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海入境过夜人数为464.63万人次,与2005年的444.5万人次相比增幅4.52%;2006年上海新增高星级酒店客房5901间,年增幅16.68%,高星级客房增幅是入境游客增幅的3.7倍。2006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9683.9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了583.97万,增幅为6.4%;2006年经济型连锁酒店和其他社会旅馆新增客房12500间,年增幅9.8%,中低端客房增幅是国内游客增幅的1.5倍。
2007年预计入境过夜的游客数可同比增加35.37万人次,折算成对高星级酒店客房的需求约需新增2300间客房;2007年新增高星级酒店客房数是8576间。2007年国内游客预计可同比增加316万人次,折算成对中低端酒店、旅馆的需求约需新增9300间客房;2007年新增的中低端酒店、旅馆客房数是1.5万间。
2008年至2010年完工的58个在建、拟建高星级酒店的客房总量大约是21576间,可用于接纳330.76万增量的入境过夜人次,加上2006年和2007年新增高星级客房的接待能力,2010年上海仅高星级酒店的存量一块已具有接待近1000万入境过夜人次的能力。经济型酒店和社会旅馆还将有大幅增长。
上海2006年底共有正式评定的星级饭店317家,其中五星级26家、四星级43家、三星级126家、二星级115家、一星级7家。此外还有45家左右相当于四五星级水平但尚未评星的饭店。另外有至少58个在建拟建的高星级酒店项目将在2008至2010年完工,其客房总量按平均每家372间计算大约是21576间,可用于接纳330.76万增量的入境过夜人次。到2010年,上海仅高星级饭店的存量已有接待近1000万入境过夜人次的能力,用于接待2010世博会的相应客源足够了。
1978年,上海成立了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1979年,上海市委决定筹建上海宾馆、华亭宾馆、虹桥宾馆等。
1983年,上海宾馆以30层、
1985年,上海华亭宾馆引进喜达屋旗下喜来登管理。
1995年底,据上海市旅游局统计上海共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114家,占全国星级饭店1747家的6.5%,客房总数达29043间。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2家,三星级41家,二星级42家,一星级12家。1995年全市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达68%。
1996年底,上海共有旅游涉外饭店125家,客房数30698间,比上年末增加1345间,增长4.63%;客房平均出租率为64.99%,平均房价为571.80元/间,比上年下降2.6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为7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客房收入39.71亿元,比上年减少0.47%;餐饮收入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0%;商品收入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2%;其他收入8.0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
1997年涉外的127家宾馆、饭店,全年营业额达69.91亿多元,客房出租率达62.58%。
1999年上海星级饭店达137家,其中四星级达16家,五星级增至9家。五星级饭店为: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华亭宾馆、新锦江大酒店、花园饭店(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富豪环球东亚饭店、锦沧文华大酒店、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威斯汀太平洋大饭店。
2000年上海市星级饭店达240家,比上年增长74%。其中五星级为13家,年内新增3家;四星级为25家,年内新增8家。有员工6381人,全年经营收入达72.9亿元。年内实行预备星级制度。上海已有旅游饭店354家,客房56000间,比80年代末翻了三番多。饭店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28亿元,年营收已达83亿元,年创税利10.8亿元。
2001年上海市星级饭店已发展到300家,可供出租客房49910间(套),年均客房出租率为69%。在上海六国首脑会晤和APEC会议举行期间,旅游多媒体触摸屏信息系统在会议接待的26家饭店及其它高星级饭店启用。APEC会议期间,上海旅游行业约有2万名员工直接参加了接待服务工作,其中锦江集团、衡山集团、新亚集团和东湖集团参与接待服务的约1万人。
2002年起,上海市对星级饭店复核工作方法进行调整。对三星级以上饭店的复核,由原先每年集中一个时段开展复核工作转为全年持续复核过程。对三星级以下饭店,各区县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可随机抽查。5月,第三十五届亚行理事会年会在上海召开,全市有20家宾馆酒店共为年会提供客房2384间(套),接待与会人员3239人。11月,上海绿地集团与美国豪生国际酒店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首次在小户型公寓中引入酒店式公寓管理。
