓝筹股不能接过上涨的接力棒,大盘将无可避免的步入阶段性调整。
笔者认为,随着股指推进到千九附近,市场上涨节奏将会有所减缓,而市场结构继续分化,仍将是接下来的行情主线,而优质蓝筹股是长线最佳选择。在市场震荡过程中,可重点价值低估股票有交易性机会。随着钢铁为代表的价值型股票估值“洼地”得到初步填补后,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成长股已风生水起,而近日公布的一些数据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升值预期,成为金融、地产股上涨的催化剂。去年股改以来,大部分股票的价值均有回归,但钢铁、水泥、煤炭、电解铝、电力、汽车等周期性行业似乎有些例外。因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些股票一直没有表现,其平均市盈率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同时,与国外同行业股票相比也有低估。其中,如煤炭等资源性股票还有价值重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