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讨论


“68年学生上街为了反既制、改现状,这次是保既制、抗改变。保的是法式生活和老欧洲福利,抗的是美式文化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支持博主深入讨论。”

上面是今天打开我的博客读到的评论。文芻芻。但是毕竟很喜欢。

因为在北京这个地方简直就没有讨论的习惯。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都说北京可以在地球上被算作大都市了,明星有,大腕儿有,大款有,著书立说的有,偏偏爱讨论的人好像不那么有。我有过几次机会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们聚,感觉都有些失望,往深处探讨几个平凡问题的时候没有,来的人个个都端坐那里,彼此只限于友好的问候和微笑,不提问题,不接话题,不交流各方信息,也不屑于交换个人的看法,谈话只停留在很表层的内容。细看各位人物都一脸山大王的光彩和功成名就的骄傲。互联网上也有这样的风气,很多表扬赞美乃至吹捧,而不同意见一来,还没说几句就打开了仗。我们中了什么病毒?在精神上这么脆弱?

说归正传,回答评论上面的评论,关于反CPE游行的法国大众们是不是想“保既制、抗改变”,这个说法,我讲不好,先添加信息更会有帮助?

三个月前我听过一个来中国访问的法国社会学家讲话,他讲的这么几点有些意思:
 
他认为中国今天的经济增长可以和法国在战后50-70年代的高增长的年代相比较。他认为相同的是高增长指数,也许中国要更高,但是中国的起点也比较更低。不相同的是在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不用说,法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电影,教育,研究,机构与制度。。。在那个同时期都是辉煌和富有创造的。所以社会学家认为这个全面的增长造就了法国社会的稳固。烧了几十万辆汽车,社会整体巍然不动。

然后他说现在的法国在以上的个个方面好几年来都处在一个极度的持续已久的郁闷时期。近年的学生,教师,艺术界,医疗界发生的规模不等的游行,去年末郊区的烧车事件,(他讲话时CPE还没有发生)只是作为冰山的顶部显现出法国今天在政治,经济,社会整体制度中遇到的困境。但是今天在法国还没有新的可行的思想,没有可以替代的方案纲领来面对法国自己的问题。

法国人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在讲,讲了好几年,任何平头百姓都会很容易地跟你说:“你知道,我们法国这里有很多问题,” ”我们还看不清楚“。。。明显的例子,在外企工作的法国人越来越多的人在任职到期后,自谋出路在中国继续找事做,不愿意回去法国。我担心法国的问题很深,不是自由主义全球化一个问题可以了的。

一个社会找不到想法或者思想,这大概在任何国家也是会有的时期。那天我在法国的广播中听到一个哲学教授对CPE说了这样的话:问题是你要用权威和强力来解决?比如总理在CPE问题上的做法。还是相信人的智慧,相信人的参与?这话从法国人自己嘴里说出,就不再是个口号问题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