2003年上海星级饭店338家,其中五星20家、四星30家、三星123家、二星146家、二星19家、一星338家。客房数55761间、客房出租率61%、固定资产2591767万元、营业收入968706万元。2003年5月至10月是受非典型性肺炎严重影响的时期。因非典型性肺炎影响,接待入境旅游者319.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1%;外汇收入20.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8%;接待国内旅游者7603.61万次,比上年下降13.2%;由于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增加,国内旅游收入107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旅游总收入约1250.2亿元,比上年增长5.7%。春节黄金周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24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2%,国内旅游收入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共组织公民出国(境)旅游24477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7%。“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38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国内旅游收入20.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出境旅游团770批、15160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9%和22.4%。上半年,受“非典”影响,全市旅游企业直接损失约50亿元,约10万名旅游员工无薪轮休或减薪待岗。经多方努力,落实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营业税额补贴约6000万元;暂免征收相关收费约1000万元;实施旅游行业“为了明天更精彩”员工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补贴500多万元;暂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6672万元;核发旅行社旅游创汇奖370多万元。上述扶持政策涉及各类资金共约1.5亿元。
2004年末上海星级饭店的客房间数7.11万间(全国第5);年客房出租率68.89%(2);营业收入138.20亿元(3);上缴营业税金6.70亿元(3);全员劳动生产率18.35万元/人(1);拥有员工7.53万人(6)。2004年上海的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0.8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1216.34亿元;旅游总收入为1472.11亿元,比2003年增长17.75%;旅游业增加值为447.74亿元,占到上海市GDP的6.02%。2004年底,上海3000多家社会旅馆划归上海市旅游管理委员会主管。
上海住宿业利润总额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为3.13亿元、8.62亿元、4.66亿元、22.67亿元。2004年末,上海市星级宾馆359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4家。2005年末,上海市星级宾馆35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5家。
2004年末,上海星级饭店的客房间数7.11万间(5);客房出租率68.89%(2);营业收入138.20亿元(3);上缴营业税金6.70亿元(3);全员劳动生产率18.35万元/人(1);拥有员工7.53万人(6)。高星级饭店达61家占总数的17%;中低星级饭店298家,占总数83%,这些饭店每年接待约3500多万人次。上海住宿业的总体规模已达约18万间客房28万张床位。其固定资产规模约达300亿元。
上海市旅游委市场管理处出示的一份数据显示,三星级酒店2004年的平均房价为332元,2005年334元,提价0.5%,但出租率却由2004年的65.71%下降到63.23%,下滑2个多百分点;社会旅馆中新型、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平均出租率达到80%居多, 2005年五星级酒店的出租率为72.33%,四星级的为68.70%。五星级酒店2002年77.40%,2003年61.93%,2004年75.73%。
2004年底,上海3000多家社会旅馆划归上海市旅游管理委员会主管。
