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设备和用具技术一般要求


一.   前言

马克思讲过:人区别与动物主要差别之一就是学会了使用工具。作为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生产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企业主要基础管理支柱之一;这影响到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环保和成本控制;故这是任何企业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件事。

公司根据发展的需要,在设备和易耗品的供应商选择方面,半年来已取得很大进步;同时公司又提出与一些主要供应商强强联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于公司的作大作强、简化管理、效率提高和保障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支可靠的供应商队伍。本人曾在Unilever中国工作十余年,目睹由于较好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给Unilever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并实现双赢,一年节约8千万元并不是个案;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供应商的忠诚度也有个建立的过程,要保留供应商维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的利润。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充分利用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规模化带来的低价格、可溯性、可靠性、安全库存、个性化要求等等,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作好我们的核心业务。

 

二.         材料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选择首先必须考虑材料,根据有关规定和通用规范,在此作一些简述:

1.用于食品接触生产设备和工具材料选择,应视其在操作条件下是否具有:可靠的稳定性、无吸收性、有抗腐蚀性、表面处理得当、无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危害并符合有关政策规定。

2.以下材料通常被严禁用在与直接接触食品的地方;

锌、铅、镉、铜、锑、木头、含苯和甲醛的塑料等。

3.不锈钢由于其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等行业,但对其的认识一般并不深入,故在此展开说明,帮助消除误解;

31不锈钢的定义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到耐腐蚀的作用。

3.2将是否具有磁性为标准判断不锈钢品质是错误观念
  不锈钢从金相学上可分为五大类,部分类别的不锈钢是有磁性的。只用有无磁性来判断不锈钢品质的高低,是不科学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导致我国市场上低镍、低铬没有磁性的铬锰钢(200系列)以次充好,愚弄用户,导致“不锈钢”出现锈蚀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已能买到不锈钢品质测试的滴剂,几分种就可辨别不锈钢品是200/201/202/301/304。

33慎重选择使用铬锰系列不锈钢(200系列不锈钢)

注意铬锰不锈钢的使用只能在弱腐蚀环境中可代替相应的300系列,随着介质腐蚀性的增强,铬锰系不锈钢不能代替300系列,特别在工业领域内使用铬锰系不锈钢要十分慎重。目前在大陆华东、华南等市场上,有许多自称为200系的假冒不锈钢钢材。这些劣质产品不仅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这些所谓的200系列不锈钢产品,完全不符合不锈钢生产的相关标准,却堂而皇之地打着不锈钢的牌子出现在市场上。太钢内部人员表示,从表面上看,假劣产品与合格的不锈钢很难区别,极易蒙蔽消费者。由于生产不锈钢器皿时大量使用0.6mm0.8mm厚的原料,假劣产品常常不到一个月就会因腐蚀出洞。

据调查,在江浙一带,违规违法的不锈钢作坊式生产厂家就有300~400家,共有400~500台250公斤5吨的工频炉或中频炉,总生产能力约400万吨。福建、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也有80万吨的生产能力。此外,东北、西南一些地方还有5吨以下的小电炉冶炼不锈钢的企业。

34不锈钢成份及各元素的作用

型号

Cr

Ni

Mn

C

S

304

18.00~20.00

8.00~10.50

2.00

0.08

0.030

202

17-19

4.0-6.0

7.5-10.0

0.15

0.03

430

16.00~18.00

0.60

1.00

0.12

0.030

 

- 较好

铬在不锈钢中的决定作用:决定不锈钢性属的元素只有一种,这就是铬,每种不锈钢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铬。迄今为止,还没有不含铬的不锈钢。铬之所以成为决定不锈钢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钢中添加铬作为合金元素以后,促使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向有利于抵抗腐蚀破坏的方面发展。

从强度与耐腐烛性能两方面来看,碳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一般情况下碳含量低,耐腐蚀性好。

镍是优良的耐腐蚀材料,也是合金钢的重要合金化元素。镍作为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在于它使高铬钢的组织发生变化,从而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及工艺性能获得某些改善。

锰对提高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的作用不大,形成的氧化膜的防护作用也很低。加锰减镍使得可添加铬的量相应减少,这对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但其价格较镍低许多,可生产用于一些耐腐要求不高的不锈刚以减少/替代镍。

3.5不锈钢主要指标之一便是耐腐性

200系列耐腐蚀性是不能与304和其他类似的钢相比的,在沉积区和缝隙的腐蚀部位常见的酸性条件下,锰和有些情况下的铜降低了再钝化的作用。Cr-Mn钢在这些条件下的毁坏速度大约是304不锈钢的10-100倍。还有,在生产中常常不能控制这些钢中残余的硫含量和碳含量,材料无法溯源跟踪,甚至在材料回收利用也如此。如果不说明Cr-Mn钢,它们就会成为一种危险的废钢混合原料,导致铸件含有意想不到的高锰含量。

铬元素是所有不锈钢钢种耐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铬含量低意味着耐腐蚀性能差。许多最近生产的铬锰系列(200系列)钢种中的铬含量要比304 钢种低,因此它们对于所有类型的腐蚀的抵抗力均比铬镍系列不锈钢差。

在低PH 值下,耐缝隙腐蚀性与镍含量高低相关。

3.6价格

品名

材质

规格

钢厂/产地

价格(元/吨)

不锈钢

202/2B

1.2

台湾

17000

不锈钢

304/2B

1.2

宝新

20800

不锈钢

430/2B

1.2

宝新

11000

废不锈钢的回收价(元/吨)

