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专题)地方政府招商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圈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苏州,依靠其在招商引资中的强势地位,经济规模高速扩张,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深圳达到3450亿元,2005年更是达到空前的4000亿元。苏州经济的迅猛崛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招商引资强劲推动。

招商引资可以同时实现政府追求可支配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和垄断租金最大化的目标,事实上,招商引资活动结果最大的赢家是地方政府,并且地方政府可以从中持续获利,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扩大了财政收入源泉和权力支配的空间。当然,地方政府所进行的招商引资也会带来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招商引资可以优化地方的市场结构,能够在地方的就业、消费、教育、生活等各方面带来明显改善。

政府招商引资虽然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很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效果甚微,政府的投入和得到的现实回报根本不能匹配。对地方政府来讲,获得的长期收益更是细微,地方政府在招商上反映比较多的是招来的留不住,往往是享受完政策之后就拍屁股走人;而留下的往往做不长,因为都是一些能耗高、污染高、效益差的项目,这种情况在一些内陆和经济欠发达城市尤其严重;另外一个方面是单纯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导致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水平,甚至作出了一些近乎荒唐的决策,忽视了公共利益和地方的长远利益。具体表现在不惜动用巨额资金,不惜出让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不考虑不良资本和不良企业的负外部效应等等。

一方面忙活的热火朝天,而另一方面却冷面相对。2005年,一项面对外商外企的调查显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对于外商的现实投资决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绝大多数外商投资是受客户关系吸引而来以及由上游或者下游企业介绍带动。可见,真正能带来项目的是样板和口碑,这背后一定是成型的软硬环境一致的、配套完善的市场体系,而不是其他虚头花脑的东西。

让招进来的商家赚钱才是硬道理,地方政府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商家的盈利提供一系列条件,并且能够利用自身的地位和资源能力从利润来源、生成过程、产出形式三个方面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才是关键。

    从实践中看,招商引资成功的案例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企业搭建盈利模式,单个企业经营解决的是一个企业的利润问题,而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其招商的盈利模式就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了。

上海英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高级咨询师,是国内最早从事经销商发展研究的咨询师之一,是国内“经销商整合”话题的倡导者和发起者之一,多家商业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发表专业文章数十万字,致力于推动国内商贸等领域的产业变革,对于盈利模式的发展有较深刻的研究。擅长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渠道管理,欢迎交流:www.inoutchina.com 021-52589210 13524205539   [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