2004年上海的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0.8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1216.34亿元;旅游总收入为1472.11亿元,比2003年增长17.75%;旅游业增加值为447.74亿元,占到上海市GDP的6.02%。
2005年底,上海市的星级饭店共351家、客房56643间,其中五星25家、客房10630间;四星级41家、客房13259间;三星级131家、客房21595间;二星级141家、客房10519间;一星级13家、客房640间。
2005年上海星级饭店客房率为65.64%,比2004年的69.05%下降了3.41个百分点;比2002年71.82%下降了6.18个百分点。分星级的情况是五星级饭店为72.33%;四星级68.70%(2002年76.95%、2003年61.64%、2004年72.22%);三星级63.23%(2002年69.67%、2003年60.36%、2004年65.71%);二星级60.06%(2002年66.89%、2003年61.19%、2004年66.61%);一星级59.44%(2002年54.11%、2003年60.76%、2004年61.07%)。
2005年的平均房价是五星级1362.00元;四星级640.76元;三星级334.71元;二星级210.33元;一星级184.57元。
2006年上海增加了17家酒店,增加客房5901间,其中四星级酒店11家,五星级酒店6家,客房增长速度高达16.68%。以后两三年还将新增7000多间客房,新酒店凭借其硬件优势通过平均房价的增长提高整体盈利性。
根据《2007亚洲酒店市场摘要》,2006年上海五星级酒店平均每间客房收入略有下降,在亚太区各城市仍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北京排名第六,业绩继续走高。
上海五星级酒店房价2006年1417元,超过香港1000元的均价。
2006年仅高端市场(四、五星级)就新增酒店17家,客房5901间,客房增长速度为16.68%,增幅为历年最高。虽然入境过夜人数和国内旅游过夜人数也增加了20万,但增幅仅为4.52%。客房增量3.7倍于需求增速的状况。
2007年上海旅委预计接待500万人次,比2006年新增35.37万人次,增幅为7.61%。但年内预计新开业的酒店23家,客房数8576间,其中市场定位在五星级的有13家,客房5931间;定位在四星级的有10家,客房2645间;五星级的比重增加到69.16%,四星级占到30.84%。中低端新型经济型旅店年内增量也将超过50家,加上其他新生连锁和单体旅店,2007年新增客房总数至少有18576间。2006年9月底,上海已开业的经济型酒店有189家,,新增客房不少于10000间。这个数字加上中高档市场的8576间客房,2007年上海的新增客房总数至少有18576间,远远超过新增需求量11584间。
2007年1至5月,上海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58.88%、同比下降4.17百分点;其中五星级66.18%、下降6.75百分点;四星级62.09%、下降3.15百分点;三星级54.36%、下降5.22百分点;二星级53.99%、下降3.19百分点;一星级64.87%、上升5.13百分点。平均房价665.29元、上升5.58%;其中五星级1438.69元、上升3.30%;四星级660.21元、下降1.02%;三星级327.14元、下降3.57%;二星级210.68元、下降1.14%;一星级153.18元、下降10.12%。
5月底,已有126个国家和地区及16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此次上海世博会,预计总参观人次将达7000万。目前上海的酒店有3000多家,其中星级酒店338家。3000家酒店共有床位26万张,预计2010年至少需要35万到40万张床位才能满足游客需求。
2007年上半年上海客房率66.9%、同比下降5.2%;平均房价144美元、同比上升4.2%;每房平均收入97美元、同比下降1.2%。Deloitte公司之Hotel Benchmark TM调查报告中指出,整个亚太地区2007年上半年的平均房价(revPAR)增长了14.1%,达到97美元,超过了2006年的9.4%的升幅。主要因为平均房价有双位数字的增长,目前为137美元。
9月,上海中油日航大酒店、瀚海明玉大酒店、东湖临港大酒店进入绿色饭店行列,上海共有绿色饭店9家。
11月,上海静安寺附近的Urbn酒店开业,这是柏然和关途海计划投资10家酒店中的第一家,每晚1900到3800元(250至500美元),同一条街上的丽思-卡尔顿每晚的价格是2300到3800元(303至500美元)。
2007年内上海开业的高星级酒店将达23家,客房数达到8576间,其中定位在五星级的有13家,客房5931间;定位在四星级的有10家,客房2645间。经济型酒店新增客房不会少于1.5万间,加上高星级市场的8576间客房,2007年上海新增客房总数至少有18576间。上海目前至少还有58个在建、拟建的高星级酒店项目将于2008年至2010年间完工,同期新增的经济型酒店客房更将数倍于今年的增量。未来三年完工的58个在建、拟建高星级酒店的客房总量大约是21576间,可接纳330.76万增量的入境过夜人次,再加上2006年和2007年新增高星级客房的接待能力,到2010年上海仅高星级酒店的存量一块已具有接待近1000万入境过夜人次的能力。市旅游委《2007年