200

304

430

8000

13300

4500

3.7 小结

    述几类不锈钢材质最大的区别在于耐腐蚀性能上的差异,304最好,202稍差、201次之,当然价格相差也是巨大。304不锈钢总体上性价比较高,建议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卫生要求更高的场合应考虑使用316不锈钢,其防腐性较304更好,价格为其的一倍;很多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百强企业大都使用316不锈钢。

430不锈钢(有磁性)因其价格便宜,与201相当,可考虑作为304的替代品。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用于制造耐热器具、燃烧器、家电产品、2类餐具、厨房洗涤槽等非食品直接接触/耐腐要求不高的设备上;缺点是焊接处较304耐腐性差。

 

三.       安全性及防护

设备的安全性是应第一被考虑的事项,安全包含对加工食品的安全和操作的安全。以下几个点供参考:

1.正规的电器产品,良好接地、漏电保护、可适应湿热的环境、自动保护装置、防干烧设计、电器防水措施等。

2.炉灶可考虑采用电子点火、防烫设计和提醒、不应产生熄火、回火、离焰、黄烟和黑烟现象;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α=1)应不大于0.14%;电点火着火率点10次应有6次以上点燃;熄火保护装置开阀时间应不大于45s,闭阀时间应不大于60s以内;燃气系统的气密性达到要求。

3.设备外表面无尖角、毛刺

4.提醒标识

5.有刀部分一定有安全保护装置

6.备件易采购

7. 安全使用说明书

四.卫生  

    1.设备表面表易清洁

    2.不锈刚设备,外表面要求满焊

    3.设备内部相对不容易进入粉尘,需要清洁时方便安全

    4.有些设备表面应考虑一定的1-3度斜面,以利于排水。

    5.设备/工具的表面应考虑抛光要求即表面加工等级

5.1雾面:NO.2B ,冷轧后经热处理、酸洗,再以精轧加工使表面为适度之光亮者。由于表面光滑,易后再研磨,使表面更加光亮,用途广泛,如餐具、建材等。采用改善机械性能的表面处理后,几乎满足所有用途。 

5.2粗砂NO.3 ,用100-120号研磨带研磨出来的产品。具有较佳的光泽度,具有不连续的粗纹。用于建筑内外装饰材料、电器产品及厨房设备等。 

5.3细砂:NO.4 用粒度150-180号研磨带研磨出来的产品。具有较佳的光泽度,具有不连续的粗纹,条纹比 NO.3细。用于浴池、建筑内外装饰材料、电器产品、厨房设备及食品设备等。 

5.4 #320 :用320号研磨带研磨出来的产品。具有较佳的光泽度,具有不连续的粗纹,条纹比 NO.4细。用于浴池、建筑内外装饰材料、电器产品、厨房设备及食品设备等。 

5.5亮面:BA ;经冷轧后施以光亮退火,并经过平整得到的产品。表面光泽度极好,有很高的反射率。如同镜面的表面。用于家电产品、镜子、厨房设备、装饰材料等。

一般而言,越光洁越有利于清洁和卫生,但有时考虑到加工成本和喜好会有不同。

6.材料必需无毒无害并能满足使用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五.供应商的选择  

1.资格和质量管理体系

2.企业规模、已经营年份、专业化程度

3.品牌、客户对象、知名度

4.性价比

5.维修/善后服务

6.可溯性

7.能提供书面证明材料

8.以人为本的设计

9.遵守安全、环保等法规

六.新技术和新设备

    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事前应大量的调查,试用一段时间,方可投入使用。因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不成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故须严格控制以降低风险;原则上不做第一个尝试者,因为食品安全的高风险使我们不得不小心谨慎。

 

. 验收

1.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维护部门负责人、采购部门代表(可委托)、验收部门人员会同使用部门人员组成两人以上的验收小组,按合同规定开箱初检。采购部门为设备验收召集人并提供必要的书面资料。

2.    验收内容:

2.1.   验收人员检查设备包装,如有损坏是否对设备有损伤。

2.2.   打开包装箱,检查设备表面有否损伤、生锈。

2.3.    核对设备标牌上写明的品名、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与合同规定是否相符。

2.4.     核对备品备件是否齐全。

2.5.     核对技术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手册、线路图、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材质证照等是否齐全。

3.  验收合格,由负责人在设备开箱检查记录上签书意见。

4.   验收不合格,由负责人会同使用部门写出报告,按合同退货程序处理。

5.   如验收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按情况不同处理。

6.   如属严重质量问题,如来货与合同要求严重不符,或质量有严重缺陷,影响功能,使用效果等,应退货。

7.    重要质量问题是指设备较关键部位,存在有质量问题,但仍可弥补者,在作进一步加工后可达生产与质量要求者,如接缝不平等,可提出验收意见,按合同要求供应商返工或补偿一定经济损失。

8.    轻度质量问题,即对产品质量与设备使用效果不致造成影响者,如外表划痕,稍有硬伤等,可提出处理意见,由公司或交相关部门处理。采购部门负责跟踪直至解决。

9常用工具及容器的验收对专业性相对要求,可由仓库人员/验收部门人员直接验收,但建议有验收和复核。这些验收人员应具备的食品卫生知识、材料知识几验收方法的培训。领用部门有权拒绝与质量和规格不符用品。

10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的考核体系;负责收集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的信息;及时帮助沟通和协调。

 

八.培训和交流

       由于涉及的设备和工具品种众多,且公司业务范围大,短时间内很难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队伍和一套标准,这会造成公司与供应商及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信息不对称;由此而来的结果便会是矛盾和效率下降。故建议如下:

1.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和信息

2.与大供应商合作,并让其提供相关标准

积极开展培训,包括内部的交流和供应商对我们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