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近感
近来,有价值网的热心朋友问我为什么久久没有新作推出,在此对他们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四月初应一校园杂志社的约稿,写了一篇毕业求职回忆录,题名为《那年,我们大四》,颇得校园读者的好评。后来顺水推舟发到了价值网的“职场人生”栏目里,也引发了一些共鸣。
建仁兄提议让我改一个题目,原因是该题容易引发的联想太宽,不利于集中表现求职这一主题。他的提议我认为非常中肯,但是思虑之下还是没有改动。某些时候我是一个很执着感性的人,而那篇文章,那个标题都饱含着我一腔真情,是我真实经历和由此迸发的感情之结合体。是啊,哪个走出和即将走出校门的人不曾有过大四(毕业之年),又有谁不会怀念起那段终生难忘的求职日夜呢?它让你经受挫折,它让你接受洗礼,它让你蹒跚成长。所以,我把它以题目的形式永久珍藏在你我的记忆里。
这段时间,之所以没有坚持“笔耕不辍”,一方面,是因为可写作的素材不多,出品的要求太高,宁愿多看多思考而不愿随便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是因为一直忙于学术论文、炒股以及出国(USA)访问等事情。而学术论文涉及到的经济理论与模型较多,因此也颇费周折,若完稿后将一并发到价值网上与各位分享,也算是弥补了长期未发文的一大憾事。
当然,近来我也并未闲着。每天例行地登陆价值网,看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发表言辞或尖锐或温和的评论,“得罪”了不少朋友,也交到了不少同道中人。或许正如我在一篇评论中所说的那样,相比某些热门的财经类博客网站(比如和讯博客),我们的人气低迷了不少,评论跟贴也甚寥寥。当然,网站定位取向不同,建站时间长短相异,有所差别也在所难免,但是除此之外,网站氛围我觉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知是大家自视过高、文人相轻,还是时间宝贵,惜墨如金?抑或是怕发言不慎伤着了他人?其实,在我看来,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激烈的唇枪舌剑,乃至“口诛笔伐”也未尝不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当然,无聊的口水战,以及某些纯粹为了赢取积分、随性而发的评论诸如“欣赏”、“好文”之流不在其内。
如果我上述言语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看官见谅,毕竟句句发自肺腑,乃我实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