2007年上海已开业或即将开业的酒店有:上海世茂凯悦酒店(618间客房);上海宝隆美爵酒店(372间客房);虹桥美爵酒店(500间客房预计6月份开业);上海静安宾馆(230间客房预计07年底开业);鸿泉丽笙大酒店(318间客房预计10月分开业);上海仕格维丽致大酒店(654间客房);上海JIA精品酒店(56间客房已开业);豪生淮海大酒店(167间客房预计6月份开业);豪生杨浦大酒店(270间客房预计9月份开业);豪生商务大酒店(336间客房预计11月份开业);上海福朋喜来登酒店(315间客房);浦东Gran Melia大酒店(685间客房预计12月份开业);豪生张江大酒店(275间客房,预计5月份开业);豪生康桥大酒店(150间客房预计8月份开业);上海浦东喜来登大酒店(509间客房)。
上海2007年开业的还有: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Renaissance, 680间)、上海现代城美爵酒店(Grand Mercure, 400间)、上海中凯城市之光豪生全套房酒店(Howard Johnson, 300间)、上海豫园万丽酒店(Renaissance, 300间)。
2007年,上海的新开工、开业酒店还有西藏北路新加坡君华集团的明德君华大酒店;徐家汇嘉汇华美达广场酒店;金山奉贤海滩华凯华美达广场酒店;打浦桥诺富特、美爵、美居共1400间;美兰湖高尔夫皇冠假日酒店;浦东世纪皇冠假日酒店;徐家汇西藏大厦万怡酒店。
2008年至2010年,上海还将有大量新建酒店面市。在已公布的“十一五”商业规划中,几乎所有的区县都明确未来几年内重点发展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其中,徐汇区规划2010年将新建、改建星级宾馆和经济型连锁酒店30家以上,提升低星级至高星级宾馆6家以上,实现全区住宿业总床位4万张,其中星级宾馆1.2万间客房,床位2万张左右。卢湾区已建成和将要发展的酒店及酒店式服务公寓项目有新新里一期、绿洲仕格维花园项目、东汇酒店、金色和平酒店等。另外,还将在太平桥地区建造礼兴酒店、尚贤坊酒店等高星级酒店项目。普陀区在“十一五”期间,甚至要开发超过90万平方米的酒店、酒店式公寓和公寓式酒店。仅长风生态商务区一地,未来五年就将有70万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完成建设。邻近长风生态商务区的真北组团商贸群,也将新建17万平方米的公寓式酒店。闸北也将在新梅太古城、上海多媒体谷以及西藏北路中兴城新建3家五星级宾馆。锦江之星2007年在上海开业的门店将达到65家,客房8600间,到2010年其门店预计会突破100家,客房1.3万间。
上海2008年开业的有:上海浦东W酒店(W Hotel, 400间)、上海佘山索菲特大酒店(Sofitel, 378间)、上海凯宾斯基饭店(Kempinski, 220间)、上海璞丽精品酒店(Park Place, 230间)、上海汉唐酒店(Jumeirah, 600间)、
上海港丽酒店(Conrad, 362间)。辉盛和OAKWOOD的酒店公寓将进入上海。
上海2009年开业的有: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及商贸酒店(Shangri-la & Traders, 1000间)、上海永达香格里拉酒店(Shangri-la, 500间)、上海浦东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220间)、上海浦东丽嘉酒店(Ritz-Carlton, 250间)、上海浦东柏悦酒店(Park Hyatt, 250间)、上海万宝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 500间)、上海外滩半岛酒店(Peninsula,500间)。
2010年,上海的四五星级酒店将超过100家。上海的连锁经济型酒店中,锦江之星有40家,莫泰168酒店有30家,如家快捷酒店有22家,格林豪泰酒店有17家,另有枫叶速8、宜必思、快捷假日等。
201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总人次将超过7000万,所需要的酒店床位多达59万个。据上海市旅委提供的数据,上海现在的总床位,包括星级宾馆酒店在内,共有27万个,在世博举办期间,估计还将短缺达32万个床位。根据上海市旅委的规划,2010年上海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床位将达到40万张。2010年,上海的四、五星级酒店将超过100家,目前为63家。其中星级饭店床位20万张左右,约12万间客房。目前全市还有旅馆4420多家,全球20多家国际著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落户上海。
上海各区“十一五”规划表明上海各区将重点发展酒店,几乎每一个区都有大量酒店项目竣工和营业。(1)徐汇区2010年将新建、改建星级宾馆和经济型连锁酒店30个以上,提升低星级至高星级宾馆6个以上,实现全区住宿业总床位4万张,其中星级宾馆1.2万间客房,床位2万张左右。(2)浦东新区则明确要在远东大道和迎宾大道交界处西南侧的黄楼主题公园区,规划建设两家五星级酒店、4家以上四星级酒店。在世纪大道、东方路交通枢纽站、机场物流区发展酒店、宾馆业。与浦东陆家嘴对岸相望的黄浦外滩地区,也要发展以半岛酒店为首的高星级酒店。(3)卢湾则将重点在中部打浦桥地区大力发展星级酒店业。太平桥地区建造礼兴酒店、尚贤坊酒店等高星级酒店项目。(4)普陀区新发展的酒店数量可能是全市最大的,有超过90万平方米的酒店、酒店式公寓,长寿路一带还将新建高星级宾馆,使该区域未来的酒店面积达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